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分析

时间:2022-07-24 04:56:55

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分析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受到了较大冲击,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受影响相对较小。加上在上一轮全球经济增长周期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的实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因此,本次危机给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带来了一定的机遇。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主要对其并购从原因、过程、效应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评价该跨国并购,并得出对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银行;并购;机遇

一、金融危机与企业并购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虽然对资本市场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但是也给了银行进行重组的机会,危机爆发以来,淘汰了部分经营不善的金融企业,受冲击小或者自身实力强而剩下来的银行则在寻找各种时机进行并购重组,以增强自身的实力。

(一)金融危机下海内外金融企业现状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使得全球股市大幅度缩水,资本市场面临严峻考验,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海内外资产大幅贬值,很多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因投资损失而陷入困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曾经被全球金融业奉为圭臬的金融“大腕”们已经风光不再。根据Bloom berg的统计,截至2008年末,全球金融机构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资产损失已高达1.2万亿美元,受损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巨额资产损失减值导致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水平急剧降低,各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

相比较而言,中资商业银行由于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程度不深,国内监管机构对于投资组合限制较严等因素,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相对较轻,风险基本可控。

(二)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机遇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资银行企业面临着并购成本下降的诱惑,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并购交易也在不断升温。对于资本实力相对充足,资产质量相对安全,希望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资银行而言,金融危机也孕育很多机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国际金融危机下,欧美银行遭受沉重打击,而中资银行受此次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有实力在国际金融市场寻资。首先,中资银行资产状况和流动性良好。经过98年以来的改革,中资银行的主要指标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截至2008年底,中资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不良贷款率2.45%,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其次,中资银行在此次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且中资银行通过上市融资和我国政府的注资,募集了大量资金,充裕的现金和外汇资产,在“现金为王”的市场规则里,竞争力自然大为提升,中资银行对外投资具有良好的条件。

2、国际金融市场吸纳资金的需求增加。金融风暴使得金融机构尤其是海外金融机构资金紧张,一些金融机构甚至开始出售资产,剥离非核心业务。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在公布其2008年创纪录的241亿英镑巨额亏损的同时,也宣布将转移20%左右的资产(约2400亿英镑)到一个非核心部门,并在今后3~5年内处置或核销这部分资产。[1]这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方面,西方各大金融机构因股价大幅下跌而受到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新兴市场的扩展步伐。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下,东道国政府为稳定金融体系、化解金融风险,往往会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进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外资进入的限制。

二、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案例

下面将主要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分析此次并购的效应,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路线。

(一)并购案例概况

1、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简介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部在深圳,在珠三角的机构和业务占40%的比重,享有“中国最佳银行”称号。

永隆银行成立于1933年,是香港历史悠久的家族型企业,主要业务是提供零售及企业银行,信贷,证券及期货买卖,个人理财,信托与物业管理,强积金及保险等金融服务,在香港、大陆及海外共有分行及代表处42间。截至08年3月末,总资产为港币963.09亿元,负债总额为港币846.35亿元,净资产为港币116.73亿元。其规模在香港银行业中属于中等偏小,且近年的发展已成乏力之势。08年3月,受全球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永隆银行未来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

2、并购过程

08年3月20日永隆银行伍氏家族宣布,出售其所持永隆银行53.12%的股份,引发多家银行出价竞标,永隆股票随即大涨。同年3月底,招商银行在与其他竞投方首轮竞标中宣告失败,退出竞标。同年5月,首轮竞购即被淘汰的招行再入战局,以156.5港元每股――高于永隆银行3倍账面价值的价格收购永隆银行53.12%的股份。08年6月27日,招商银行股东大会通过收购案。09年1月16日,招商银行完成对香港永隆银行的强制性收购,永隆银行成为招商银行直接全资附属公司。从09年1月16日上午起,永隆银行股份将撤回其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3、并购疑问

中银国际报告显示,对一家大型的香港上市银行收购价一般在2.5―3.1倍市盈率之间,彭博数据显示,香港18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为2.3倍,而永隆银行作为一家中小银行,此次招行的收购价竟达到永隆银行08年第1季度每股账面价值的3.1倍,这是此次并购的疑问之一。

(二)并购原因分析

1、对象选择

(1)实现综合化经营。招行可以借助永隆银行探索多元化经营,为将来的市场化改革积累经验。永隆银行旗下包括证券、信托、期货、财务、保险等多家全资子公司,通过与永隆银行合作,充分利用永隆银行的混业经营资源,如相当数量的中小客户群,可观的非利息收入以及多样化的非银行业务,可以节省中资银行重建分行网络的费用,并赢得客户群和新业务资源。

(2)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永隆银行在香港拥有较高声誉,运营业绩良好,并且资产质量较好,有利于招商银行未来在香港银行业中的竞争与发展。永隆银行广泛的分销网络将迅速使招商银行在香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而拓展跨境业务。[2]

(3)实现业务优势的互补与协同效应的发挥。双方在业务和产品方面的协同效应很明显,合作共赢将激发双发的增长潜力,拓宽发展通道。招行在零售和中小企业银行、网上银行、信用卡等业务优势,可以与永隆广泛的分销渠道、产品专长以及本土市场经验形成互补,为招行开拓香港市场以及海外市场提供良好基础。

2、时机选择

在并购的过程中,定价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变化很大,因此并购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是比较好的。招商银行在提出并购永隆银行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永隆银行的股价几乎翻倍,上涨到现在的153.5港元。但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香港市场,恒生指数出现大幅下跌,银行板块个股更是大幅下挫,如果按照跌幅的平均值计算,永隆银行的股价至08年11月底大概为90.01港元,招商银行此次并购账面将损失150亿港元。所以,从并购时机来看,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并购成本较高。

在金融危机中,境外欢迎中国金融资本前往投资。这一场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为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提供了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契机。长期以来,在港网点不足一直是招行在港进一步发展业务的“瓶颈”,因此收购一家香港本地银行,对其拓展在港零售业务很有必要。因此,对于招商银行而言,能够在香港市场以100%全面控股的收购机会非常难得。

(三)收购方与并购方的整合

招行整合的思路为发挥双方在境内外市场的互补优势,以双方的客户转介共享、产品交叉销售和业务联动为突破口,促进双方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合作,降低运营成本,增加营业收入,实现财务效率的整体提升。

招行整合永隆银行动用了“专业性+人情味”的组合法。首先是建立了专业化的整合团队。招行花重金聘请了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由招行、永隆银行、咨询公司三方的中高层和骨干人员组成了六个专业小组,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整合工作。其次,为了保持永隆银行人员和业务的稳定,招行在收购永隆银行之前,就承诺“18个月内不裁员”,在过渡期尽量保持“从上到下”的稳定局面。在并购后的整合中,招行着重从两行的主要业务和企业文化两方面进行了整合。

1、业务整合

永隆银行在香港拥有较广泛的分销渠道和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品牌,但永隆银行治理结构不尽合理,一直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在大陆的网点资源明显不足,内地业务的开展受限制;在经营上开拓进取不足,新客户比例很小等。

招商银行建立了规范、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整体竞争优势和品牌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另外,招商银行有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在内地拥有广泛的机构网络和优良的客户基础,而且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虚拟渠道上保持了领先地位。

通过启动招行和永隆银行的业务联动,整合双发在业务上的优势与劣势。招行“汇款快线”业务的开通和永隆银行“两项资格”的取得,使两家银行客户层面的联动进一步加强。对永隆银行来讲,无异于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对招商银行来说,为高端私人客户提供快捷的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汇兑服务,将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2、文化整合

金融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而香港与大陆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一是危机感,双方需要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并考虑整合后银行的发展。只有整合永隆银行获得成功,才符合全体永隆银行员工的利益,也符合招行员工利益。二是认同感,双方文化各有优势。永隆银行拥有76年历史,招行也从小到大、在国内发展了22年,双方都存在一些优秀的价值观,需要加强认同感,才能实现1+1>2。三是责任感,双方员工都要增强责任感,奉守银行职业道德,双方建立协调机制、增加考核机制等。四是使命感,永隆银行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永隆员工努力的方向,也是招行员工努力的方向,只有把永隆银行业务搞好了,收购的目标才算是真正达成。[3]

(四)并购带来的效应

经过整合,目前招商银行与永隆银行的协同效应已经陆续显现。批发、零售、金融市场业务条线的多个内外联动项目已经成功展开,效果非常显著,永隆银行实现了可观的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与此同时,永隆银行也推荐了一批优质企业客户和业务资源给招行,两行的协同效应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体现,两行员工也为此深受鼓舞。

1、盈利能力分析

招商银行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07年有所上升,盈利能力良好,一直有上升的趋势。总资产收益率也有上升。但在主营业务利润率方面,招商银行从2007~2008年上半年都有上升,从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的季报显示可以看出,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业绩有所下降,但影响的深度不大,招商银行的盈利能力仍然稳健。

2、成长能力分析

招商银行竞争能力逐年加强。无论从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净利润来看,招商银行2008年比上年同期都有较大的增长。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0.94%,实现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90.56%,而且净利润比上年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从招商银行在并购前与并购中(2005~2008)年的各个方面的数据揭露,招商银行的每股收益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远比行业均值大,优势明显。

3、从永隆银行角度看

招商银行2009年财务报告显示,2009年永隆银行实现税后利润8.84亿港元,总资产为港币1173.10亿元,较2008年底增长16.62%;净资产为港币114.04亿元,较2008年底上升9.63%。资本充足比率为16.20%,核心资本充足比率为9.86%,期内流动资金比率平均为54.96%,均高于监管要求。比预期的要好。而实际上在2009年中期,永隆就扭亏为盈,实现税后利润4.58亿港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0.7%,总资产1108亿港币、总存款910亿港币、总贷款458亿港币,都较上年底分别增长10.2%、9.4%和5.5%,比香港所有认可机构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2.2、5.9和8.0个百分点。

三、并购评价与启示

(一)案例的评价

1、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完成的并购大部分都发生在香港地区,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规划中,香港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个战略地位在未来会得以加强。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经济自由化和开放程度都很高,与中国内地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金融资源配置十分合理,金融监管比较严格,而且香港和东南亚成熟地区与我们国家文化最为接近,地域最为临近,贸易往来频繁,金融市场相对发达,法律法规相对完善,这样有助于带来更多的金融资源和业务机会,降低文化融合的难度和经营风险,为进入更高端的市场打下基础。这也是永隆银行作为一家中小银行,却引得众多银行竞相收购的原因所在。

2、从财务角度看,永隆银行的收购价格的确偏高,但考虑到香港银行控股权的稀缺性等因素,这一价格仍具备合理性,不可否认,此次招行收购永隆银行会在短期给招行带来较严重的财务压力,但长期的战略效应所带来的“控制权溢价”和“牌照优势”。

3、从并购整合管理来看,招行对永隆银行的整合倾向于渐进平稳过渡的方式,坚持和而不同、优势互补的整合思路。

(二)金融危机下银行业并购启示

此次金融危机给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危机中开展的并购重组面临的风险也较非危机时期要高。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开展并购活动以壮大自身实力。海外并购也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中资银行在制定海外业务发展战略中,要处理好与外资银行合作的三个关系:一是境内外两个市场统筹兼顾的关系;二是国际金融中心和潜力市场布局的关系;三是境内外业务和客户协调之间的关系。[4]此外,要准确把握全球与区域发展环境,找准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和并购对象进行拓展,科学组织并购整合,以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白涛,任建军.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国际经验及我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J].金融论坛,2003(7).

[2]胡挺,刘娥平.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J].金融论坛,2009.

[3]李彬.多角度审视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J].银行家,2007(12).

[4]温,宋诚.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重组并购的特点及启示[J].海南金融,2009(7).

上一篇:陕西省动漫产业研究 下一篇: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全面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