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4 08:54:28

大国经济论文

大国经济论文篇1

内容论文摘要: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出现十大趋势,包括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等。论文关键词:区域发展趋势 一、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变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地区差距呈逐步缩小之势;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90年代,地区差距呈逐步扩大之势;第三个时期为2000年以来,变化不大。总体判断,目前的地区差距低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78年到2000年,反映人均GDP地区差距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3494减小到1990年的0.2658,然后扩大到2000年的03358。进入21世纪以来,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337左右。区域总体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差距和乡乡差距构成的。据测算,城乡之间的差距和乡乡之间的差距占区域总体差距的份额都各在40%以上。 造成地区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因素。地区差距既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综合反应,也是现实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差异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所处的阶段有关。 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另一方面,抑制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主要包括:(1)随着国家对地区差距扩大严重程度的日益关注,从发展战略和政策设计方面正在并将进一步出现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2)中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可以总结并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体制改革、机制设计、政策制定、模式选择、先进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3)东部地区的发展将更加需要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特别是东部对能源等基础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需求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部分产业的转移,都将为中西部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综合起来判断,未来20年中,地区发展差距仍将呈扩大之势,但是其扩大的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地区发展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但是,随着新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的落实,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中央对于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有可能缩小。事实上,多年来,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小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这说明,中央政府对于欠发达地区以往的支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只要政策适当且力度足够,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是有可能缩小的。 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国民经济长期高速持续的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我国加速城市化积蓄了巨大的力量。过去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的快速扩张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约2亿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农民从事非农生产和向城市的集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1980~2009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4%提高到391%,提高近20个百分点。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化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与世界上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目前,我国还有约8亿庞大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中心城市功能不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随着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城市数量将迅速增加,城镇体系将进一步发展,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大城市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据估计,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城市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将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大城市、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城市化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聚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而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 三、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由于城市经济活动的性质存在差异,城市在空间结构上往往存在着大中小城市共存的格局。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资源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分工的推进,在城市密集的发达地区形成大城市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都走过了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分散的中小城市向大的中心城市集中的过程。我国的人口密度,不太充裕的可利用国土,工业、信息业、服务业的迅速成长及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趋势,都决定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更适宜于大城市圈的发展模式。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基础实施的完善,运输工具的便利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心城市将不断壮大,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及其影响将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因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逐步形成。在未来大城市圈形成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关系将从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为主体的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市间形成功能和产业分工互补、共生共赢的形态转变,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圈将更具有城市群的形态。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大城市圈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将成为最具活力和实力最强的经济体系。 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城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胶东半岛、沈(阳)大(连)、武汉、渝蓉等大城市圈。这些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它们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四、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经过多年以来的改革,我国在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在垄断性行业中引入竞争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发挥作用的基点正在从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转向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创造与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和履行入世承诺的要求,政府将进一步减少对国有企业施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中央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努力和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力度的加大,使得地方保护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企业跨区域交流的障碍将进一步减少。这对于促进企业跨区域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经营活动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正在根据其全球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空间布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将在新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许多跨地区乃至跨国的企业集团。这些集团将通过跨地区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成为推动地区间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工与协作的重要主体。 五、网络型基础设施条件将进一步完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为便利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长期以来,包括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瓶颈状态,制约了区际间的经济联系和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以交通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供给方面的制约。由于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落后,高速的经济增长导致对交通运输大量需求不能充分实现。运输量的增长使得运输能力极度紧张,路网瓶颈现象加剧,对铁路运输能力实行严格的限额管理。90年代以后,国家把加强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重点,并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实行适度的投资倾斜政策,使得包括交通、通讯和电力等网络型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沟通区际联系的骨干通道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条件的空间分布仍不平衡。从交通来看,到2009年底,东中西部的交通运输线路综合密度分别是每万平方公里4482、2096和1424公里,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发展差距,东部和中部分别为西部的314倍和15倍。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东 部和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发展,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适度超前,网状的、高度系统化、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形成;全国各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完善和便利,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将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协调发展。 六、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逐步形成 由比较优势决定的产业的跨地区转移,是发达地区保持竞争力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达国家在继续加速向我国转移制造业的同时,服务业的转移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沿海地区和部分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变化,包括因可使用土地数量不断减少而导致的土地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等,还由于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沿海地区的产业将向内地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产业将向城市周边地区和中小城镇转移。长期来看,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不断加快。跨区域产业转移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将成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重要途径。 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在近期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 七、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有望形成新的格局 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协作范围的扩大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是毗邻地区加强合作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市场半径的日益扩大,我国跨行政区划的地区合作日益具有客观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各地日益感到开拓区外市场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自下而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动力因此而明显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展开,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在不断加强。今后10年到20年,全国由南到北有望形成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东北经济区构成的“四带一区”的经济协作基本格局。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同时,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地区和京津唐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合作也将进一步加速。区域合作的发展将对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以及跨行政区划的各类综合的和专项的规划提出强烈要求。 八、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正在加强,但地方保护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 地方保护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引起了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重视。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各种整顿市场秩序工作的开展,地方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我们所做的关于地方保护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是企业调查对象,还是非企业调查对象都认为当前地方保护与20年前相比有一定程度减弱;与10年前相比也有一定程度减弱。 然而,我们的调查还显示,目前地方保护仍然相当严重地存在着。我们的调查列举了两个方面、八大类共42种地方保护的形式和手段,调查发现,这42种保护形式和手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其中,程度最为严重的手段包括:(1)在企业招工方面,实行户口歧视;(2)向外地职员子女收取较高的费用;(3)不向外地职员提供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4)在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时,和在进行政府采购时,照顾本地企业;(5)打击本地生产的假货不够积极;(6)限制重要的技术人员流动,等。 另外,调查还显示,由于立法、仲裁和执法方面的原因,企业合法权益在外地通常受到各种各样的侵害,企业竞争缺乏公平的法律环境;烟草、汽车等产品还受到程度很高的保护。 总之,克服地方保护,建立全国统一市场,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九、中 央政府更加关注问题区域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有望加速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可以预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央政府将更加关注问题区域的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区域政策的重要而长期的目标。 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显著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随着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将日益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有望加快。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改观,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优势仍难迅速启动,制约因素(包括客观环境、体制、市场、配套产业等)短期难以弱化,再加上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将长期过剩,高端劳动力的供给能力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短期内难以迅速提高,使得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不一定具有优势,中西部地区在中短期内难以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求进一步创新、落实和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政策。 现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条件较好,生态容量较大,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技文化和教育力量突出,人的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可能产生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将日益加强 当前,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全球生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一些资本密集型(如钢铁、船舶制造)生产的相对过剩,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抬头之势。为更多地获得国际区域分工的益处和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各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发展和加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我国既定的长远战略。同时,重视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区域的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将被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也在积极探索和酝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已经设立,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日趋制度化,和中亚各国在政治、经贸、科技、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正在有效开展;中国和南亚的经济合作也开始活跃。因此,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迈向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崭新阶段。从空间上看,一个由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直至内地各开发区所组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沿海和沿边的对外开放边境环带也初具规模。向东、向北、向南和向西全面立体开放的总体趋势也基本明确。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加强将为我国各地区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和协作,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大国经济论文篇2

根据国际经验,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环比正增长即可宣告经济衰退期结束。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在经历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5.4%、2009年一季度环比增长-6.4%的惨淡之后,二季度实现环比增长-1.0%,降幅大大收窄,超出市场预期。据此,可以认为美国经济触底回升的基调已大致成型,很可能在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换言之,若一切顺利的话,美国经济最早将于今年四季度、最迟将于2010年一季度走出衰退。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二季度日本经济也实现了0.9%的环比增长,为5个季度来的首次增长。业界认为,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长是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出口的双重作用下达到的,但其复苏基础和表现并不令人信服,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几乎与此同时,有欧元区经济“双引擎”之称的德、法两国在二季度也实现正增长。此前两国均经历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但二季度两国经济同时增长了0.3%。此外,希腊、葡萄牙等国二季度也都实现了同步增长。而其他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经济仍在下滑,不过,它们距离正增长也并不遥远了。特别是,如果德、法三季度经济持续增长下去,由于在欧元区内部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基本上都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其余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自然也将逐步得到改善。 欧元区之外,英国二季度GDP较一季度环比下降0.8%,降幅明显大于此前市场预期的0.3%,这是英国经济连续第五个季度收缩,由此也使得英国经济复苏进程显著落后于欧洲大陆。 至于近年来经济一直高速发展的中国,判断复苏的标准与发达国家略有不同,主要看经济增速是否回归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即所谓的“保八”。在经历2007年二季度以来的增长连续下滑后,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显著高于一季度的6.1%,接近历年潜在增长水平区间下限。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8.9%,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了7.7%。因此,中国经济将率先实现复苏,并且复苏势头将比日本、欧元区更为强劲。 据此,大致可以判断,当前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目前都处于经济复苏的上升通道,只不过在顺序上存在差别:先是中国,接着是欧元区和日本,最后是美国和英国,将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复苏先后顺序。而这种趋势变化对于能源领域也将产生相应影响。 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将推动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逐步反弹。全球经济即将整体复苏的预期,为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反弹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最新证据是,国际原油价格在70美元左右连续徘徊了5个月后,10月中旬开始大幅攀升,一度冲破80美元关口。这其中固然有美元贬值的因素,但从一个中长期视角来看,也可视为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所发出的强烈信号——因为几乎是与此同时,反映美国实体经济的道琼斯指数也重新登上了1万点大关。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节奏的这种不同步性,又势必对各种能源的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互动也将随之激活。其中,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将激励全球传统能源(如原油和煤炭)需求和供应回升。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原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并日渐成为全球重要的原油和煤炭进口国。此外,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引擎,中国经济增长也将随之拉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复苏,特别是中国周边的一些东亚经济体,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对其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增加。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直接受益的除了俄罗斯、中东等传统能源供应地外,近年来还扩展到澳大利亚、非洲、拉美、中亚、伊朗、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 而欧美复苏相对滞后,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延迟新能源开发和推广的速度。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欧美着重发展的新能源项目,在这次全球危机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其研发、生产和推广工作都有所放缓。例如,由于太阳能利用大国西班牙的补贴经费削减以及全球信贷紧缩造成的太阳能新项目开发进度减缓,2009年太阳能电池系统的全球整体导入量预计同比将萎缩三成以上。 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衰退阶段都实行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经济复苏过程中,通胀的压力不容低估。同时,由于包括原油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以美元计价,美国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升息的滞后,对美元汇率走势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至少美国经济在今年年底正式复苏之

大国经济论文篇3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多篇写作及规范格式,与文献撰写案例;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与中国经济发展》例题参考文献为标准。

[1]钱津.感受腾飞——论中国工业化与通货膨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钱津.贵州腾飞——科学实现“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钱津.直面现实——中国重大经济问题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钱津.中国现实经济求索[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5]钱津.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钱津.管理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钱津.政府不能承揽过多的经济责任[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

[8钱津.改善民生需要防止过度依赖政府[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1).

[9]钱津.中国需要理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社会科学研究,2013,(1).

[10]钱津.开创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研究——基于对农村开发扶贫的审视[J].中州学刊,2014,(4).

附1:《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红翠.浅析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现代经济信息,2015,(9).

[2]肖泽华.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探究[J].管理观察,2016,(20).

[3]孙贵丽.试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现代商业,2015,(4).

附2:《中国经济“巨轮”推进史》

参考文献:

[1]周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07期

[2]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时代篇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3]何自力.回顾、总结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60年的理论探索.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1期

附3:《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于洪菲.我国潜在产出与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伍鹏鹏,何海军.基于C-D生产函数的重庆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市场论坛,2011,7:20.

[3]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17-31.

[4]黄宗远,宫汝凯.中国物质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比较与重估[J].学术论坛,2008,9:97-104.

[5]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J].经济研究,1991,4:8-17.

[6]雷辉,张娟.我国资本存量的重估及比较分析:1952-2012[J].经济问题探索,2014,7:16-21.

附3:《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梦乔,王施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我国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5,(4)

[2]王大为,孙文奕.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J].南经济纵横,2016,(3)

[3]张成祥,卜振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5,(4)

大国经济论文篇4

据我考证,世界范围内最初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是日本和中国的学者,日本《国家学会杂志》上先后发表了高桥作卫《王安石财政政策》1890年、石渡邦之丞《孔教的经济思想及其政策》1893年、田岛锦治《论中国上古的地租》1894年等;中国的梁启超《论金银涨落》、《论加税》1896年、《[史记货殖列传]今义》1897年等。进入20世纪以后,作为本学科先驱者的梁启超,1902年写了《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介绍西方经济学说史;同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文中,提出“余拟著一《中国生计学史》”,“以与泰西学说相比较”。所谓“生计学”即经济学。接下来,陈焕章《孔门理财学》(Chen Huan-Chang, 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1911)是迄今知道的最早的英文著作(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得到该校F.Hirth和H.R.Seager等教授的好评。据胡寄窗先生说《美国历史评论》称之为“破天荒的成绩”,后来哥大对中国留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还常以此书中的观点提问,中国经济学在国际上较早露头角的就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不过胡老把该书出版时间误为1912年(1)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发端的中心时期(2),这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也是学术思想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经济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学术参照;掌握西学理论又致力于献身本国发展的一批留学生归国,成为探索本国经济学的中坚。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经济学独立分支学科在这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这一时期系统性研究成果集中大量问世,同时在南北方约有十余所大学先后开设中国经济思想史课程,这些此前都是没有的。如甘乃光1924年写、1926年1月出版的《先秦经济思想史》《自序》中,说此书是他“在岭南大学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部分”。(3)又如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未续下卷)就是作为大学教本的,其《自序》说“民十七年春,应友人徐君叔刘之约,在交大担任此课,乃着手编著。……著者在沪上及南京各校,担任此课,先后达三四十次……。”(4)他先后在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光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再如侯外庐自述1931年“我在哈尔滨法政大学任教,开设了一门‘中国经济思想史’课程,写了一部研究性质的讲义”;又说“但我在此时,除了在北平几所大学讲授中国经济思想史之外,并没有直接在报刊上参加论战。”(5)据上可知中国经济思想史课程当时已普遍开设。

当时,在西方的学者则主要进行典籍如《盐铁论》等的西译工作,专著继前述陈书,似乎直到1936年才有S.Y.李的《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大纲》,这在J.A.熊彼特(Schumpeter)《经济分析史》(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第2编“本编的计划”中提到,同时也提到了陈书,但认为都还不是“对严格的经济课题进行推理的著作”,又说“没有可以称得上我们所谓‘科学’著作的”。此评价未必客观,何况其评论的对象似乎未含中日文著作,但这比后来美国人H.C.泰勒(Taylor)在《东方的经济思想》中所说的“没有一个东方国家有任何东西足可与西方中世纪经院学者们所作的良好开端的经济分析相比拟”(6)已是进步了。日本学者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系统研究开端期的主要贡献是田崎仁义《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1924年)、田岛锦治《东洋经济学史──中国上古的经济思想》(1935年)和小岛佑马《中国思想:社会经济思想》(1936年)等专著的问世。尤值重视的是,田岛锦治先生1894年即发表相关论文,并在京都大学经济学科开课讲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其专著即后学整理汇编之讲义。可惜日本至今没有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独立学科,研究者分布于东洋史学或经济史学等学科之中。不过,其后学本庄荣治郎等则成为日本经济思想史的开拓者。

这一时期国人明确以“经济思想”命名的著作陆续问世,主要如熊梦《墨子经济思想》(1925年)、甘乃光《先秦经济思想史》(1926年初版)、李福星《孟子经济思想》(1926年)、岭南大学经济学会编《中山经济思想研究集》(1926年)、李权时《中国经济思想小史》(1927年初版)、熊梦《晚周诸子经济思想史》(1930年初版)、李权时《现代中国经济思想》(1934年)、赵可任《孙中山先生经济学说》(1935年初版)、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1936年初版)、黄汉《管子经济思想》(1936年)、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1939年)等等,这在此前未见;1949年以前约有五百余篇相关,其中绝大部分是在1925年以后问世的。(7)

唐庆增的著作可认为是当时最高成就。他有家学渊源,后留学哈佛大学学习财政学和西洋经济思想史,1925年归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其自序为学目的是“世界各国实情不同,其历史的背景亦迥异,处今日而欲创造适合我国之经济科学,必以不背乎国情为尚。”认为“非审度本国思想上之背景,不足以建设有系统之经济科学也。”他要“为创造本国新经济思想之准备”, “以创造中国独有之新经济学”的努力。该书有马寅初、赵人俊、李权时三篇序言,都提出中国经济思想学说光辉灿烂,很有研究之必要;而要整理国故“以创造中国独有之新经济学”,则学贯东西的唐庆增可当此大任,“固舍君莫属也。”(8)唐书分为十编,阐述儒、道、墨、法、农各家及政治家、商人和史书的经济思想,并设专章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对西洋各国的影响。作者指出:“中国经济学说,发达确在西洋各国之先也。”并认为“中国之上古经济思想,流入西土,殆为必然之事实。”(9)

关于我国经济学说发达于西方是较为通行的时论,如孙中山先生1912年10月在上海的演说中就讲“经济学本滥觞于我国。”(10)。日本著名经济史家泷本诚一1931年出版《欧洲经济学史》,其“附录”谈法国重农学派思想根源,提出“西洋近代经济学的渊源在于中国的学说”。(11)当时已有大量西方经济学著述中译,不能认为国人不了解西方学说而妄自非议,唐庆增本人即是留学哈佛大学学习财政学和西洋经济思想史的。那时,国人不满足仅仅“引进”经济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西方经济学的传入,而要创造本国经济学、以促进和指导经济建设,这也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创始的重要基础。(12)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思想史是伴随本国经济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始开此研究的中外学者基本上都是经济学出身而非历史学,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通过考察,我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有五:

第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先秦与当时,先秦是中国经济思想的渊源与高峰,百家荟萃诸子争鸣,此后却被认为是渐趋衰落“无大研究之必要”;研究当时则是以孙中山先生的经济学说为主,以求直接为振兴中华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服务。

第二,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依循中国思想史划分的主要学术流派来进行研究,采用历史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还不能抽象出中国经济思想史本身的理论方法。

第三,对先秦为主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进行了发掘,在大量历史著述文献材料中爬梳、收集本学科的基本资料,奠定了本学科文献史料学的初步基础,并为此后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第四,集中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在中国经济学术史上开启了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新的一页,并为本国的经济学术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经济学说理论的总结提炼打下了基础。

第五,在全国多所大学开设了中国经济思想史课程,普及相关的知识、培养学术人才,使这一新学科的形成初具规模。但到3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战争破坏等原因,本学科的发展很有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有了“质”的飞跃。1956年“中国科学院十二年规划”由巫宝三先生牵头制定科研规划开展本学科的研究,并在1959年出版《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及政策资料选辑》(1840 -1864 )。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发展前期的系统性代表成果(发展后期的代表就是《通史》),就是胡寄窗先生的专著《中国经济思想史》3卷本,从1962年至1981年出齐,其研究起自上古止于鸦片战争,1984年另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出版。此外,1964至1966年间赵靖、易梦虹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3卷本陆续出版,作为高校的授课教材(此后多次再版)。与此配套的是《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3卷本,因“文革”而停顿,到1982年才面世。“文革”后系统性的著作如叶世昌等《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也是3卷本,同样作为高校教材自1978年至1983年出齐,研究时段拓展至“五四运动”前(此书近年也在修订再版)。到此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无论深度、广度都有很大发展,成果中专题性、类别性、断代性的著作逐渐多了起来,资料的发掘也有很大发展,如巫宝三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从先秦至明清共分5卷先后出版,配套的系列专著已出版“先秦卷”70余万字,其余待续。另外许多成果问世,汇聚而成1980至90年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发展后期的高峰。(13)

更为重要的是,多所大学逐步开设中国经济思想史课程。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制定综合大学经济系教学计划,正式将中国经济思想史列为必修课。本科教育以外,从60年代起北京大学开始招收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的研究生;到70年代末国家施行学位制度,中国经济思想史是最早设有博士学位的学科点之一。全国有4个中国经济思想史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术堡垒”,即以胡寄窗(上海财经大学)、巫宝三(中国社会科学院)、赵靖(北京大学)、叶世昌(复旦大学)为主要学科带头人的学科点,他们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全国四大博士点的开山人(胡、巫两位均以九旬有余的高龄回归道山)。1980年代即已培养出了一批本学科最早的硕士和博士,此后更有大发展。近年,在教育系统中国经济思想史又与外国经济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合并为经济思想史,成为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多所大学具有经济思想史博士点。

上述四个学科点除了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许多共性外,均又形成了各自的学术风格和治学特点。概括说来,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都比较重视比较研究,胡、巫两位先生早年都留学西洋,具有外国经济学说史和中西比较的功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后来还发展到以中国为主的东亚研究);但前者的系统性研究以个人专著为基点,注重研究的理论性与贯通性(近年上海财经大学在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面颇有成就);后者则以源头资料发掘为基础,以集众人之长为特征,专著亦采用“剑桥史”式的合作方法,突出研究机构的学术风格。复旦大学也提倡“史料学”基础,著作兼有科研与教学结合之长,合着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个人专史如货币理论史、人口思想史等深入细致古今贯通。

透过本学科长年的研究历程和学理分析,结合新世纪学术创新和发展的趋势,可以抽象概括出中国经济思想史主要具有以下独特的学科优势:

1、本学科惟独在中国是经济学的独立学科并具有跨学科性质,其边缘性、交叉性等学科特性与优势是其它学科或国外相关领域所不具有的;新世纪的学术发展,要求在“精深”的同时也要求“广博”,诸如行为方式、制度变迁、道德伦理、观念意识等越发为经济研究所不容忽视,而本学科具有学术创新的特有优势。

2、我国学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人文社科成果中,传统的“中国学”(亦称“汉学”)无疑是“长项”,而以自古及今的中国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最具学术与现实紧密关联的特性,无论研究内容还是方法均对“中国学”有着特殊意义。就经济史学而言,中国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是相辅相成的“双翼”,在世界经济史学中独具优势,而后者更具理论性和跨学科性质,且更年轻、更有理论发展前景。

3、惟经济思想是物质与精神、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中介”,经济思想史研究直接产生并作用于经济活动的思想学说,非其它间接性的宗教或文化的研究可比。惟经济思维与观念是经济文化的接点和核心,研究经济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而有机联系的经济思想史学科,不仅最有利于研究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是颇受广泛重视的问题),更有着探索“经济文化一体性”理论与实践的专长,而这些都将成为新世纪的学术热点。

4、本学科具有总结和提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说和理论的基础性质,在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中保存了较世界发达得多、丰富得多、早得多的珍贵资料,并有总结中华文明宝库中丰富的经济思想、提炼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与理论之长,这些对于经济改革、政策制定、国情认知、观念变革、企业文化建设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5、本学科不仅具有经济思想史的一般特征,还有其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经济学是西方的东西,而东亚地区有着儒学传承与历史积淀的一些共性,中国传统时代早于西方几千年就很发达的经济事象和学说理论中,蕴含着有别于西方的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在东亚各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并对现今的现代化发展起著作用。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具有研究东亚经济思想之“源”的意义,有利于从深层结构上探究东亚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东亚经济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也能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历史和经验借鉴。

6、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学说史大抵仍无中国甚至整个东方,这与我国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的发展极不相称。中国经济思想约80年的系统研究史,在非西方国家中是很突出的,具备填补空白的独有优势,也可能成为中国对世界的又一重要贡献。

7、本学科具有发展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在“西方”和“近代”两个前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不断面临“时”与“空”发展的挑战;而中华文明的漫长岁月蕴聚了先进而丰富的经济思想与理论,现今的经济改革更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既能为创新中国的经济科学提供借鉴,又能丰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8、本学科具有全方位、多视角等系统研究之长,不仅有丰富和发展中国学术如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的价值,而且有着诸多实践意义,如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经验的总结,可以作用于深化企业改革、创新企业文化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秩序;经济思维和观念的梳理以及经济伦理的研究,可以提供深化改革和观念更新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与发展的借鉴;本土经济思想在本民族族群域外的延伸与演化的考察,可以成为华夏文明演进和开展海外华人经济研究的基础。如此等等,对于中国经济文化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经济思想史将越来越显现其强劲生命力。(14)

这些年来,本学科学者在学科建设和基本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的努力;尽管基础研究工作在现今确有很大压力,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将越来越得到证实。祈望学界同道尤其是青年学人用心关注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独具特色与发展前景的学科,企盼更多的学者投身本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共同推进本学科及中国经济史学以至理论经济学的新发展。

注释:

(1)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6页。

(2)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系统研究的发端期,包括世界范围内的情况请参考拙作:《1920-30年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之分析》,载《中国研究》(东京)1995年12月号、1996年1月号; 英文版见 Edited by Aiko Ikeo :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wentieth Century East Asia, Routledge Press, U. K. 1997.pp35-54。此后的发展参见James.L. Y. Chang: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Overview and Recent Works,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19:3,1987 by Duke University Press. 拙作《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经济学动态》1993年第4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现状与课题》(岸本美绪译),载东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第9号,1994等。

(3)甘乃光:《先秦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自序》。

(4)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自序》。

(5)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4页。

(6) 《美国经济评论》1956年5月号。泰勒的武断不实之辞也从反面刺激着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们不断努力,巫宝三、胡寄窗、赵靖等人的著作中对此都有提及,并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予以有力回击,《通史》就是最好的证据。

(7)据我统计解放前相关论文约五百余篇,多为1925年以后问世。

(8)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自序》、《马序》、《赵序》、《李序》。

(9)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第362页。

(10)《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10页。

(11)有关此问题可重点参考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应当说明,也有学者不同意法国重农思想导源于中国,认为“那是太牵强附会了。”见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12)据我迄今看到的材料,西方经济学的传入最早大概是1840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F.A.Gutzlaff)编译的《贸易通志》,介绍西方商业制度和贸易情况。后主要有清同文馆1880年以《富国策》为名出版H.Fawcett的[Manual of Political Ecomomy];1886年海关总税务司署出版W.S.Jevons的[Primer of Political Ecomomy]名为《富国养民策》等等。此后西文及日文经济类书的中译以及中国人的自着大量增加,篇幅所限此处不赘,请参考拙作《1920-30年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之分析》,载《中国研究》(东京)1995年12月号、1996年1月号;《“中国经济学”寻根》,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英文版“Etym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ECONOMIC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No.4,1999;修改稿收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编:《集雨窖文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迄今虽有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对其研究史进行总结研究还十分薄弱,尤其最基础的论著索引的编辑。由于本学科特有的跨学科、交叉性等特点,以及可参考的成果非常有限,使编辑工作相当艰难,的确需要在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大海捞针”。因此,虽有同仁进行过论文编目,但份量有限还有必要补遗勘误,著作和国外的内容也没有收入,很有必要下大力量全面深入收集、编纂一部尽可能“全”而“确”的论著索引。本人已历时数载着手此项工作,计划编辑约110年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论著索引,这也是大型科研课题《中国经济学术史》的组成部分,目前基本工作已经完成。

大国经济论文篇5

年终总结(43)过去一年的成绩(26)下一年的任务(17)过去一年的成绩(26)学科建设(5)教学(8)科研(4)学术交流(4)其他(5)学科建设(5)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整合经济学院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4.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教学(8)承担了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工作量都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教师,评分都在75分以上,多数在80分以上(宋德勇、姚遂在组织安排本专科各环节教学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张卫东、徐长生分别讲授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硕士生)和微观、宏观经济学文献选读(博士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提高经济学院的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丁际刚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王皓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西方经济学1999级博士生3人、20__级博士生26人、20__级博士生2人(共3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21人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网络研究生104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费剑平在组织研究生各环节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罗传建、张玉英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张玉英获教学质量二等奖方齐云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科研(4)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学术交流(4)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其他(5)张玉英、费剑平、姚遂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70%汪小勤、宋德勇晋升博士生导师、罗传健晋升副教授姚遂获三育人标兵称号、方齐云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下一年的工作(17)学科建设(6)教学(2)科研(4)学术交流(2)其他(3)学科建设(6)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积极做好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准备申报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次招生工作积极准备创办发展经济学研究杂志,进一步扩大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影响教学(2)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准备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形成优质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三级课程体系科研(4)完成张培刚教授申报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在发展经济学、农业及农村经济、制度与产权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争取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其他各类课题,力争多获立项,争取在课题和科研经费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发表科研成果,争取更多成果获奖学术交流(2)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鼓励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以及其他各类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进一步办好双周学术研讨会,争取取得较大成果其他(3)启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对外运作,进一步扩大基金会的学术影响考虑引进年龄在3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1-2名正在 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争取早日毕业,并晋升高一级职称

大国经济论文篇6

区域发展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2017年2月26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并举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区域发展: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为主题,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响应。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工作执行小组成员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应邀接受了包括《财经界》在内的媒体采访。

问:我们知道,当前关于区域经济的组织已经有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成立“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论坛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曹文炼:经济区域是国民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和重要热荨G域经济研究主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研究如何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各级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首先由范恒山、杨开忠、金碚、肖金成和我本人,我们五人倡议提出。我们各自在不同岗位,都长期组织参与有关区域经济的大量研究工作。后来,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三个机构共同发起,邀请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和中青年新锐加入。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嘉宾合影

这一论坛将打造一个研讨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深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推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问:论坛成立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曹文炼: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十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定实施我国深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同时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际经济政治新形势,不同地区的发展出现了分化态势,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许多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的成立,旨在更好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助力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水平,为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区域政策制定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问:“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的组织特点是什么?

曹文炼:论坛成员由长期致力于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组成,分为荣誉成员和正式成员。论坛倡导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和自由讨论、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论坛工作机构为论坛工作执行小组。论坛工作执行小组负责论坛成员的推荐、研讨会议的组织和涉及论坛的有关事项的研究审议。论坛成员在论坛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遵守国家法律规定,论坛成员中如有违法行为受到法律追究的自动除名。

我们与目前国内其他50人、40人论坛的不同特点,主要在于研究领域的专业性,专注致力于区域经济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此外,我们不像其他论坛设立领导机构或和学术委员会,论坛成员分为荣誉成员和正式成员,不论级别和职称高低,均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由上述五位论坛倡议人组成论坛工作执行小组,履行论坛召集组织等职责。论坛工作执行小组秘书处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三个发起单位都派人参加,负责论坛日常工作。

问:未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将以何种形式进行?近期研究方向是关于什么?

曹文炼:论坛每年举办全体成员参加的年会,汇聚全体成员的最新研究成员,决定论坛有关组织事项;召开部分受邀成员参加的不定期的专题研讨会,研究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专题。论坛成果以适当形式在内部提供区域经济决策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并有选择地向社会公开发表。

大国经济论文篇7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的工作要求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就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方向,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要敢于担当。我国的“五大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模式,需要我们依据新的世情和国情“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偏得,也是创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难得机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敢于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深入植根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肥沃土壤,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伟大实践,提炼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范畴,并在世界文明的大道上,兼收并蓄,形成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彰显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二,要能够担当。敢于担当需要有担当的能力。最近提出了我们面临的“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我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需要综合运用以下三大逻辑方法:一是理论的逻辑。目前我国经济学研究中有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须有理论的逻辑,要有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伟大。二是经验的逻辑。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这就要求学者运用世界的发展经验和中国的发展经验检验已有的理论,并从这些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新的运行规律和理论。三是数理的逻辑。对新的理论要做出数理和计量的验证,找到不同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三,要善于担当。我国“五大建设”的任务繁重而艰巨,矛盾纷纭而复杂,可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无限的,但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对自己的科研领域和课题设计做出审慎的选择。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依据当前国内、国外和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选择科研领域和课题设计,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我已连续10年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课题进行整理和分类,然后排出每年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课题。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课题相当稳定,前7年的前十大热点问题仅有20%左右的替换率,后3年保持不变。其次,要进入主要领域。在主要领域中研究,虽然竞争激烈,但却是大家关心的,易构建交流平台,兼容并蓄。比如,我每年对中国经济学某一课题发文量进行整理,发现在前十大热点问题上的数量在总论文数量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32.74%提高到了2011年的52.58%。最后,要形成主要理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根本理论创新,是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这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作出一些奠基式的理论创新。如学者可以根据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做出新的修正,为经济学一般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作出中国经济学者的贡献,在经济学发展的世界文明中融入中国元素。

 

大国经济论文篇8

    考察。文章试图进行初步的学理阐述,基于大约120年以来中外相关文献的发掘梳

    理,首次重点考证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独具特性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端与发

    展,论述中国和日本相关研究的具体状况与研究内容,考察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

    进行该学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学术特点,进而阐释中国经济思想史惟独在

    中国大陆作为理论经济学独立学科的特殊优势与发展前景,探寻丰富和发展传统

    汉学与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学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经济史学  经济思想  学科创始  中国与日本  传统汉学

    一

    近年来,笔者提出新世纪学术发展与深进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以往学术研究史

    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和研究。在世纪之交,我国各种学科的“百年反思”接踵

    而至,然而当今“显学”之一的经济学尤其是中国经济学研究,除了极少的百年

    回顾以外很少进行学术史反思研究,经济史学研究者基于学科性质试图开展相关

    工作。我们知道,一般认为“经济学”是“西学”,其基础理论具有普遍性意义

    。然而,我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经济改革与现代化的实践,都对此提出了不同

    程度的挑战。我国理论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本土化、规范化、普遍性等问题先后

    展开了多种讨论,这些问题客观上也是对中国经济学研究者提出的时代课题。①

    博大精深的中国史学传统提示我们进行一些新的思考,如对理论经济学的学科演

    进与基本特征进行考察,对经济学诸学科的发展史进行爬梳,对经济史学的理论

    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对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史进行分析等等,都是很值得下大气力

    的科研工作。一般说来,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往往不能限于理论本身的推理或演

    绎,还要求以大量实证研究的坚实成果来佐证,更需要通过学术史的系统考察来

    完善。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发展,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学术史无疑是一条重要路径

    ,这也是丰富和发展传统汉学和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学的创新途径。

    应当说,经济学术史是一个较为广博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涵括经济文献学、

    经济学说(思想)史、经济学史、经济史学史、经济学批评史、经济理论发展史

    、经济学科发展史、经济观念发展史等,其核心是研究经济学诸学科的形成、发

    展、特性、问题、趋向等等;其基础则是对经济学研究史进行文献计量学和理论

    阐释学的分析研究,考察特定时代哪里的什么人在怎样的状况下要研究解决的是

    哪些具体经济问题,采用的是什么理论方法,怎样思考或研究经济问题,得出的

    是何种论点或结论,重点研究在上述基础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概念、范畴、学

    说、乃至理论和规律,如此等等;再就是论析经济学诸学科的创立、分布、演进

    及主要研究对象、领域、方法、素

    —————————

    ①  主要如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

    1期2001年;李根蟠有关“中国20世纪经济史研究”、笔者有关“中国经济学术史

    ——传统经济研究史考察”等课题。经济学理论讨论等参见张问敏等编:《中国

    经济大论争》(第2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拙作《“中国经济学”寻根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获第八届孙冶方经科学论文奖)。〔YE 

    Tan, Etym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ECONOMIC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English Version), No. 4, 1999〕修改稿收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编:

    《集雨窖文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材及研究群体、科研组织及相关的制度变迁,还有教育领域中相关学科专业的设

    置、课程内容的安排等等。还要考察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决

    策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搞清楚“是怎样的”

    及其关联因素的存在,进而深入探讨“为何如此”以及“诸因素之间关系如何”

    等等,以阐释经济学术发展史的脉络和规律。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

    ,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对经济事物形成怎样的认识、意见、以至

    思想主张等。不难看出,与上述内容和问题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就是

    经济思想史。但经济学术史并非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学史本身,其研究内容如上所

    述要广博许多,可以认为有关经济学术史的学理范围、研究对象、理论方法等等

    的规制与界定,本身就是经济科学创新的重要内容。

    开展中国经济学术史的系统研究,特别是进行中外比较,一方面有利于总结

    提炼“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说和理论,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理论经济学

    的学科内容和学理基础。借鉴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越是民族性的,才越是世

    界性的。在我国步入WTO之后,在汇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洪流的进程中,在研究具有

    一般性、普遍性的经济理论与规律的同时,注重研究本国特有的、尤其是独具优

    势的学科及其发展历程同样不容忽视。这可以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非西

    方的经济科学理论,并推动整个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世界进步贡

    献中国人应尽的力量。与此同时,注重经济学的发展史实尤其是传统或古典经济

    学与现当代经济学的传承与联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这不仅可以警示经

    济学科“无源之水”的可能缺失,也能提示经济与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之间的必然

    关联,还能够从学科发展的流脉以及有别于本国的比较中提供把握发展趋势的线

    索。

    在我国,理论经济学诸学科中“中国经济思想史”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自身

    特性,它研究中国自古及今经济思想、学说、观念、理论的历史发展,传统帝政

    时代占据了很大板块,而“彼时”的民族文化积淀与观念习俗传承潜移默化地植

    根于本土斯民;同时,此学科又直接以“此时”中国经济思想理论为研究对象,

    现今的改革与发展为理论研究不断提供丰富而新颖的内容。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

    形成、发展进行系统考察,认识这门学科的独特性质与发展前景,特别是其所具

    有的优势在未来学术发展和深进中的价值与意义是很有必要的。实际上,无论是

上一篇:乡镇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村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