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G急需走出实验室

时间:2022-07-23 04:31:14

中国4G急需走出实验室

一个技术本身的先进与否并不是检验其能否被用户接受的唯一标准。应该尽早吸引技术的实际应用者参与,得到来自真正实践者在实际环境中的反馈,只有这样的项目才更有生命力。

中国上海建设的世界最大的4G实验网通过了863项目的验收,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毕竟随着世界移动通信从1G发展到3G、4G,我们国家的发言权越来越大了,像模拟移动通信时代那样在专利、技术上完全受制于人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有一点让人非常担心,目前通过验收的实验网还主要由国内几个高校完成。据媒体报道,虽然中兴、华为等也参与其中,但主要还是在硬件实现、测试等环节提供一定的支持,在技术研发方面并没有实质性参与,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几大运营商都没有参与。

我们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参与4G预研的公司。爱立信已经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开发4G技术。加利福尼亚大学已经正式成立了加州通信和信息技术学会,并得到了爱立信1200万美元的投资。在8月底韩国济州召开的2006年三星4G论坛上,三星公开演示了4G技术的应用。NTT DoCoMo、AT&&T等也陆续进行了4G实验,在4G参与者中有SK电讯、Sprint Nextel、Vodafone、法国电信等世界知名运营商,诺基亚、西门子、北电网络等世界知名设备商。而我们建成的世界最大的4G实验网却没有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实质参与。

一个值得回味的事件是,几乎在同时,中国移动和全球六大运营商,联合成立了一个推进下一代移动网络(NGMN)的组织,这个组织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4G时代的运营。这至少说明,中国移动同样是关注4G的。

作为关注者和实际最可能的受益者,运营商和设备商都没有参与我国世界上最大的4G实验网的建设,而负责完成这个网络建设的是几个高校的可以说缺乏一定实际应用经验的教授,我一点不怀疑这些教授的能力,但是,实验室产品和实际运营的产品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曾经走过很多很多这样的弯路。一些我们曾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由于没有实际运营者和获益者的参与而进展缓慢,因而被后来者超过,有的甚至一直都没有走出实验室。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不少。我们自主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不能被国际承认,如果短期内还不能在国内大规模商用的话,结果很难预料。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3G标准――TD-SCDMA,到目前为止也还处于试商用阶段,其最大的原因是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有实力的运营商认可。

而一个相反的例子,网通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AVS进行IPTV试验,并明确表达了对AVS的支持,大大刺激AVS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在快速进步的社会条件下,一个技术本身的先进与否并不是检验其能否被用户接受的唯一标准。无论是863这样的国家研发项目,还是大学的教学科研项目,都应该尽早吸引技术的实际应用者参与,得到来自真正实践者在实际环境中的反馈,只有这样的项目才更有生命力。

上一篇:联想笔记本创“逸”生活,“5朵金花”引领冬季... 下一篇:匹配奥运的稳定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