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感染标本中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时间:2022-07-22 09:42:44

临床感染标本中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摘 要 目的:了解真菌的感染情况,分析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96株医院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两年来检出真菌296株,医院的真菌感染率0.53%;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检出178株(60.1%);主要感染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其次是肿瘤内科;主要存在部位是呼吸道63.5%,其次是尿液31.8%。药敏结果显示,临床真菌对四种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均>80%,其中两性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达97.9%,因此两性霉素在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首选抗真菌药物。结论:真菌的感染是各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临床上应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及接受侵入性治疗患者应加强病原菌监测,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医院真菌感染。,对于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及接受侵入性治疗患者应加强病原菌监测,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分布特征 分析 敏感率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分布特征 分析 敏感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3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3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临床真菌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致病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致使感染难以治愈。为有效控制医院真菌感染,对2009年8月~2011年7月检出的296株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临床真菌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致病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致使感染难以治愈。为有效控制医院真菌感染,对2009年8月~2011年7月检出的296株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菌株来源于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患者的痰、伤口分泌物、中段尿、血液、胸腹水、咽拭之、粪便等各类标本。

菌株来源于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患者的痰、伤口分泌物、中段尿、血液、胸腹水、咽拭之、粪便等各类标本。

质控菌株:白色念珠菌ATCC64548、ATCC64550,购自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质控菌株:白色念珠菌ATCC64548、ATCC64550,购自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细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及结果判读: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I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判读标准按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判读结果,抗真菌药物纸片均购自丹麦Rosco公司。

细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及结果判读: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I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判读标准按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判读结果,抗真菌药物纸片均购自丹麦Rosco公司。

统计学处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WHONET5.4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WHONET5.4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结 果

感染部位:296株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188株(63.5%)、尿液94株(31.8%)、血液4株(1.4%)、脓液及分泌物6株(2.0%)、白带4株(1.4%)。

感染部位:296株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188株(63.5%)、尿液94株(31.8%)、血液4株(1.4%)、脓液及分泌物6株(2.0%)、白带4株(1.4%)。

科室分布:296株医院真菌感染患者中,呼吸内科144株(48.7%)、肿瘤内科44株(14.9%)、神经内科12株(4.0%)、肾内科24株(8.1%)、泌尿外科20株(6.76%)、中医内科20株(6.76%)、其它科室32株(10.8%)。

科室分布:296株医院真菌感染患者中,呼吸内科144株(48.7%)、肿瘤内科44株(14.9%)、神经内科12株(4.0%)、肾内科24株(8.1%)、泌尿外科20株(6.76%)、中医内科20株(6.76%)、其它科室32株(10.8%)。

人群分布:从年龄分布看,0~30岁1例(0.3%),30~60岁26例(8.8%),60岁以上269例(90.9%)。

人群分布:从年龄分布看,0~30岁1例(0.3%),30~60岁26例(8.8%),60岁以上269例(90.9%)。

菌种分布:分离的296株真菌中,其中白色念珠菌178株(60.1%),热带念珠菌46株(15.5%),滑念珠菌44株(14.9%),光滑念珠菌22株(7.4%),其它6株(2.0%)。 菌种分布:分离的296株真菌中,其中白色念珠菌178株(60.1%),热带念珠菌46株(15.5%),滑念珠菌44株(14.9%),光滑念珠菌22株(7.4%),其它6株(2.0%)。

真菌的药敏试验:临床分离的296株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见表1。

真菌的药敏试验:临床分离的296株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见表1。

讨 论

讨 论

深部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人体皮肤、黏膜中亦可检出,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外来因素作用,使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或保护屏障受损时,真菌则会乘虚而入或超常繁殖引起机体真菌感染[1]。从统计结果看,两年来共检出真菌296株,真菌的感染率0.53%,院内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0.1%),与国内其它报道一致[2]。主要存在科室是呼吸内科,其次肿瘤内科,主要感染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90.9%,原因是呼吸内科及肿瘤内科的患者大多患有各种基础疾病、用过多种抗生素、化疗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进行过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另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生理防御功能减退、免疫功能差及抵抗力低,也是容易感染真菌的主要因素。存在部位是呼吸道及泌尿道,因此要加强对这两个部位的护理和观察,特别是在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按院感要求进行消毒,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的发生。

深部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人体皮肤、黏膜中亦可检出,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外来因素作用,使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或保护屏障受损时,真菌则会乘虚而入或超常繁殖引起机体真菌感染[1]。从统计结果看,两年来共检出真菌296株,真菌的感染率0.53%,院内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0.1%),与国内其它报道一致[2]。主要存在科室是呼吸内科,其次肿瘤内科,主要感染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90.9%,原因是呼吸内科及肿瘤内科的患者大多患有各种基础疾病、用过多种抗生素、化疗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进行过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另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生理防御功能减退、免疫功能差及抵抗力低,也是容易感染真菌的主要因素。存在部位是呼吸道及泌尿道,因此要加强对这两个部位的护理和观察,特别是在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按院感要求进行消毒,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的发生。

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表1),临床真菌对4种真床真菌菌药物的敏感率菌>80%,其中两性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达97.9%,两性霉素在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首选抗真菌药物。尽管所测真菌耐药性不高,但真菌感染的危害性强,治疗难度大,因此,要重视临床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严格依据用药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同时,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以减少真菌的传染及耐药性提高。

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表1),临床真菌对4种真床真菌菌药物的敏感率菌>80%,其中两性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达97.9%,两性霉素在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首选抗真菌药物。尽管所测真菌耐药性不高,但真菌感染的危害性强,治疗难度大,因此,要重视临床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严格依据用药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同时,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以减少真菌的传染及耐药性提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娅娟,李恩泽,时萍,等.院内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80例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8):1028-1030.腥0例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8):1028-1030.

2 邓婕,吴京宇,宋洪涛.228例医院真菌感染患者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11):2369-2371.

2 邓婕,吴京宇,宋洪涛.228例医院真菌感染患者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11):2369-2371.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血清CRP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下一篇:AKA和CCP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