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时间:2022-07-24 07:35:04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摘要:《健康评估》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合理选用教材,完善教材建设;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学观念,突出教学侧重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教学环节,成绩考核采用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的方式,可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建立,《健康评估》已逐渐成为现代护理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各门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整个护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北华大学自2005级护理本科开设《健康评估》以来,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相应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完善《健康评估》课程建设

1.合理选用教材,完善教材建设。本自开设《健康评估》以来,本校一直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吕探云主编的《健康评估》第三版,作为高级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教材,以全面替代《诊断学》教材;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加深理解,扩展知识面,加强技能训练,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及特点,我们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健康评估实验指导》,既能适应高等护理专业的发展,又能突出本校《健康评估》课程建设的特色,使《健康评估》的教学跟上了现代护理专业教育的步伐。

2.加强师资培训。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师最好由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要求对整体护理有深刻的理解,熟悉心理护理,临床实践技能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3.转变教学观念,突出教学侧重点。《健康评估》教材虽然某些知识体系与《诊断学》相似,但我们在教学中突出了具有护理特色的内容,如: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评估、护理诊断和健康评估记录要重点讲,这部分内容原来学时分配为6学时,现在我们增加到12学时;医疗工作重在从病人的诸多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中找出病因加以诊断及治疗,而护理工作则是针对病人每一个症状、体征引起的身心反应提出护理诊断并逐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即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医疗和护理是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和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同样的内容《健康评估》有不同于《诊断学》的讲授重点和教学要求。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通过对2005级护理本科77名学生问卷调查,全部学生均认为学习《健康评估》课程非常重要,但对于学习难易度来看,87%的学生反映该课程较难,某些知识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如心脏杂音、肺部干湿音等;同时涉及到相关基础学科知识较多等。因此在2006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作了相应的改革。

1.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些症状、体征或查体方法,即使再详细地描述讲解,也很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针对《健康评估》教学特点,我们在症状学评估和身体评估的教学中制作了大量形式多样、画面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示教手段结合使用,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既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抽象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2.重视演示教学法。除应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可利用演示法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如在讲解胸部体表标志时,可以现场请一名学生配合;讲到肺部触诊、叩诊手法时可边讲边演示其动作要领;讲到正常呼吸音、心音时,让同学之间相互听诊,体验各种呼吸音及第一、二心音的区别,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理解和记忆。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健康评估是一门偏重于实践技能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穿插了一些实际病例,如学习实验室检查时,拿一些血、尿等化验单,让学生分析,然后给出该病人的健康史、身体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资料,这样学生既能把前后所学的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又可养成严谨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视实验教学环节

1.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在2005级本科实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我们是上完理论课后,集中安排进行身体评估技能实验教学,而学生普遍反映理论与实验脱节。因此,我们对2006级护理本科采用了理论与实验教学密切结合的方法,即学完某部分理论后,接着进行相应部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巩固理论知识,学生反映好,实验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高。

2.增加学生实验训练时间。①增加实验课时数。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实验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对实验教学时间进行了调整,将实验课时由原来的20学时增加到36学时,其中临床见习12学时,提高了学生独立收集、分析健康资料及提出健康问题的能力。②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既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基地,又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在科学、系统的实验室管理基础上有效实行实验室开放,不仅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熟练程度,而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能力。因此从2006级本科开始健康评估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同时安排了专职教师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课后进行基本技能的复习、强化,学生反映较好。

3.模拟情景教学。本校已建成了相当规模的临床实践技能中心,设置了配套齐全的模拟病房。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在观看教学录像及教师示教后,每2-3人分为一组,互相扮演护士和患者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练习,教师边巡视边指导,结束前抽查学生回示教学内容,最后进行评价总结,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缺点与不足。通过这种方法把学习置于一定的模拟情景当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

4.充分利用试验教学设备。本校临床实验技能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体格检查教学系统,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系统等,该系统具有高度仿真和互动功能的智能化教学模型,不仅能清楚地展示心肺听诊区的位置,而且学生能够体会正常、异常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如心脏杂音、肺部音等。腹部模拟教学系统还设置了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及压痛、反跳痛,当学生触诊正确,病人还会发出“疼”的声音,在相当程度上起到替代病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趣味性,满足了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四、成绩考核采用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的方式

在2005级《健康评估》成绩考核中,我们只采用了理论笔试的形式,没有把身体评估技能测试列入考核中,而健康评估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操作性课程,学生健康评估能力考核的方法应包括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在目前尤其应重视技能测试比重,与我国执业医师考试和国外执业护士考试接轨。因此,从2006级开始期末考核增加了身体评估技能测试环节,技能考试中既评价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又重视在操作过程中对被评估者的人文关怀,比如适当的语言沟通、注意动作是否粗暴以及是否遮挡病人保护病人隐私等,以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对教与学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现代护理学的迅速发展,健康评估在高等护理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由于健康评估课程开展的时间短,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有待于我们广大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上一篇:主题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研究 下一篇: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学习评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