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2-07-22 03:50:13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 以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创新的教学模式,崭新的教学理念投入教学,针对小学低年级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教师每节课授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兴趣;效果

自从新课程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便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方法、手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投入教学,针对小学低年级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教师每节课授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况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参与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现出在做这件事,那也是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迫不得已。因此,教学总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此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 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课堂活力

低年级的学生,其主观思维占主导,他们对教师的言行、动作尤其喜欢模仿。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即要考虑内容的趣味性,又要注重传授方式的新颖性。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特殊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特定的手势都可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将专注的目光投向你,并同时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入校前,小朋友们在农村幼儿园里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只要整天快乐、安全就行了。然而进入一年级,学生要按照一些明确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无疑给一年级的教师增加了工作压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由无拘无束、自由天真的状态过度到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上来。特别是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学生的基础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教师更是感觉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老师们没有能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首当其中。

2 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应当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创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本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教师在授课中,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的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既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

3 多鼓励,多赏识,让学生变得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对于刚进校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还不懂得什么叫自信,但他们都喜欢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喜欢在竞争中获得展示自己,进而求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作为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应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合适的场合予以鼓励、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控能力和学习比较差的同学,他们心理太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安慰,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微小的一点进步,老师的鼓励,就会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继而获取更大的成功。当然,表扬、赏识、鼓励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对"优生"不能过分的表扬,那样会让这类同学飘飘然,变得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而对于差生,我们必须呵护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用心去沟通,去鼓励,让他们摒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进而取得一点一点的进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4 作业设置有趣味,家校联合促发展

低年级学生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起来,让学生对做作业充满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属于起步阶段的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加上老师多教,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注重的问题,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才相对轻松,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天性都是积极向上的,我们要抓住这特点,经常和孩子家长联系,互相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抓住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和家长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以便因材施教,家校联合共同搞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有动力,作为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学才能,寓教于乐,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SOA提升中国管理软件产业发展速度 下一篇:中小型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