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的羡余现象及其修辞功用初探

时间:2022-07-23 11:35:12

汉语虚词的羡余现象及其修辞功用初探

【摘要】羡余现象是语言动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合理现象。目前,学界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实词词汇词义层面上的羡余现象。主要关注点在汉语虚词的羡余现象,并通过实例发现它有强化语言表现力,增强语言清晰性,凸显信息重点等修辞功用。

【关键词】汉语虚词;羡余现象;修辞功用

一、引言

羡余性特征是近数十年间语言学界学者新揭示的语言本质特征之一。羡余现象是语言动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合理现象。羡余成分的产生、固化、弱化或功能转移都是有一定依据的。

著名修辞学家沈卢旭先生曾发表过一篇论文《“假冒伪劣”的说法是可以通用的——谈谈词语的羡余成分》。文中谈到:“假冒伪劣”中“假冒”和“伪”确实重复,但是这里“伪”并非一个累赘词,“伪”实际上是词语的“羡余成分”。而这种“羡余成分”在这种情况中起到某些积极作用。其一,它们所在的词语虽不是成语,但四音节朗朗上口,音节协和匀称;其二、这些羡余成分起强化另一个语素等作用。

目前,学界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实词词汇词义层面上的羡余现象。那么,现代汉语中与实词相对应的虚词有没有羡余现象呢?它在修辞学方面是否起到一些作用呢?

二、汉语虚词的羡余现象

汉语虚词的羡余现象是指汉语中某些虚词成分只有语言形式并无语义内容或者重复表达意义的现象。这种成分被称为“羡余现象”。换言之,就是虚词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不对称现象,语言形式大于语义内容。

例如:“她来自于美丽的青岛”,其中“自”和“于”均表示“起始点”,“自”包含“于”义,所以“于”在此句中的功能就是羡余的。再如“包裹陆运大概需要两周左右。”其中“大概”和“左右”均表示约数,这种句子在中学语文中是常见的语病问题,而“大概”和“左右”能否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有没有价值作用,对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有影响,笔者将在第2.部分进行详细解释。

当然,虚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其类型纷繁复杂,也并非每种虚词在句中均有羡余成分,同一个虚词在不同句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同时还存在一个羡余度等级序列问题。本文仅探求那些明显的争议性小的已经约定俗成的虚词的羡余现象,并重点阐释此类羡余现象在修辞学上的功能作用。

三、汉语虚词的羡余现象的修辞功用

《求索》2005年09期易萍萍在《“羡余”修辞功用论——羡余属性分析》一篇中提出“羡余修辞功能论”的观点,即羡余的根本属性。可见,羡余现象在修辞方面的巨大作用。

修辞作用可以分为创新性的和调节性。创新性的修辞作用,即导致语言超乎常态去表达更多类型的经验,旨在发掘语言的潜力,大致相当于“积极修辞”;调节性的修辞作用,即在语言的常规表达中,通过某些语言手段的使用而深化、强化语言的表现力,大致相当于“消极修辞”。虚词的羡余现象所具有的修辞作用应当属于调节性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语气,强化语言表现力

1.凸显揣测语气,例如:

a.包裹陆运大概需要两周左右。

b.包裹陆运大概需要两周。

c.包裹陆运需要两周左右。

a,b,c三种表示均可以,在语义内容上没有区别。其中副词“大概“和助词“左右”均具有约数的标记功能。A句中两个虚词同时使用,有加强揣测语气的作用。

2.舒缓语气,增强语言亲切感

例如:a..汤姆在中国工作了五年了。

b.汤姆在中国工作五年了。

a,b两个句子在语义表达上并没有区别,a句中的第一个“了”属于羡余成分,但在此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像叙事文的语句娓娓道来,没有生硬之感,增强语言亲切感。

3.凸显积极语气,带有主体积极美好的情感

例如:a.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美国生活过五年。

b.我年轻的时候在美国生活过五年。

a中“曾经”和“过”均表示过去时态,“曾经”在此句中属于羡余成分,但“曾经”在句中有加强积极语气的作用,暗含语言主体美好的回忆之感,也带有炫耀自豪之情。

4.凸显消极语气,利于主体情感宣泄

例如:a..我已经上了二十七年学了。

b.我上了二十七年学了。

a中“已经”和“了”兼有实体标记功能,表示完成。但a中“已经”在句中有加强消极语气的作用,暗含“不想再上学了”之义,助于主体情绪宣泄。

5.凸显警示语气,有提醒重要事件的作用

例如:a.雨雪天气,小心别滑倒。

b.雨雪天气,小心滑倒。

a中否定词“别”的否定标记功能是羡余的,但在句中具有加强警示语气的作用,有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之用,具有强烈人文关怀。

(二)减少语言传递误差,增强语言的清晰性

例如:a.我昨天在学校图书馆五楼东侧楼梯口拾到一个钱包。

b..我昨天学校图书馆五楼东侧楼梯口拾到一个钱包。

.A中“在”的处所标记功能是羡余的,但由于后边所附的地点词比较长,其中“在”起到明显的分界作用,减少语言传递误差,使表达更加清晰。

(三)凸显信息重点,提高所在区域的信息量

例如:a.我刚才在附中游泳馆游的泳。

b.我刚才在附中游泳馆游泳。

a中“的”具有过去时制标记功能,但与“刚才”对比,功能仍羡余。不过,“的”本身还有一个附加的“指明焦点的作用”。此处把处所“附中游泳馆”作为焦点信息,得以凸显,提高其所在区域的信息量。

参考文献:

[1]沈卢旭.修辞学散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邵洪亮.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J].当代修辞学,2011(06).

[3]潘先军.汉语羡余现象及与“赘余”的区别[J].汉字文化,2010(01).

[4]易萍萍.“羡余”修辞功用论——羡余属性分析[J].求索,2005(09).

上一篇:最大幸福原理与少数派 下一篇: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