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拔甲后原位覆盖的换药法

时间:2022-07-23 02:03:3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445-01

【摘要】目的将损伤的甲板原位覆盖在创面上,使换药时减少对甲床的再次损伤并减轻疼痛,利于甲板和甲床的再生和恢复。方法将34例指、趾损伤的患者均进行甲板原位覆盖并进行观察。结果34例只有例换药时有轻度疼痛伴少量出血和轻度感染,其余患者效果均优于原始的凡士林纱布包扎,无疼痛、无出血,甲床恢复良好。

【关键词】指、趾甲甲板、原位覆盖、换药

指、趾甲外伤在门诊外科很多见,这类损伤常伴有末节指、趾骨骨折,甲床裂伤及指、趾甲脱落,按以往的习惯和方法是:常规处理拔甲 、甲床缝合后以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这样换药时易撕裂甲床致使创面出血。剧痛甚至创面感染而造成甲床组织畸形愈合,不但影响指、趾甲的美观,有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行走。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我院门诊外科因外伤所致指、趾甲床损伤伴指、趾甲脱落的患者术中将原甲板原位覆盖于创面并行边缘简易缝合固定,疗效良好。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14―55岁,平均年龄26.3岁。其中10例伴有末节指、趾骨骨折,甲床损伤的原因:压伤15例,撕裂伤12例,爆炸伤7例,就诊时甲盖完全脱落10指、趾,不完全脱落24趾。

1.2 方法:在指、趾根阻滞麻醉下,先彻底清理创面,修整缝合甲床,伴有骨折者给予克氏针固定,将拔出的或自行脱落的指、趾甲用0.2%碘伏浸泡2分钟,取出后在甲板中央 开0.2×0.2mm2―3个孔,再将甲板回置覆盖并缝合固定于甲床上,最后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术后次日换药连续三天。

换药时可经小孔滴入0.2%碘伏液消毒甲床,三天后2―3天换药一次,2周后将甲板固定线拆除原甲板自行脱落。

1.3 结果本组34例病例观察。其中只有一例轻度疼痛,甲床出血少许伴轻度感染。平均愈合时间为14天。

2 讨论

指趾常因砸伤、撕裂伤、爆炸伤其原因引起甲床不同程度的损伤,而指趾甲的再生依赖于良好的甲床护理,甲床在机能上分为生长基质和不育基质,前者位于甲根和半月区,其生长层极厚,繁殖活跃,该区为指、趾甲生长区,严重损伤时导致指、趾甲缺失,后者又称模板区位于甲床下方,提供指、趾甲向远端生长的轨道,起指、趾甲铸型的作用。在临床上我们的观察指、趾甲原位覆盖受损甲床,为甲床提供了一层保护屏障,隔断了创面与敷料的粘连,保护甲床面新生的上皮免受损伤,消除了换药的疼痛和出血,同时也为甲床提供了湿润的愈合环境,减轻病人的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另外,指、趾甲原位覆盖能防止甲上皮与生长基质发生粘连而影响甲床新生[1]原甲板形态与甲床吻合,减小了甲下空余,保持甲床的光滑平坦,利于晚期指、趾甲塑形。在甲板中开孔利于甲下引流的同时也利于换药时由孔流进消毒剂,以便于预防和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

[1] 耿晓鹏,尹培荣,马庄荣等,原甲板回置用于甲床Ⅰ期损伤修复〔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⑷:300―302.

作者单位:753000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上一篇:病案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相关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