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地位及展望

时间:2022-07-24 02:29:23

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地位及展望

论文关健词:货币合作 最优货币区 东亚 中国 前景

论文摘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各国货币合作的愿望日益高涨,东亚区城货币合作体系初见端倪。但由于东亚地区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殊性,东亚货币合作的进路依然会津碍重重,因而需要分层次、分步骤地德妥推进。作为该地区的大国,中国应在自我完善的同时,积极参与协调,大力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

一、东亚货币合作建立的必要性

从欧盟、东盟到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区域化和金融区域化都表现出了迅速发展和繁荣之势。区域货币合作成为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危机的迅速扩散和严重的波及效应使得亚洲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使各国深刻认识到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金融危机导致地区金融合作日益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抵御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实际上,这场金融动荡已经反映出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体制的严重缺陷。严酷的现实迫使世界各国或经济体希望通过区域性货币合作,寻找实现国际金融稳定并确保民族国家利益的途径。

二、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地位

在东南亚的经济危机中,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的特殊地位。在众多国家纷纷贬值货币的时候,人民币依然保持其稳定性。作为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没有受到很大冲击的东亚国家,中国不但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还对泰国等国家实施货币和金融方面的援助,对整个东南亚国家的援助达到50亿美元。自此,由于意识形态不同造成的隔阂慢慢融化,中国和东盟关系不断好转,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框架开始形成。同时,也逐步确定了中国在东亚的核心国的地位。

中国近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果,与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差距正在迅速缩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始终保持在9.45%以上。中国已步人引领亚洲经济发展的“领跑集团”。

1.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近二十多年来,东亚各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都有数倍增长。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小型经济体,日益降低对美、日和欧盟市场的出口依赖,而转向对中国的直接出口。而且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有70%来自东亚。

2.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力量。近二十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性,已成为抑制东亚地区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

3.中国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有助于建立区域性的资金援助和危机解救机制。中国国际储备目前已高达10000多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完全有能力提供货币合作所需的部分经济资源,参与组建货币互换机制和货币合作基金等资金援助和危机解救机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占全球进口和出口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流人。东亚其他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东盟10+3会议后,中国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尤其是中国加速工业化在发展中国家中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增效作用,为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异常强劲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

三、中国提升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地位的途径

1.积极推进10+l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向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迈进。加强中国与东亚的凝聚力。中国在10+1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进程中,已快于日本及其他国家。但中国一定要快速推进,防止日本个个击破战略对中国构成的威胁。

2.推进政府间对话机制的建立和政策的协调。应当加强同东亚区域内各成员的政策协调。通过磋商来促进解决中国与东亚各国之间有关金融监管的透明度、金融政策的协调、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官方共同行动等方面的问题。

3.发展平等互利的中日关系。中日是东亚经济的“双火车头”,中日合作成功与否,可谓东亚经济合作成功的关键。

4.率先推动次区域的货币合作。加强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与融合,为未来东亚经济合作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制导权做准备。

5.建立完善开放的金融市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还远不能满足人民币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的要求,金融体系依然脆弱。因此要逐步改革国内金融体制,建立开放的融资市场,扩大区域内的相互投资。

6.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稳健而有力的货币政策将为其成为“货币锚”创造条件。我们要通过积极建设区域货币合作的制度框架,使人民币能够参与到区域性汇率制度安排当中,成为汇率合作的主导货币之一,并在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7.应利用好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有能力拿出一部分财力参与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亚洲借款安排乃至货币互换安排,支持建立有利于本地区和本国的金融和贸易投资发展的金融机制框架。

四、未来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角色

面对未来中国将在东亚货币合作中扮演怎么样的一个角色,笔者希望在下一步的货币合作中,中国扮演积极推动的角色。中国正在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投资和本地债券的亚洲债券基金的研究工作。目前人民币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的稳定,这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维护亚洲经济的增长。

中国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以及世界重要的生产基地、外资流人国、最活跃的贸易体的同时,也正拥有着全球成长最快的资本市场、全球最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的金融体系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正大踏步地成为全球金融链条上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中国在未来的东亚货币合作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东亚的“货币锚”国家,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重要核心国。

参考文献:

[l]兰德尔·亨宁.东亚金融合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路妍.东亚货币合作问题及实现途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8).

[3]刘力臻,谢朝阳.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j].管理世界,2003(3).

[4]李晓,丁一兵.论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j].世界经济,2002(11).

[5]余永定,何帆,李靖.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2).

[6]张宗成.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亚洲货币一体化趋势[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7]李鑫.关于亚洲货币合作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0)5(7).

[8]张明.亚洲货币合作:最新进展、问题和前景[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

上一篇:浅谈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 下一篇: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