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

时间:2022-07-23 08:42:43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日益呈现规模,而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承接工程项目的条件越来多,特别是近年来,施工企业间竞争已由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到价格竞争,致使招投标的价格越来越低,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压价让利,甚至为中标不惜以低于工程成本价作为投标报价,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增强财务管理,挖掘企业的潜在力,保证企业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生产的流动性、施工生产的单件性、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是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企业在资金管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与其他企业具有不同之处。其财务管理牵涉工程投标、建筑生产、材料采购、竣工结算等多个环节。通过核算、分析、对比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费用。从此可以看出,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来综合规划的,它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

二、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的本质就是谋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途径是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具,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综合价值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因此,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谋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本质的必然要求。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加强管理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方针,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加强企业管理,完善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选择。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发挥财务的监督控制职能,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般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人工预算制度、材料费用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及款项审批支付制度、投资筹资的申请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的审批报销制度等、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完善这一系列的申请审批报销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尽量开源节流”。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制度实质就是要控制人的贪婪的源头,遏止住这些贪婪的机会。控制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做好财务管理内部的控制制度建设,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

(二)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课题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用制度规范成本核算的内容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是成本控制取得预定效果的基础和手段。一是公司要与项目经理签定成本核算的考核目标。项目经理应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施工成本算管理制度,并保持自律,不利用职权干扰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项目成本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管理部门上报审核,掌握工程施工进展情况,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公司以计划成本作为对项目部成本降低和超支的考核、控制目标。二是准确把握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重点。其主要管理点:首先加强材料费管理,做好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必须有效控制材料费用的支出,才能降低工程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施工企业耗用材料品种繁多,加强材料物资的管理,严把材料采购、入库、管理,出库、使用环节,做到材料采购按计划,保质量,管理有方法,消耗按定额。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定期对材料进行实地盘点,随时掌握库存数量,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材料消耗不得超过内部消耗定额,对超出定额标准的一定要查清明原因。其次加强人工费管理,做好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降低其他费用。合理安排好施工作业面,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严格按定额任务考核计量和结算,实行多劳多得。在施工中,要做到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节约人工成本。最后加强机械费的管理,做好各项费用成本的有效控制。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浪费,按用款计划认真核算,控制范围,严格审批。机械设备实行租赁制,严格设备租赁管理和奖赔制度,加大设备使用率,提高设备完好率。

(三)加强资金结算的功能建设,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

如果要比较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结算的职能,其前提就是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在资金流转中尽可能地减少资金占用,运作好沉淀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于现金的管理施工企业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包括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结算中心根据这些规定控制整个企业的现今缴纳和使用情况。此外,作为施工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去把握和调配整个企业的资金,协调好各个项目间的资金利用,防止资金使用中的障碍和效率低下现象。

总体而言,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运作的各个阶段,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施工企业的一些其他活动比如投标招标、投资决策、资金运营等都跟财务管理密不可分。因而,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关乎整个施工企业的生死存亡。

上一篇:浅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下一篇:现金流量表快捷编制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