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这一角色

时间:2022-07-23 04:39:20

浅谈班主任这一角色

班主任这一角色,绝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轻松讲清楚的。班主任的工作时常面临着太多确定与不确定的因素,加之班级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等等,都使这项工作变得复杂多变,苦恼了无数班主任。不论是曾经付出了心血还是不负责任放任不管的班主任,都开始感慨:“学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更新快,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是挑剔却善意的一群,他们有时无法完善自我,却苛刻地要求老师是一个完人。如今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

班主任是集体的一员,也是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是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认知上“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严厉的班主任、严格的管理,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序的班级。如果违纪而不能找出主观原因承认错误,或者无改过倾向,或者一犯再犯,班主任若不严肃处理,校纪校规岂不成了儿戏?这无疑是对被错误行为侵犯的受害者和未犯错误者的打击,这种姑息和软弱正是教育的巨大失败。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才能有效地避免班级学生思想的松懈、行为的散漫放任,避免集体班风与学风的涣散。

我们应坚信学生是向善的,尝试“走进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中”,“去发现那些真的、善的、美的、积极的、向上的、昂扬的”东西,“发展学生人性中真善美的力量(美好的一方面)”。有人说过这样的经验之谈:“你越数落学生这点毛病,数落急了,他就这样。”也就是说,数落急了,学生就破罐子破摔。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问题学生自己寻找自己的优点长处。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这些优点,他们便会逐渐认同并时刻保持着这些优点,甚至把它继续发扬光大。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时常有人告诉我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应该没有距离,应该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亲近学生。虽然人性化的教育是应该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心灵,但若要以牺牲严格的管理为代价,将得不偿失。师生相处,是一种缘份,自有其情分在。事实证明,学生毕业多年以后,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班主任。就凭这一份牵挂,作为他们成长见证人的班主任,有何理由去为他们的少不更事而耿耿于怀呢?

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当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养成 下一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