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自主探索”浅谈小学数学优秀课例的分析与运用

时间:2022-07-23 11:39:16

就“自主探索”浅谈小学数学优秀课例的分析与运用

2010―2011学年度下期,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学校承担的区级课题《优秀课例的分析和运用研究》和区教研员袁老师承担的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线老师,同时参加两个课题,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通过自己的思索和教研组的商议,最后,我们决定将两者合二为一,就单从自主探索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去筛选和甄别优秀课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运用。

一个优秀的课例,指的就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其“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反思”则描述了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所谓“自主探索”是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能力的需要,他们更喜欢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属于自己学习的天空,有自己的想法,敢说、敢问、敢辩。那么,如何对优秀课例进行筛选、甄别、分析和运用呢?我就结合我所执教的“分一分(一)”,内容是认识分数来谈一谈。“分一分(一)”是北师大教材第六册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它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节课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我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现实表现,以旧知带动新知,用新知创造新知。通过拍一拍、分一分、说一说、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体会分什么、怎么分、分的结果等元素,同时,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的方法、技巧和初步认识分数。这节课,前前后后我总共上了10次,反复地修改教案、反复试讲,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困惑和遗憾。就自主探索这个环节――认识其他分数来分析:

设计1的分析、运用和反思

我首次使用的是一位区教研员的教案。他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通过折正方形纸,涂一涂进一步加深对■的理解,然后通过折正方形纸,涂一涂来学习四分之几,最后再通过老师给出的涂色的圆来学习三分之几。其实,就是由二分之一到四分之几再到三分之几的过程。他这样设计其实很有层次性,也是按照书中的顺序来的。通过教学,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比较好地学习基础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重点突出,但课堂缺乏生机,显得还是有些保守。

设计2的运用与反思

考虑到现在的学生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将这个环节设计得更开放了一些,我认为只要深刻理解到了二分之一的意义,学生就可以通过一张正方形的纸创造出其他分数,而不仅仅局限于几分之几。实践证明,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创造出其他分数,让他们把创造的分数贴在黑板上,并写下来,然后将学生创造的分数分为三类:一类是分子是1,一类是分子不是1但分子分母又不同,一类是分子分母相同。让学生讲解自己创造的分数,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更积极。但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的确开放,但很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个环节似乎缺乏重点。教材中有半页都在讲四分之几,所以,从四分之一到四分之几这个完整的过程应让所有人感受,这个环节非常重要,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二,三个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三,四个四分之一是四分之四,通过涂色部分的面积也可以直观反映出这几个分数的大小。

设计3的运用与反思

同样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其他分数,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并有意地搜索关于四分之一的三种不同折法的素材(①四个相同的长方形。②四个相同的正方形。③四个相同的三角形),随后在汇报时让学生展示出这三种不同的折法,所有的展示都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写出这个分数并说一说怎样得到的。然后,老师引导“有没有涂两份的?”或“除了可以涂一份还可以涂几份呢?”进一步学习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通过涂一涂,学生观察到四分之四就是涂了一张纸,发现四分之四就等于1,原来分数和整数也是有一定联系的。集体学习完四分之几后再让学生展示并讲解其他分数,如:八分之几、十六分之几、三十二分之几等等,为了节省时间,学生的讲解和展示由繁到简。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显得更为实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一步学习了几分之几,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了学生的元认知,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数学。

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这样的方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课题研究的道路是坎坷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深信在专家的指导下,在领导的关心下,在同事朋友的鼓励下,我们的道路会走得越来越广、越来越远。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

上一篇:善“变”的班主任 下一篇: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史观考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