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

时间:2022-07-24 09:29:45

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坚持了解放思想的正确路线。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始终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风景这边独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正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可以说,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性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革命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解放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实践的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新的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检验。只有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适应时代主题,解决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要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不断融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使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的发展同步。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不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更不是抱残守缺,顶礼膜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和实践条件的不足,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穷极人类一切的真理,不可能对以后的人类实践给出一个永远不变的标准答案。但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理论突破,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使我们向真理的方向更迈近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前人理论的局限和既往实践的束缚。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注意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给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断补充新的营养和输送新鲜的血液,从而保证了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吸收借鉴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这些人类思想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且给予了革命性的理论升华的结果。不仅如此,他们也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于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摩尔根的人类学研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在自己的著作中化为有益的营养成分。恩格斯在晚年还十分关注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关注着战争形式的改变给工人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带来的影响,关注着由于工人贵族的出现给无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影响;列宁对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的客观实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突破的理论,并且把这一理论变成了现实,在俄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则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所有这些理论的突破,都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天然的内在联系。

二、解放思想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活着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没有任何现成的答案,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理论胆气和实践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逐步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破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时代课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产生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不是固步自封的终极真理,而是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可以相信。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实践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也将永远持续下去。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作用巨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即运动和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两次运动极大地把人们的思想意识从教条的束缚和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全党创新意识的勃发,使我党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思想作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全党树立了解放思想的典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不是一个漂亮的包装,不是一个应景的口号,而是一个指导我们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迈向辉煌的根本保证。解放思想,首先就要打破固有的,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依然在自觉不自觉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影响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惯性,树立全新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也就是只有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才能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

解放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永不间断的过程。邓小平同志针对在经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极“左”思想的统治后,我们党在思想方式和思维状态上的僵化和封闭,果断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党能够跳出过去狭隘保守的思想圈子,以全方位多视角地重新审视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给予了新的解答,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此基

础上,形成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即邓小平理论,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同志针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志就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时代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给予了崭新的诠释。这些理论,既有继承与发展,又各有特色和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指导我们党改革和发展大业的行动指南。

三、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是思想解放的成果,而解放思想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直接决定了改革开放实践活动的深入。改革开放的实践发轫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此举符合了广大人们群众认可的生产方式、核算单位和觉悟程度,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村面貌在极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上去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的变化,直接对工业和城市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销售市场,收音机、电视机、手表、自行车等当时的大件产品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使这些行业在当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于农村的改革,在当时是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少部分干部群众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而是从所谓的政治角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问题,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倒退,是生产关系的倒退,是开历史的倒车,有着“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说法。对外开放肇始于经济特区的设立,就是要划出一块地方,吸引外资进入,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取得发展经济的经验。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特区在设立之初也面临很大的争议,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担心一旦设立经济特区,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就象洪水猛兽一样汹涌而入,国门洞开,人民政权有着变质变色的危险,甚至有的人提出如果要设立经济特区,就要把广东省和周围的闽赣湘桂诸省区用铁丝网隔离开来。在这些争论面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把改革开放的实践作为一块试验田,让事实说话。经济特区开办几年后,1984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亲眼看到了特区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并欣然为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些题词为关于经济特区的争论画上了句号,也为全党思想解放打开了阀门,此后,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除了经济特区,又相继开放了沿海十四个城市和沿江城市等,形成了由沿海向内陆全方位推进的开放格局。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获成功的时候,我国适时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城市经济的复杂性,城市的经营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也走过了一些弯路,最终,在解放思想的引领下,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产生了一整套新理论。我们首先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恢复了社会主义商品的本质属性,使我们在理论上告别了产品经济时代,为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邓小平同志更是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的胆略和气魄,在1992年南行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至此,我们在多年的探索徘徊之后,终于找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营机制方面,经历了国营、承包等多种尝试之后,也找到了建设以公司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入口。正是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才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为我国城乡经济持久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思想不断解放,实践不断深入的历史,思想解放始终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成为推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不竭动力。

上一篇:学困生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下一篇:浅谈当今大学生思想变化造成的心理问题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