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要以哲学为支撑

时间:2022-07-22 07:34:31

大国崛起要以哲学为支撑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大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也写道:“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人类以理性为基础,以精神的“终极关怀”为对象,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现象与本质、理论与实践、量变与质变、此岸与彼岸之间的辩证统一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实践检验不断使真理和认知升华。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关系,形成以人为本,以民生为务,在实事求是基础上构建民主法治的政治架构、公众心理和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大国走向崛起必须具备的思维科学和理论基础。

指出:“哲学就是认识论。”事实上,每一种战略背后都有一种哲学支撑,在思维方式、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道德境界和人生理想等方面,哲学都有独特贡献。戴高乐曾说,在亚历山大的行动里,我们能发现亚里士多德;在拿破仑的行动里,我们能发现卢梭和狄德罗。从普通木匠成长为国家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在他哲学论著中说:“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哲学在国外成了普识教程。哲学是法国高中的必修课。学生参加高考,不论选哪个方向,都要考哲学。然而这些年在我国,很多人文社会学科成了冷门,哲学是冷门中的冷门。在过度急功近利的氛围中,整个社会增长最快的不仅是经济,还有种种欲望无边际地扩张着,甚至成为设计各种社会机制的基础。不唯是富豪阶层、中产阶级追求的目标,亦是有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们的行为取向。

美国某机构分析中国未来发展的报告说,中国经济虽然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但发展潜力的桎梏是人才,认为中国缺乏视野、能力、观念都超强的领军人物的人才储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本著作中强调:“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他们的论断绝非辩证的哲理,但至少可以提示我们,要认真检视一下社会的知识价值体系,反思一下以市场为取向的高校专业设置的弊端,省察一窝蜂跟着市场走形成的文史哲学科的生存危机,从而警惕“术”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形成思想领域出成果出大师的长远伤害,断然采取特殊措施保护文史哲等基础性学科,为社会、为国家、为未来培养和储备具有哲学思维的优秀人才。

国家和民族需要哲学,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能没有哲学的引领和照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各个层次的决策者都应当下功夫在自己的脚下撑起哲学的支架。

上一篇:世界顶级生态城市库里蒂巴 下一篇:世界贸易面临“绿化”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