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2-07-23 02:29:04

行为学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人本意识的加强,要求环境设计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社会和文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对空间行为理论中的微观空间行为、中观空间行为、宏观行为空间的初步探讨,特别是对微观空间行为中个人行为的重点阐述,研究了这些大众行为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行为学;环境设计;运用

收稿日期:2011-06-21

作者简介:王凯(1963―),女,河南新乡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设计、施工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24-02

1引言

人生活在环境之中,环境为人所设计、营造和使用,因此,无论社会人工环境还是自然环境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物质环境是人日常接触的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总和。重视物质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有关的实例和记载很多,中国古代朱子就提出过“居气论”的论断;《鲁班经》也曾认为“二家不可门相对,必主一家退;开门不得两相冲,必主一家凶”,迷信的外衣却包含有“私密性”这一重要的环境心理概念。伴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同时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以及人们环境意识和人本意识的加强,使用者要求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呼吁环境改善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求环境设计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社会和文化需求。

在环境设计中,如何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如何使环境设计具有较高深的文化品位,如何把这些虚无缥缈转化到软、硬质景观环境的物质形态中去,这就需要把行为学应用到环境设计中去,从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中去寻找答案。下面是对行为空间中的微观行为空间、中观行为空间和宏观行为空间[1]理论研究得出的一些指导环境设计的方法。

2行为空间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2.1微观空间行为及其应用

微观空间行为包括人本能生理需求的个人空间和社交时涉及的人际距离两方面,微观空间行为在环境设计中运用较多。

2.1.1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人占有的围绕自己身体周围的一个无形空间。个人空间如受到别人干扰,会立即引起下意识的积极防范动作。当个人空间未扩大到固定的围合构件所限定的范围时,它是随人身体移动而移动的[2]。关于个人空间,每个人都有亲身体验,人乘公共汽车,不挤时总找个单个空位就坐;顾客在餐厅中总是尽量错开就坐;而在公园中,只要有空位,游人就不会夹在两个陌生人中间。个人空间起着分隔个人的作用,以便个人在空间中保持各自的完整性不受侵犯;同时个人空间使人际间的信息交流处于最佳水平――相互越接近,从对方接受到的感觉信息就越多。为了减少信息过多所产生的压力,人需要在自身周围保持一定的空间范围。从心理学家的实验中得出结果表明:个人空间前部较大(约为1.3m),后部较小(约为0.8m),两侧最小(约为0.5m),即从侧面更容易靠近其他人[3]。

2.1.2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指人在交往中人际间所保持的距离,人类学家霍尔(E.Hall)把这种距离归纳为4种,不同种类的人际距离具有不同的感官反应和行为特征,反映出人在交往时不同的心理需要。

(1)亲切距离。这个距离是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距离,只有双方同意才能如此,有很大程度身体间的接触,视线是模糊的,声音保持在说悄悄话的水平上,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气味等。这一距离主要用于格斗、亲热、抚爱等行为,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处于这一距离时会使人感到严重不安。

(2)个人距离。与个人空间的范围基本一致,一般用于亲属、师生、密友之间。在近距离可以握手言欢,促膝谈心,言语声音适中,眼睛很容易调整焦距,观察细部质感时失真较少。

(3)社交距离。接触的双方不扰乱对方的个人空间,能看到对方身体的大部分。观察表明,熟人出现在这一距离内,坐着工作的人可以不打招呼,继续工作而不致失礼。若小于这一距离,对于熟人,便会相互致意,对于陌生人,则会招呼发问。

(4)公共距离。这一距离主要用于演讲、演出和各种仪式,此时所发生的行为与其他距离相比有较大差别:不仅声音提高,而且语法正式、语调郑重,在远距离时连手势和身姿也有所夸大。

将这些距离总结如表1。

表1距离与交往

2.1.3微观空间行为在景观中的应用

微观空间行为概念主要用于解释公共场所中人们的就坐习惯,例如,在外部公共空间中,为了保持这个空间,人们喜欢坐在角落或边界明显处,因此把座凳设计成凸出或凹进的式样而避免直形,方便个人就坐休憩或面对面谈话,同时能移动的座凳可组成灵活布置,有利于群体交往,这样会更受使用者的欢迎。

人际距离可作为设计环境小品和不同的交往空间时的依据。如在公园等外部公共空间中,用于交谈的设施就应符合个人距离、亲切距离及社交距离中的近距离的要求;而公共距离则可作为旁观时的最小间隔――不少人尤其是老人和妇女,偏爱从这一距离旁观他人的活动。人际距离还表明,人利用空间进行交往时,具有多种需要。因此,在公园等场合,座椅布置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才能满足不同活动和不同人际距离的需求。

2.2中观空间行为及其应用

中观空间行为是指人的相互依赖性和对参与交往活动的一种空间需求行为。包括家庭与邻里两个层次[4]。从人的群居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多数住宅均成团、成组出现,相互有个照应,给人们以同属于这一组团的感觉,由此形成组团式住宅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原始部落中就出现了,农业社会中的村落,现代城市里的邻里街坊为这种集团式的家庭基地。我们这里只讨论邻里这一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归纳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其次的安全需求;再其次的被尊重需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需求是从低到高发展的,只有在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层次的需求发展。好的邻里关系和环境能使居住区里的居民感受到安全感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社交需求,从而带来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为此,居住区的环境对邻里住户而言,是一处理想的场所,在居住区合适的安排面积充足 的交往场所配置设施齐备的硬质及软质场地,可吸引邻里住户走出居室,参加公共活动,从而增进邻里住户间的交往,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此外对植物、围墙和小品设施的配置恰当处理,也可以增进视觉效果,满足居民的安全感和私密性的要求。在这种空间活动范围的行为通常有一种误解,以为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远离人群的地方,而实际上,最吸引人的往往是人群的自身活动,人们最喜欢去的是那些行为活跃、人群密集、会晤和交谈最多的地方――这就是自我聚集行为。当各种人群为了交流信息和刺激在乔木下聚集时,还表现出一个强烈的行为特点――人群的分离性。根据行为的聚集和分散特性在这种行为空间安排适当的活动设施。

2.3宏观行为空间及其应用

宏观行为空间是指人离家出走到城市的某个或某些地方的行为。宏观行为空间研究的离家活动范围、活动模式、出发地与目的地调查及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这些对环境的具体设计没有什么大的指导作用,但对我们在是否在该地或在何地设置环境景观却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以主题公园为例加以说明,自美国1955年的Walt Disney 构造的迪斯尼乐园为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蓬勃发展。那么是否所有的城市都有条件发展这样的主题公园呢?以我国深圳为例,深圳、东莞、惠州市的居民经常离家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深圳,且这3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已达600万人(1993年),另外,深圳属于高消费高收入地区(1993年深圳职工人均工资7 947元),人们有能力也乐于进行高消费[5]。因此深圳的主题公园1993年前后接待了311.53万游客,营业收入1.538亿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1992年开业的昆明云南民族村,总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可当年门票收入仅630万元,1993年仅691万元,扣除1年200多万元的开支,远远不够支付利息,更谈不上还本赢利了,昆明云南民族村的失败,重要的一点是对城市居民的宏观行为的认识不足:人们不乐于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出游。云南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人均收入不高(1993年职工人均工资3 803元,相当于深圳的47.85%),人口不过362.87万人,且交通不是很发达,所以其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3结语

专家学者对微观行为空间的研究远远多于中观空间行为和宏观行为空间,因为微观行为空间对环境设计能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而且宏观空间行为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3者之间却是一个互为依托的关系,只有在宏观空间行为方面有所把握,同时依据对中观空间行为和微观行为空间研究设计出合理、完美的环境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高层次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金路.中国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以人为本”[J].中国园林,1999(6):41~43.

[3] 诺曼・K・布里.风景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4]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可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 保继刚,楚义方.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合肥市环城水系水质评价与现状分析 下一篇:梨树栽培管理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