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的角度论中美非语言交际的异同

时间:2022-07-23 10:04:22

从认知的角度论中美非语言交际的异同

摘要: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中美非语言交际的异同,从比较体态语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入手,探索了环境语中中美在时间观和空间观的差异性,指出在外语教学和科研以及跨文化交流中进行非语言交际介绍和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中美;非语言交际;异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62-02

一、引言

拉里.A.萨姆瓦在其《跨文化传通》一文中指出:“我深信存在于我们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障碍,大都基于这样一种事实,即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漠然无知……进行语言、历史、政治和有关他国的风俗习惯的正规训练,仅仅是全部课程的第一步。对存在于世界各国及其国内各团体之中的非言语语言作出介绍乃是同等重要的。”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以分为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两大体系。二者作用各异,在人际交流中往往互相补充。而非语言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一、从数量上看,R.L.伯德威斯特认为在人际交流中,最多中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表达的,至少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传递的。其二,从质量上看,非语言行为(尤其是它的主体人体语)所表达的信息的真实性大于语言。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在整个人类交际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体态语

体态语,即用人体发送出的非语言信息符号,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中内容最丰富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一种,它包括面部姿势、身势、眼神、手势、体触等。

(一)差异性:中美文化里不同的体态语表达不同的意义

表示已经吃饱了:吃完饭后,中国人用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自己的肚子;而美国人用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掌心朝下,常常伴随说“到这儿了。”表示处死:也许是因为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处决犯人大都采用斩首的方式,中国人用手掌侧面作抹脖子状;而美国人从一建国起就多采用枪毙的方式,所以他们翘起大拇指、弯曲其余三指用食指指太阳穴。用手势召唤人过来:中国人一般伸出手臂,掌心向下,手掌来回摆动;美国人伸出手臂,掌心向上,来回曲动食指或手掌。注意,虽然这种手势咱们中国人也能明白其含义,但是,总觉得有点侮辱人,那简直是在唤狗。狗在中国文化里具有很强的贬义,如我们常说“狗腿子”、“狗崽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狗头军师”、“狗血喷头”。而美国人对狗却宠爱有加,例如说你是个幸运儿,美国人用“lucky dog”。表示挑战:中国人通常往桌子上拍巴掌;美国人则用大拇指顶着鼻尖,其余四指弯着一起动。嘲笑对方“丢人”、“不害臊”:中国人伸出一个食指在自己的脸上划几下;美国人伸出两个食指,手掌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摩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要求打车:中国人拦车的动作是面向来车一只胳膊向一侧平伸或略微向上斜伸,手心向前;而美国人面对开来的车辆右手握拳,翘起大拇指指向要去的方向摆动。显示力量:中国人用手掌拍打自己的胸部;美国人则弯曲双臂,突出二头肌。要求安静:我们可以边说“请安静”,边把双手摊开放在胸前,掌心向下,做下压动作,也可以边说“请安静”,边鼓掌;而美国人则竖起食指,贴近嘴唇,同时发出轻轻的“嘶”或“嘘”声。

(二)独特性

中国文化里有某种体态语,而在美国文化中没有;或者美国文化里有某种体态语,而在中国文化里却没有。即我有他无,或我无他有。

1.属于我有他无的情况。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缺乏平等意思,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长期存在,形成了人们的上下分明的交际规范,所以看见长辈、上级、年长者到来时,晚辈、下级、年幼者气力以示尊敬。与长辈、上级、年长者相视而坐时,晚辈、下级、年幼者最好是身体略微前倾而不是后仰,以示恭敬。在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大多数人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边护住杯子,以示感谢。也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用食指轻轻地敲击桌子,以示谢意。推而广之,今天在大部分中国吸烟者中,如果别人为自己点燃烟,往往要用食指在对方的食指上轻敲一两次表示感谢。.

2.属于我无他有的情况。美国人特别相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而格外喜欢“眨眼”的动作,即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有迅速睁开,表示会意、鼓励、赞许、传递信息。美国人耸耸肩,双手一摊,嘴巴一撇,常常伴随“哼哼”声,表示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当表达强烈不满或反对或者忍无可忍时,美国人用一只手从靠近脖子处用力向斜下方划去。如果美国人用食指横向摩擦自己的鼻尖,那么无意识中他泄露了秘密……他在遮掩说谎。美国人用一只手或同时用两只手的食指与中指交叉,举在胸前,表示祝你成功。

3.亚矛盾性。中美文化里,半同半异、不完全相同的体态语表达不完全相同的涵义,即他们表达的意思部分一致,部分冲突。在交谈过程中,眼神接触比较频繁。由于严格的上下尊卑观念,中国人的目光交流偏少,尤其是当下级与上级,年幼者与年长者,晚辈与长辈面对面交谈时,前者很少目视后者,而是埋头聆听,以示恭敬。中国人并不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同做贼心虚有任何联系。关于翘大拇指:中美都有翘大拇指的习惯。在中国只能向上翘,表示赞扬;但是美国人还可以并拢四指,向下翘大拇指表示不满和反对。另外,美国人将大拇指按在桌子上,表示已经完全控制了某人。

4.矛盾性。中美文化里相同的体态语表达不同的涵义。戴白花:在美国人看来,白色表示庄严、高雅、纯洁等,白色在中国文化里常常象征死亡,寄托哀思。众所周知,在喜庆场合中国人用的是红花,红色象征吉利、欢庆。人们常说“开门红”、“红光满面”等。红色在美国文化里常象征烦躁、不安、罪恶等。“红灯区red-light district”就是采用红色。伸舌头:大部分中国人伸出舌头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美国儿童伸出舌头表示蔑视、嘲笑、反抗。坐姿:中国人认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应该“坐如钟、站如松”。有些美国师生在上课过程中则不需如此。蹲姿:在公共场所蹲着对于美国人来讲有失文雅;在中国却很普通,没有什么不好。体触:中国和美国虽然同属于非接触(nontouching culture)文化,但有较大的差别。夫妻、恋人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在美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在中国则是有伤风化。成年人触摸儿童,如拍拍、搂搂、抱抱,在中国表示对儿童喜欢亲近,被触摸的儿童的家长会感到高兴;而美国的父母则感到别扭。

三、环境语

这里的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信息(时间观)、空间信息(空间观)等。

(一)时间观

时间观是人们在生活时间和工作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不同文化的人的社会实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待时间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各自形成的时间观、用时间表达出的信息符号不可能没有差异。

1.过去时间取向和未来事件取向。文化不同,对过去、现在、将来的观念和侧重点也互有差异。许多学者认为人类有三种时间取向,即过去取向、现在取向和将来取向。中国文化重传统、重经验,历史感很强,带有明显向后看的特点。例如在教科书和宣传材料中常有这样的文字“早在多少多少年,中国就发明了什么什么”。美国历史短暂只有200多年,他们没有什么可资炫耀。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未来,希望通过今天的努力,赢得明天的幸福。

2.直线时间观念与环状时间观念。美国人的时间观念是直线型的,认为光阴一去不回头,这一点可以从英语的三种基本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中得到反映。尤其是在当今美国,时间就是金钱,生活节奏很快,难怪汽车旅馆、快餐店起源于美国。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帝号纪年的,如洪武元年、康熙三年等。每逢新君登基或改朝换代,就重新开始计算时间,不断地轮回。佛教轮回转世的思想给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也带来同样深刻的影响。它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使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因而我们队时间珍惜不够,这在人们的客气话中可见一斑:“请慢走”、“请慢用”、“各位慢慢品尝”、“诸位慢请”。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在改变,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但我们还是不如美国人惜时如金。

3.单一事件模式与多样时间模式。霍尔认为美国人拥有的是单一时间模式,它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在特定的时间只能做一件事,不能随意更改。美国人高度重视守时,他们迟到5分钟就必须要道歉。因为这是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二)空间观

美国人空间感很强,总是随身携带空间。在通道里,如果有几个人在交谈,美国人尽量从其中一人的背后经过,而避免从他们中间穿过。如果两个人在电梯里,他们就站在成对角线的两个角落里,最大限度地拉开二者的距离。无意中轻轻碰了一下别人,美国人要说一句“对不起”。在美国,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尽量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如不可能,也是想法用活动板把大屋子隔开,至少要将办公桌分开。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可以两个办公桌相对。对于美国人,房间都是个人的地盘,即使是父母也无权擅自进入子女的房间。通常情况下,应该先敲门获得同意。

四、结语

不同文化中非语言语的共性大于语言语,中美文化也不例外。在多数情况下,相同的非语言符号或行为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是非语言语具有社会性,有一部分非语言语是后天习得的,是世代相传的,仅为一社会群体内的所有成员共享,只反映该群体的文化特征。因而,各种文化里的非语言语存在差异。如果不掌握这些区别,就难以进行有效的交际。所以,为了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了解和掌握两种文化非语言交际符号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大力介绍有关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M].陈南,龚光明,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8.

[3]熊金才,孙丽霞.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J].外语与外语学,2001,(5).

[4]陈俊森,樊葳葳主编.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机械专业本科生《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 下一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