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守护神

时间:2022-07-22 06:26:38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纪伯伦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可知的未来。然而,有些生命却在刚刚开始时就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或生病、或中毒、或意外伤害……每一个小小的灾难都可能使他与生命擦肩而过,谁来为我们的生命守护?谁来为我们的孩子把住脆弱的生命之关?

南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陈芳正在用她每一次平凡的努力,挽救每一个不该殒落的生命,成为我们名符其实的生命守护神。

走近陈芳,才发现原来陈芳是个典型的东方美女。她高挑个儿,丹凤眼,瓜子脸,皮肤白皙,但言谈举止中却透着好善乐施的仗义和乐于助人的热心。出生于1974年的陈芳,看起来要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干练利索,是对她的第一印象。

“我一定要作一个能治百病的医生”

陈芳出生在唐河县湖阳镇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转业到县城工作的爸爸,为了让姐姐接受好的教育,把姐姐接到了县城念书,妈妈抱着弟弟也住进了县城,把陈芳与外婆留在了乡间,从此,陈芳与外婆相依为命,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直到有一天,外婆患上了食道癌,被舅舅接去住了医院,陈芳才随父母住进了县城。住进县城以后,陈芳再也不想回到乡下去。后来,外婆的病日益严重,思念陈芳的外婆很想见见陈芳,但是,年幼的陈芳认为,外婆是想把他接到乡下去,所以她千方百计躲着不见。外婆在病魔的折磨下,很快辞世了,可怜陈芳直到外婆去世也没能再见上一面,那时她才知道,她永远也不可能再见到亲爱的外婆了……说到此,陈芳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的愧悔在幼年的心里已经扎下了根,她多想让外婆再醒过来,告诉她,她是多么想念外婆……从此,她决心长大了当个医生,能治百病,治好像外婆这样的病,让像外婆一样的好人,不再受病魔的折磨。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考取了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南阳市中心医院,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年。去年,她被派到北京学习一年,回来后,就一头扎进了紧张繁忙的儿科。随着医术的提高,对患者的把握,陈芳从容地应对各种病人及其心急火燎的家属,她从医理出发,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讲解孩子的病况,让家长给予充分的配合,无数次从病魔手中抢回重症患儿的生命。她说,在她眼里,在生命面前,她除了竭尽全力挽回生命以外,什么都不重要了,所以,对待那些急急躁躁的家长,她一般都能做到冷静处置,宽以待人,乐于奉献,急他人所急,这样,她赢得了许多家长的信任和感激,有的孩子一出院,家长就要让孩子认她做干娘,有的家长一回老家,就带来绿豆、红薯、小磨油等土特产来表示感谢,……从医十一年来,他收获了太多的人情,她觉得这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社会。

“再坚持一天,钱不够我来垫”

2010年7月2日,陈芳随高华主任一起查房,一个护士抱着一个孩子匆忙地闯进来,说:“快,这个孩子掉进生石灰堆里了”。陈芳接过孩子,见他呼吸急促,双眼红肿,口腔鼻腔能见到的地方也是红肿糜烂,而且孩子已心率加快。高主任立即指挥给孩子上CPAP加压通气,静脉输液,心电监护。同时组织眼科、口腔、耳鼻喉科会诊。会诊结果是:孩子是重度碱灼伤,目前生还希望不大,而且,就算生命保住,以后可能要有食道、气管挛缩影响进食、呼吸,所以救治希望不大。

这个孩子叫司家豪,只有8个月大。他的父亲叫司军亮。医院向家长转述了诊断结果后,家长决定不转院,就地治疗。

高主任和陈芳们立即选择了气管插管,改变了孩子呼吸困难的症状,尽管如此,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孩子仍然出现了三次频死的生命体征。

陈芳观察到,在治疗的第9天,孩子的双眼有光感了,口腔、鼻腔粘膜也好一些了。然而,当孩子再一次出现全身青紫,呼吸微弱、心率减慢时,司军亮告诉陈芳,他想放弃治疗,因为他打听了北京、上海的专家,别人都说治好的希望不大,而且,他家的钱也花光了,陈芳觉得放弃有些可惜,就劝家长再坚持坚持。第三次,司家豪又一次挣扎在死亡线上,司军亮坚决要求把呼吸机的管子拔了,活了活,死了就死了吧。没办法,陈芳只好拔掉了呼吸机。陈芳说:“当时孩子刚刚红润的脸色再次转为青紫,呼吸困难,刚刚睁开的双眼也慢慢闭上了。我心如刀割,觉得不能这样做,生命不能这样放弃。”于是,她没让家长把孩子抱走,再次插上呼吸机,直到孩子又缓缓恢复过来。她说:“那一刻,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为司家豪祈祷:司家豪,你一定要挺住啊!”她与司军亮商量:“让我们再试试吧,如果钱不够,我先垫上。”经过医生和护士们的不懈努力,小家伙如今已脱离了生命危险,能吃能睡,见人就嘎嘎大笑,虽然他的肺部仍有炎症,但已无大碍。

看着儿子活泼的笑容,司军亮夫妇感激万分,当场向陈芳下跪……在陈芳的心里,她看到一个生命能够健康地活下来,是比什么都值得慰藉的。

这就是陈芳!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她不光有博大温柔的母爱,而且会像关东大汉一样豪迈:“钱不够,我来垫!”在她眼里,有什么能比生命的存活更重要?

“先拉着生命不死再说别的”

2010年5月,陈芳上行政班,下午正要下班的时候,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抱着一个约3岁的孩子满头大汗地进来说:“孩子吃了3911拌的花生种。”陈芳一看,孩子已经全身青紫,没有呼吸,听诊器还可以听到心跳,知道孩子快不行了。她赶紧把孩子抱入监护室,洗胃、输液、清洗皮肤,值班医生回来说:“陈医生,那个老太太没带一分钱,没法办住院手续。”陈芳一问,老太太不仅没带钱,而且家在哪里,家庭成员姓名、联系方式等一问三不知。陈芳觉得这个孩子是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心跳还有,应该争分夺秒争取呼吸功能恢复,再同时用解毒药。她二话没说,给孩子气管插管上了呼吸机,其实做气管插管是需要家长同意并签字的,因为手术是有风险的,但在当时这个老太太什么都不知道了,根本不会签字,陈芳还是决定给他插管子,心想只要我尽力了,孩子可能还有命,再等可能就没命了,管他什么签字不签字的,大不了救不活,交不上账科室罚我一笔钱。所幸的是,带上呼吸机以后,孩子呼吸抑制解除了,大家按部就班用上了解毒药,其实到了夜里,孩子的亲戚就找到了医院里,看到孩子没死,都很高兴,住院费也及时缴上了。第五天的时候,孩子会睁眼了,身命体征稳定,第六天就出院了。

在生命面前,纠纷、金钱都是可以解决的,唯独生命,却是转瞬即逝的!有了这样的认识,陈芳在孩子的生死关头,就剩下了一个念头:先拉着生命不死再说别的!

“快来做手术,再晚,你的孩子真的没命了!”

2009年的一天,陈芳值班,门诊收了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症状是两天来突然面色苍白,出现贫血症状,这么小的孩子,贫血最多见于迟发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当时急诊做了头颅CT,可是颅内没有出血。孩子住院了。当时科室正在开会,陈芳不放心这个孩子,抽空去床旁看视孩子,看到这孩子在输血的同时贫血越来越重,感觉孩子身体内很可能有出血灶,就立即带着孩子做胸腹部彩超,再进行腹部CT检查,经外科医生诊断,腹腔有血性液体,建议剖腹检查,这个孩子就转入小儿外科,事情到此陈芳这个小儿内科医生已经完成了份内的事。两天后因为惦记这个孩子的现状,陈芳忍不住找到病历上登记的电话联系了孩子的父亲,想问问孩子做完手术现在怎样了,谁知孩子的父亲说他们没做手术,现在家里一筹莫展。原来当时转到小儿外科已经是夜里,值夜班的医生可能是年轻医生,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加上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大,就建议孩子转上级医院了。孩子的父母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没有去外地治疗,也可能是因为陈芳当时给孩子用过止血药,所以两天来孩子仍然活着,但是脸却越来越苍白。陈芳一惊,当即给孩子的父亲说:“你现在立即就来,现在是白天,有许多医生、主任上班,他们可能会冒险做手术的,那天晚上之所以没做手术,可能是值班医生年轻,又是一个人,夜里许多事情不好协调,手术风险大。如果再晚,你的孩子可能真的没救了!”那位家长听从了陈芳医生的话,立即到医院,原来孩子腹腔中长了个血管瘤,破裂出血了,手术很成功,孩子得救了。

就这样,她一个电话又救了一条命。

站在生命十字口的职业

“她是一名医生,更像一位母亲。工作负责任,特别重感情!真正起到了骨干医生的作用。”这是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高华说的。

笔者见到百忙中的高华主任,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今年55岁的高主任,慈眉善目,有着30多年儿科从医经验的她,提起儿科医疗事业,即娓娓道来。她说:“对小儿的治疗实际一点把握都没有。很多幼儿不会表达,突然进入危险状态。”她们对待儿童,是尽最大努力千方百计改善她(他)的生命状态,让重要器官先恢复生命功能,再诊治具体病症。她说,我们就像惊涛骇浪中的撑船人,稳住舵,想办法把孩子安全送到生命的对岸。高主任谦逊地说,医生的经验是从一个一个病人身上得来的,所以要无偿地还给病人。医生的有些经验是从病人的鲜血、痛苦和生命中领悟的,对于生命的损失,医生的愧悔有时不亚于家长,他们会加倍地回报到其他的病号身上。高主任还形象地把儿童病症的治疗工作比作地雷战,医生是战士,分析病魔可能蔓延的渠道,提前设埋伏,控制敌人可能到来的渠道。

高主任把武汉同济医科大学90多岁的肝胆教授裘法祖的座右铭视为自己的座右铭,那就是:“德不近佛,不得为医;术不近仙,不得为医。”

陈芳没有说出这句话,但她不正是以这种境界来要求自己吗?

许多年前,笔者亲眼看见一名患者,他是从建筑工地上摔下来的,当时,他的脊椎骨缩在一起了,好心人把他送进附近的一家医院,这家医院非得让他的家属签字才肯治疗,结果,由于这个病人是四川的,他的家人一时赶不过来,这个十八岁的病人等到家人赶到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导致他终生残废。

与此事相比,我们真的要庆幸患者能遇到陈芳医生。

南阳市中心医院主管妇幼保健院的张院长说:“我们医院要求医生视病人如亲人,陈芳医生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走出南阳市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街上幸福地忙碌着的人们,但有谁知道,每一个生命都经历了幼年的生命脆弱期,生命的守护神们每天穿梭在医院的角角落落,呵护着生命健康成长,才有了许多人的梦想、奋斗、成功、幸福……

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陈芳已经造了多少个七级浮屠呢?

我仿佛看见,陈芳美丽的倩影里有着天使般的飘逸……

上一篇:在那遥远的童年 下一篇:草戒指金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