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寻找喜悦

时间:2022-07-24 02:40:33

在阅读中寻找喜悦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快乐源泉之一,是带领我们走入语文艺术天堂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配合,逐渐在阅读中寻找喜悦,达到理解与领悟生活、体验与感知人生这一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目的。那么怎样教导学生快乐阅读,正确开展阅读教学呢?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具体策略。

一、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挖掘教材。课本内容有深有浅,形式各异,背景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有效挖掘教材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谓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是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讲解过程中对于那些学生不理解的生僻词句加以解释,从而使学生真正进入阅读中来。

如七年级下册泰戈尔诗歌《纸船》: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这里的“纸船”象征什么?“我”又是谁?作者的写作意图又是什么?有些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这就要求教师精细讲解泰戈尔诗歌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语句和结构凝练多彩。这首诗歌是歌颂童心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描绘儿童的奇思妙想,歌颂童心的天真、童趣的自然。

对于诗歌的简单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单调,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PPT,配上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听了之后,再经过反复阅读,做到阅读与理解和情感相结合,便可领会其中之意。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书是一件趣事,但要拿读书来考试打分,学生就顿时觉得功利和兴趣大减了。然而,阅读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坚实的阅读能力。

1.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在阅读之中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便利。“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只做到了一半。”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对语文阅读改革中提到的一点精辟见解,具体怎样落到实处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协调配合。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比如图书馆建设、优质图书的选择;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唤起学生重视阅读的意识,同时将阅读的重要性向家长讲明,让阅读融入到家庭中去。

2.掌握阅读技巧

好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也是如此。首先熟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质量地感知文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不能因为要赶时间答题,就草率读书,轻易动笔,最后囫囵吞枣,影响了答题质量。其次读过题目,认真审题。领会题目的大概意思,这要在对所有题目有大致了解之后进行,做到整体感知,有助于理解文章。再次跳读文章。针对具体问题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和位置,做到有的放矢。

3.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初中语文教学分为课堂精读和课外阅读。这为教师引导阅读提供了一个契机,即若学生对课内深奥古板的内容提不起阅读兴趣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读本中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去阅读,之后教师进行后续跟踪查访,以学生兴趣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4.发挥教师的作用

学生阅读学习是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也占重要地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泰戈尔的《纸船》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它改成一节阅读课,组织学生分组讲解,利用幻灯片、PPT、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设备上课。(2)教师提高教学意识。这里涉及一个关于阅读的观念问题。所谓阅读的观念,是指对阅读这件事的认识,或称阅读观。阅读观深刻地影响着阅读的行为,也决定着我们如何来对待和学习阅读。这个观念需要从教师发散到学生处,教师应当以一种愉悦的轻松的姿态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染到这种氛围,进而快乐地阅读。

总之,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丰富和拓展人生经验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是要由此来获得在书面语篇中所传达或显现的资讯和知识,在阅读中寻找喜悦。

上一篇:新课改下数学“分组互助探究”教学 下一篇:勿让浮云遮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