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的学科渗透

时间:2022-07-22 10:57:37

浅谈地理教学的学科渗透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其他学科是构建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基础,已经与地理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科渗透,不但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策略,而且还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知识渗透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突出个性,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将初中地理与其他学科间渗透的结合点、交叉点予以阐述。

1.英语在地理中的渗透

在教学经纬度、经纬网时,对于东西经、南北纬的符号,学生难记易混,我便教读学生几遍单词 :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或者将四个字母组合成单词“news”( 新闻 ),学生很快就明白这几个符号原来就是这每个单词的头个字母,并且迅速记住。当还有少数学生仍不够明确时,又提醒大家,物理课上看到的磁铁,N表示什么?S又表示什么?这时大家就都记的住了。此外,在讲解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和概念时,充分利用教材附录中的中英文对照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学在地理中的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巧借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应用能力。初中地理计算主要包括:

2.1 比例尺计算:主要内容: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记为“大小详、小大略”)。③两点间距离计算 :在比例尺地图上: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2 相对高度计算:在等高线地图上,两点间或陡崖相对高度:公式:(n-1)d ≤H<(n+1)d (n为两点间或陡崖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3 温度计算: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约6摄氏度。公式:T=(H1000)×6 (H为两地相对高度,T为两地温差)

此外初中地理教材中配备了大量的统计图表,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这些图表提供的数据是说明地理问题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问题的能力。

3. 语文在地理中的渗透

在许多语文知识中隐含的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在地理中渗透语文知识既增加趣味性、探究性,又可提高文学修养。

3.1 诗词歌赋、名家名篇。例如:“橘生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说明淮河南北气候的差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让学生在体会诗句的意境中去勾勒诗句所描述的地形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揭示了地球自转的规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表达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规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诗句中包含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特点、影响范围的知识。

3.2 谚语、成语、顺口溜(口诀)、谜语。①谚语:如农业方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业季节性)。水文方面:“百川归海”(海陆间水循环)。气象方面:“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春旱严重)。②成语:如为了区分天气与气候分别用一些描写天气与气候的成语如“大雨倾盆”、“四季如春”。再如有关省区简称的成语,“秦晋之好”、“得陇望蜀”、“黔驴技穷”等。③谜语:如在学习34个省政行政区时,让学生进行谜语竟猜:船出长江口(打一地名)―上海、欧洲停战(打一省会)―西安、碧波万顷(打一省名)―青海、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久雨初晴(打一省会)―贵阳、银河渡口(打一地名)―天津等。

4. 化学在地理中的渗透

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化学作用的结果。比如岩石的风化、喀斯特地貌形成,以及当今世界突出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如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都与化学有关,如果教师适当应用化学知识加以讲解,会使教学难点浅显易懂。例如,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O+CO2= Ca(HCO3)2.此外,利用化化学手段和工艺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最重要的途径。

5.物理在地理中的渗透

很多地理规律中渗透着物理原理,借助于物理学科中的光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知识可以解释某些地理现象。如通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差异解释同纬度海陆气温的不同及季风气候的成因;根据气温和气压的关系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根据地月吸引力解释钱塘江潮的形成;通过“不同介质对波传递的影响”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

6. 地理与历史的渗透

进行史地知识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任何历史事件必然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任何一个地域,必然有它的过去、现在,地域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历史把这一地域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讲到世界人种和语言分布时可联系西方列强的贩奴史和殖民史;讲到第二亚欧大陆桥时可联系古代的丝绸之路;讲到 “中国土地资源保护”时可联系古巴比伦王国的兴废;谈到城市布局,工业分布不禁要联系到工业发展史;提到中东石油就自然联系时政中的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及当今的石油贸易等。

总之,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对地理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吸取新的科技信息,特别是知识交叉点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钻研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交流,努力熟悉地理与其他学科知识规律上的个性和共性,使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向广博和精深方向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 下一篇:浅谈“杂工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困惑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