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营造精彩的大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07-24 07:34:18

改进教学方法,营造精彩的大学语文课堂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墨守成规,学生敷衍了事,课堂效率非常低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堂也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改变传统沉闷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出精彩的大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方法 注意问题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尤其是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大学语文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还是采用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呆板、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低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语文课堂的具体教学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简单地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唱完整台戏,学生只是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除了常用的提问法、讲授法等外,笔者着重介绍以下三种方法。

(一)交互式情境教学法

所谓交互式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进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互动合作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师生之间的身份界限,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所提升,实现了教学相长,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比如,学习《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辩论场景,让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以“刘姥姥是真糊涂”和“刘姥姥是假糊涂”进行辩论。学生可事先查找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进行辩论,教师最后做总结。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当然,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求职应聘场景、交际场景、演讲场景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以行动为导向,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文学鉴赏、口语表达,还是应用写作、文献阅读和信息处理,都可以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文学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中单元的限制,进行教材整合,将相似的内容集合在一起进行专题式教学。教师可将这个专题当成一个“项目”,并把学生引进项目中,介绍基本的鉴赏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鉴赏,最后教师给予分析、总结和指导。又如,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项目让学生来练习,如举办一个会议,从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开幕词、闭幕词等都由学生自己练习写作,这样就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诵读法

古语有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苏轼也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由此可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熟读才能精思,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可以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深刻内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范读,学生初读,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解决生字词的问题。然后,师生进行研读,学生进行品读,以便领悟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师生进行诵读,披文以入情,深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这样的几个步骤,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内容,而且实现了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进行选择。具体来说,首先,要依据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就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院系的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也要调整教学方法。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来选择。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每个班级的学习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分析就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那么教学效果可能是不如意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再次,根据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来选择。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适合的场景,比如提问法,就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必须要考虑提问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考虑具体方法的特点是否适合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二)遵循一定的原则,发挥教学方法的最大功效

教学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首先,要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课程构成的,必须要全面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做好配合,才能使教学法发挥最大功效。同时,一堂课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必然是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所以也要发挥教学法的整体功效,争取做到最好。其次,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启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坚持灵活性的原则。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突发因素,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变动教学方法,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和研究。同时,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压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是要用鼓励和赞赏的态度来引领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碰撞出自己的思维火花。不管学生的观点是深刻还是幼稚,教师都要用肯定的态度来表扬学生的回答,然后再用委婉的语气、诚恳的态度来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宏.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1).

[2]梅四海.基于课程定位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首都教育学报,2010(1).

[3]刘绍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法首选——读诵法.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10(6).

[4]于洁.交互式情景教学法在大学实用语文课中的应用.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由“怎样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