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时间:2022-07-22 10:20:36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 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中. 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 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以“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 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 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新型的教学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思想在数学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力倡导,如何在练习中体现“新”字.

教材中的题型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就习题本身而言,练习形式比较单调. 因此,在挖掘快乐因素上主要应在组织完成练习的形式和对习题处理方法上下工夫. 比如说,可以根据儿童的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天性,让学生“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让学生“比”,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前进,共同提高;让学生“炫”,使学生在考别人中进步,取得成功的满足;让学生“用”,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所以在创设题型时,要关注学生,让他们快乐学习.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操作中,也要尽量创设能让学生更多参与进来的形式. 通过我们的精心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加入到这样的练习形式中,就能体现出教学的全体性. 如有些问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有些习题用讨论、争议的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口味,除此之外,在练习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练习,使单调的数学习题趣味化和多样化,真正起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的思想,寓“新”于“教”,寓教于乐.

二、以“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

(一)方法的灵活性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题.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

(二)层次的灵活性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名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是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致,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

三、以“亲”缩短学生的距离感

“生活味浓”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 比如说,学生熟悉的情境、游戏也可以成为习题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了更好的依托,又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增强了练习的乐趣,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1. 处理书上的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而呆板,如果教师能创造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入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 经过教师智慧的闪动,使数学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

2. 运用生活经验,寻找练习材料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只要精心设计,练习无处不在. 课堂生成的这些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数学的应用意识.

3. 创造练习材料,感受生活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只是留意,就会发现,要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老师就是一面镜子. 我们老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创设贴近生活的练习,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做数学练习,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的练习,具有活力的东西. 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一个生成练习的平台,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比赛,产生数据,再生成和本课时有关的练习.

总之,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 可见,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一篇:为数学作业批改支招 下一篇:适度“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