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童装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2-07-22 09:49:21

织里童装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织里在历史上因织造兴盛而得名,史料中有“遍闻机杼声”的记载。从早期的家庭小绣品发展而来的织里童装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如何加快提升织里童装产业的层次,实现从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产业现状

纵观织里童装产业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起步阶段。生产、加工户不多,没有正式厂房,设备大多是家用缝纫机,制作工艺简单,是典型的家庭作坊。(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阶段。生产加工户明显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原先分散在各村的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纷纷向镇区迁移,与之相配套的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加快,销售网络迅速扩展,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格局。(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1年为壮大阶段。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并吸引了不少镇外、市外和省外的生产经营户加盟,生产设备纷纷更新,中高速工业缝纫机全面替代了家用缝纫机,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已逐步重视品牌、规模、质量和管理,织里童装产业及专业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形成和确立。(4)2002年以来已转入提升阶段。2002年织里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童装名镇”,2003年又被中华商标协会确定为中国童装商标,童装业逐渐成为织里的一大支柱产业,不少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经历20多年的艰苦创业,已逐步向工业园区和标准厂房集聚,并形成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涌现了益华、今童王、赛洛菲等一批童装生产经营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注重产品设计和研发,已成为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努力的方向。

目前,织里镇有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5700多家,拥有中高速缝纫机近10万台,从业人员12万人。其中拥有缝纫机台数在20~30台之间的生产经营企业(户)1600余家,占28.07%,50台以上的有600余家,占10.53%,100台以上的有100余家,占1.75%,2006年规模以上童装企业(户)已达21家,全镇童装产量3.2亿件(套),占国内市场的份额近1/4左右,销售产值70余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32%。童装市场辐射全国28个省市117个大中小城市,以及法国、西班牙、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旺季日客流量达3万多人,日销售童装30万件(套),年生产经营童装规模居全国之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童装制造中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全镇5700家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中,生产经营规模在20台缝纫机以下的有3400余户,占59.6%,户均年销售收入122万元,年产童装5.6万件(套),龙头企业偏少,核心竞争力不强,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绝大部分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以面向内陆农村和批发市场为主,生产规模较小,自我定位低,整体档次不高。在面料选择、辅料采购等方面,都以低档价廉为主,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设计研发能力缺乏。织里童装产业总体上创新研发设计能力薄弱,大部分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没有自己的专业设计人员,不注重产品设计的开发投入,品牌意识淡薄,仿制产品较多,缺乏一批在业内获得广泛认可、叫得响的自主品牌。

4.组织管理水平落后。织里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基本上是家族式管理、夫妻档经营,老板既是总经理,又是销售主管、设计总监,没有细化分工。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上,5700多家的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中仅有3家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工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普遍存在生产、仓储、生活“三合一”现象,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5.市场营销方式单一。织里大部分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由于规模较小,产品营销方式主要以等客户上门采购为主,自己没有销售主动权,生产处于被动状态,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加上产品多数走“地摊市场”而非进商场,主要依靠批发定量而不是精品入柜,没有自己专设的营销机构,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网点。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织里童装业要积极实施规模型、集约型、科技型、品牌型、外向型战略,着力培大育强,完善服务平台,创建区域品牌,增强创新能力,积极拓展市场,鼓励对外贸易,通过加快规模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推动产业内部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把织里打造成为全国品牌童装的先进制造中心、引领童装潮流的设计中心和国内童装的营销中心。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围绕培大育强抓提升。一是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一批。加快出台织里童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童装大企业的培育力度,尽快形成童装龙头企业板块。同时,做好扶持政策的配套,把政府有限的资源向规模较大的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倾斜,在政策支持、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进一步激发经营者做大做强做精的积极性。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鼓励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开展产权招商,着力拓宽招商渠道,提供相对优惠的引商条件,力争引进一批国际或国内知名童装企业,以带动童装产业层次的提升。三是通过企业联合,做大做强一批。积极探索企业合作、股份经营的路子,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优质资产为纽带,以品牌资源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品牌延伸等办法,鼓励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形成一批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四是通过以大带小,梯队发展一批。针对目前织里童装企业面广量大的实际,通过政府引导和发挥童装商会的作用,加强大、小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引导小企业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参与产业链、经营链上的分工,走专、精、尖发展模式,提高为大企业配套的能力,积极加入大企业的生产营销网络,实现童装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合作,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为纽带、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的网络。

2.围绕产品质量抓提升。一是增加科技含量,注重质量意识。要着力提高童装企业的自行开发设计能力,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力求体现企业自身的创意和个性特色,以质量为中心,提升科技含量,更新机械设备,增强织里童装产业的竞争力。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打响织里品牌。积极培育名牌产品,给予名牌产品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打品牌、上档次。引导“珍贝、今童王”等一批企业利用现有的品牌效应,影响带动其他企业创好品牌、用好品牌。充分发挥织里“中国童装商标培育基地”这一优势,创造条件,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国家级著名商标。同时,要进一步营造氛围,通过召开童装发展研讨会、新闻会、举办中国童装博览会,以及开展“十佳龙头企业”、“十佳品牌产品”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织里童装的知名度,打响“中国童装之都”这块大品牌。

3.围绕自主创新抓提升。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倾斜,依托一批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影响推动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着力提升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设计创新能力,每年开展“十佳设计师“评选活动,建设一支强大的设计师队伍。二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大胆改革传统生产模式,从单件制向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发展。积极开展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合作,推出多种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加快营销模式创新。在重点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中推行虚拟经营,把资源都集中在高端研发和终端推广两个模块。在高端研发方面,设立流行设计中心,开发时尚的服装款式;终端推广方面,对市场活动进行整体规则,致力打造品牌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地产品的认同。大力推广托管营销模式,通过和国内知名的品牌童装推广机构的合作,加快织里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的品牌化营销。

4.围绕人才素质抓提升。要提升童装品位,提高产业层次,首先,要提高童装生产经营者的素质,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讲课等形式,增强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其次,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建立起良好的劳资关系,加强对员工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再次,要积极引进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童装企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设计人员要大胆引进,并注重吸收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5.围绕规范管理抓提升。一是培育现代物流,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织里的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要着力引导其调整经营组织机构,剥离低效的物流环节,减少中间环节;注重培育几家上规模的原辅材料配送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减少生产企业物流自我服务比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与此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消除各种障碍,严厉打击织里联托运市场内各种欺行霸市的违法行为,促进物流企业文明经营。另外,还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童装设计中心、信息中心、检测中心和“中华童装网”等公共服务平台,为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提供更多更新的服务。二是加强市场引导,扩大产品外向度。一方面,可通过引进外资,千方百计“请进来”,让更多的外来童装企业加盟织里,使他们成为壮大童装产业群不竭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还要积极“走出去”,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在进一步拓展国内童装市场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申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将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三是利用经济手段,实行限小限劣。针对部分童装生产经营企业(户)无证无照、偷税漏税、产品伪劣、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通过提高准入标准、规范工商、税收管理等经济手段,加快生产经营模式转型,促进织里童装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湖州市吴兴区区长)

上一篇:我省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下一篇:杭州块状经济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