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实施BPM

时间:2022-07-23 11:47:17

浪漫的婚姻要先经历繁琐的流程才能最终步入洞房,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流程的处理。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流程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繁多、复杂,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企业对流程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整合企业的有效资源,如何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优化,如何最大化企业效益?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经济和信息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

BPM应运而生,并且正在成为当前引领潮流的解决方案。事实上,BPM即便在欧美发达市场上,也是一个全新的理念。BPM从来没有大肆进行过宣传,但是,越来越多的评论家都认为,BPM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必然趋势。

什么是BPM

1990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MIT教授Michael・Hammer提出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历经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流程的持续改进(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简称 BPI)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提出了阶段性重组BPR和持续改进BPI相结合的做法,并发展出了流程运作的一套体系,来根据业务环境的变化,推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整合集成及协作机制,称为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简称BPM)。

实际上,BPM尚未形成统一的方法论,在不同的自然科学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即使在IT领域,供应商对其定义也不尽一致,他们根据自己的产品重心,而赋予了BPM一个适应自己产品特征的说法,而这也将阻碍BPM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良性运转。

抛开各个供应商的定义不谈,只要提及业务流程管理,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工作流(Workflow)技术。然而,工作流并不是BPM的全部,作为一个体系化的解决方案,BPM的范围覆盖了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如生产、销售、物流、财务等企业经营活动,甚至延伸到供应商和经销商,其内涵也更丰富,包括:BPA(业务流程自动化)、BPR、BPI(如图1上层所示),而工作流只是“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某种意义上说,它是 BPM的核心,在BPM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图1 以EAI和Warkflow为核心的企业级BPM解决方案架构

BPM的特点及企业级构架

尽管很多供应商可能对BPM作了不同定义(这也是BPM的最大障碍――没有统一的方法论),但是大部分都认同BPM为企业提供了定义流程、执行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能力,具体包括:

1)涵盖多种应用程序;

2)处理动态的流程规则和变化,而不只是简单的静态数据流。

以上的两个特征,充分体现出BPM的两个重要技术特征:EAI和工作流。“涵盖多种应用程序”正是要求对各种企业资源的整合集成;而“处理动态的流程规则和变化”正是工作流技术的具体反映。

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EAI和Workflow为核心的企业级BPM解决方案架构。

EAI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它打通了企业内外的原本孤立的数据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为整个企业实施BPM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采用工作流技术,可以完成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实现了BPA,同时,它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监控,实现了BPR和BPI,最终为企业提供规范化的业务流程,确定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BPM领域的供应商有的是由早期的工作流厂商发展而来,如Staffware公司(现已经被Tibco收购);有的由早期的EAI提供商发展而来,如Tibco。而这又从一定角度说明BPM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正是由工作流技术和EAI构成。

从产品研发的角度讲,BPM包括6个部分,从基础到应用分别为:开发语言(BPEL、Java等),BPM服务器(包含EAI/BPM平台产品),BPM工具(包括用户接口工具、过程建模工具、软件需求工具等),BPM套件,BPM知识架构,BPM系统及其应用。

抛开BPM供应商的历史渊源,从其偏向的技术架构来讲,又可以分为两个阵营。其中之一是以阵容强大的IBM、Microsoft、Oracle等为代表的基于BPEL(业务流程执行语言)标准的架构,倾向于在SOA环境中集成Web服务来实现功能模块,易于实现端到端的流程。

另一类是纯BPM软件供应商,比如FileNet、Fuego等,其软件架构由工作流演进而来,在需要将人力工作流集成到流程模型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他们的SOA、BPEL方面比较薄弱,很少用来描述端到端的流程。

BPM的企业实施建议

对于面临流程改革的大中型企业而言,实施适应当前需求,而又具有方便的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的BPM系统,是一个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么如何评价一个BPM产品,又如何去实施一个BPM系统呢?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先要从企业高度确定对BPM的需求有多大。一个解决方案的成功案例只是一次具体的实施应用,同样的方案未必适合另一个企业,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文化。ERP的潮流充分说明,IT产业的变革盲目不得。BPM尽管在众多的企业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实施之前,仍然需要企业决策层对当前业务流程全面分析,确实需要实施BPM后,方可进行BPM产品的选型。

第二,需要统一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即所有的业务流程都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建立和,从而有效避免了不同管理项目建立的管理体制之间产生冲突。

第三,建立一套统一的业务流程描述语言,使所有的业务人员使用统一的方式来描述业务流程,避免各行其是,各说各话,如此才能描述出一套没有断点的、完整的业务流程。

第四,建立一个业务流程管理部门。要做到第二点和第三点的要求,建立一个站在企业全局高度,进行业务流程维护管理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其职责主要是: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应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和描述语言;在流程发生变更时,统一各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协同工作,以顾全大局;建立业务流程的规范审核制度;通过管理信息化来固化业务流程,避免管理和流程之间的脱节等等。

第五,建立自己的BPM团队。这里建议企业用户在使用BPM产品的同时,建立自己的BPM实施小组,跟随供应商的实施过程,从中进行学结。对于二次开发的功能模块,可以加入自己的开发力量,这样,逐步积累,将会形成自己的BPM组织,为企业在全局高度进行业务流程持续改进,充分发挥BPM系统的功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六,重视人的因素,重塑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BPM管理的不仅仅是流程,多数情况下,还要求改变人的习惯,而这也将带来企业新的管理理念的产生。因此,在BPM实施的过程中,要对人的思想和意识进行关注,避免抵触情绪影响BPM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第七,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实施BPM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企业有意识地不断自我完善,对流程进行不断优化,从而才能获得实施BPM所带来的效益。

目前,很多大中型企业在实施BPM的过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更多的供应商也正在涌入BPM市场,同时企业客户也在不断增加,BPM的前景一片光明。我们期待着BPM统一方法论的形成和架构的不断成熟,这将推动BPM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为供应商和企业用户来带双赢的局面。

上一篇:清点人数之设计 下一篇:Web2.0时代软件开发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