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尴尬与应对

时间:2022-07-24 05:43:14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尴尬与应对

从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十余年来,总感觉这个学科给人一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即使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也是如此!尴尬的主要表现:

一、学校认识不足,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在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中的低位偏低(在农村优为明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在各个级别的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学。但问题是,在高中,由于信息技术非高考科目,本着一切为了高考的功利原则,计算机的课程被严重压缩,高一每周一节,高二再不开设,就不用说高三了!而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70~140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一年且每周课时仅为一节,除去期中、期末复习停课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教学课时大约在30~35学时左右。而作为学校的硬件建设,每个学校的机房,阅览室却都是配置齐全!

二、学生认识不足,导致信息技术课成了他们的放松课,游戏课

由于高考不考,所以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课就成了学生的放松课,游戏课。别的课堂累了,就在上信息课时休息。很多学生上课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这节课我们做什么啊?”“老师,这节课我们上机操作吗?”更的有的学生就直接问“老师,这节课我们可以玩游戏,上网吗?”如果在教室上理论,听课的学生会认真点,如果在机房,学生就根本很不听老师的操作要领,更多的是偷偷的玩游戏,更甚者,有些学生直接选择无视,不来,在教室复习别的科目。如果你问起来,他们会整整有词的说:“高考有不考,学校都不重视”;“这些知识,上了大学还要重新学的”等等。

三、教师不被重视,导致工作的倦怠,对信息技术课程把握不到位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本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高效课堂的催化下,积极研究课本,紧跟时代,备好课,上好课。但是由于信息课的不待见,信息老师成了学校里可有可无的教师。说你有,在信息化的今天,学校的很多的文件信息的处理需要信息老师的帮忙,这个时候感觉真的很重要,很忙。说你无,那就是你的课被无限压缩,一周一节教案,没有作业,别的科目老师很羡慕。信息老师工作很轻松,相应的待遇总是全校最低。在我们学校,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中,信息技术老师也会被排除在外,原因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课就是鸡肋。信息技术老师感就是不被尊重的一类,这导致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探讨懈怠,工作出现倦怠。

四、无意义的考核,是一切尴尬的源头

我们知道,高中教育面对的就是高考,高考是一切教育的指挥棒,但信息技术不参加高考。新课改的理念下,虽然我省设置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信息技术学科只是作为考察科目,但教师私下认为,即使你不学,你都可以获的通过,因为那是本校组织的考试,必须让学生过,难道你要阻碍学生高考吗?至于平时的学习考试,只有期末的测考,没有实际的约束力,即使高一、高二不开设了,就给学生拟个成绩吧。

作为高中必修课程之一,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到这种尴尬地步,是为什么了?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尴尬了?我明白,根子在于考核机制。如果考核机制不变,信息技术学科尴尬的处境就很难改变。但是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吗?我们怎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化尴尬为动力,从而去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觉得,我们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转变观念,明确认识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作为我们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我们首先明白我们的任务和目标。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修养为教学总体目标。 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知道如何利用和运用信息技术,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

方向。2、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工具软件,养成信息技术学习能力,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变化。3、是加强学生之间关于信息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识到,虽然我们教给学生的可能不考,但是会使他们受益终生,这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我们的工作,不以别人的看法而改变,不以自己的处境而懈怠,努力为学生的未来去负责。

二、做好整体规划,注重整体教学

高一新课程《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学期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处理为中心设计的,整个教材内容多、学时少,又要适当补充一些基础知识,因而要完成整个教学任务,作为老师在选择内容时,要做好整体规划,有所取舍。如果,高二课程不开设,我们可以再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将来能用的到的,学生喜欢的一些知识补充进来。这样不但可以再有效的时间内上完必须的课程,而且可以交给学生生存的一些基础的知识。

三、教师认真备课,设置好每节课的环节,引入适当的竞争考核机制

在目前的教学中,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从作业量上设计必做题、选做题,使学生练习既有一定的压力,又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得饱”。从作业难度上又要设计难易程度有差异的练习,分为基本题、变式题和综合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和变式题,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完成综合题。另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相关比赛外,每年还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为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搭建舞台、营造环境,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使学生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

四、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基础较好又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部分教学内容我是这样处理的: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预先准备一篇比较简单但排版整齐的文档样板,详细地讲解如何把一篇没有排版加工的文档做成样板形式,让学生自己调出那篇文章,模仿教师的做法,对文字进行修饰、排版;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首先给学生呈现一些优秀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有新意、有漂亮版面的电子报刊。

总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学科有着它光明的前景,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存在着差距,但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我们只要本着事实求是的观点,来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敢于正视这些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就一定能化尴尬为力量,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高中722200)

上一篇:抬杠,拌嘴的艺术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下如何使讲授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