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7-22 07:39:43

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关系研究

[摘 要]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规律,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旅游地 参与旅游 利益主体 关系

在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对民族旅游地进行开发已经成为谋求社会和谐、谋求农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行业,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现在的民族旅游地发展是与市场化、社会化的进程相伴的,如何有效地促进民族旅游地利益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协调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是民族旅游地发展旅游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利益整合就成为影响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利益分析的角度界定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梳理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民族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发现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发展规律是实现利益整合和利益增进、促进民族旅游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一、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凸显和利益诉求

1.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凸显

根据Swardbrooke的研究,可持续旅游的主要利益主体包括:当地社区(直接在旅游业就业的人、不直接在旅游业就业的人、当地企业的人员)、政府机构(超政府机构、中央政府、当地政府)、旅游业(旅游经营商、交通经营者、饭店、旅游零售商等)、旅游者(大众旅游者、生态旅游者)、压力集团(环境、野生动物、人权、工人权力等非政府组织)、支援部门(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机构、发达国家的信托和环境慈善机构等)、专家(商业咨询家、学术人员)、媒体等相关人员。冈恩指出,旅游的开发要综合考虑旅游者、当地居民、政府、旅游企业各方面的利益。随着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在改革中逐步转变职能,寻求与其他主体合作,同时社区自身也不断的成熟壮大,这些都促成了民族旅游地利益主体的凸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和民族旅游地旅游发展的特殊性,根据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影响力,可知参与旅游发展涉及到的最核心的利益主体包括: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含居民),三者间的关系最直接地影响着民族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恩格斯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马克思也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作为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利益一直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文章的“利益诉求”指的是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各利益主体在法定范围内应该享受到的正当权益以及道德支撑下应该被满足的利益。

(1)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

区域旅游、社区旅游需要一个总体利益和目标的代言人,来控制、引导、协调、规范各利益主体的目标和行为,而能够担当此任的只能是当地政府。地方政府是一个区域、一个旅游地长远利益的代表,通过旅游地的开发和经营,带动当地经济和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效益的“多赢”和谐局面。区域旅游是一个内在地具有政治性的事物,在这里,一切目标的设定和标准的确定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政府拥有强有力的工具来影响区域旅游的发展,包括立法、规范、协调政策、项目与基础设施、提供激励、规划、促销和招商引资等。政府机构所做出的决策、行动都是基于如何利用自身政治权力来维护国家、地区利益最大化,追求政绩,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满足旅游者需求,获取税收收入,即“政绩+经济”是利益主体之一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所在。

(2)旅游企业的利益诉求

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限制了民族地区居民参与现代产业的经营。在资本投入量缺乏的现实条件下,政府主导模式下采取招商引资,使外界资本介入到民族旅游地,外界资本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地区旅游地旅游基础设及接待设施和景点开发的资金短缺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旅游投资商、旅游企业这个利益主体介入到民族旅游地中,成为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之一。旅游企业作为一个具有生命的社会实体,主要有三个最为重要的目标和利益诉求:生存、盈利和发展。这三个目标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旅游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体现在对资本的组织、管理和运营上,使资本保值、增值、取得收益的最大化。尽可能长久地占有旅游资源,独享经济利益是旅游投资商的追求。在区域旅游开发过程中,在旅游地提升过程中,旅游企业是区域旅游开发发展的资金或技术投资者,凭借其资金或技术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同时旅游企业作为制度的被约束者,其目的是投入资金开发旅游,策划在一定时期回收投入旅游开发中的资金,并且想在短期里尽快回收投入旅游开发中的资金,即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中的利益主体之一旅游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经济+社会成本,经济-社会成本)。

(3)社区及其居民的利益诉求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他们共同构成了带有一定人际交往模式的基层组织,当地居民又称为社区居民。由于旅游业发展极大地改变着旅游目的地,空间的紧密型、资源的互动性就使得景区与社区之间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以社区为基础的旅游发展方式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社区也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依托和支持。因而,社区,包括社区居民这一利益主体理所当然成为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中的关键群体之一。

社区居民作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利益主体,他们的利益诉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希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提高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第二,希望当地旅游业的开发,能够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使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第三,希望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指导与培训;第四,希望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得以保持与发展;第五,希望通过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尽量减少负面影响,保护民族旅游地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不要变坏,以获得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从而保证本地的旅游吸引力以及本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以及社区居民这三大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的分析,现将其关注的利益点进行归纳,见表1。

二、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关系

民族旅游地生生不息的发展,参与旅游的利益主体各方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到最优的角色定位,而是在多次协调、逐步探索寻找最优角色定位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文章以民族旅游地发展演化为基础,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关系。

民族旅游地演化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这样一个过程,不同阶段的旅游地其利益主体构成是有差异的,不同阶段的旅游地参与旅游的利益主体的发展程度与能力也有所差异。从长期来说,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的关系在一定路径作用下呈现出一定的特性,其逻辑内涵表征的是随着旅游地的不断发展、成熟、各利益主体表达与均衡机制的逐步完善、参与水平、层次的提高,其关系在遵循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相应地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根据民族旅游地发展的不同阶段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中哪一方力量作为核心,发挥主导作用的划分方式,可以将民族旅游地旅游发展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起步阶段的政府主导模式、发展阶段的旅游开发商主导模式和成熟阶段的社区主导模式。

1.起步阶段的旅游地利益主体的关系

处于起步阶段的旅游地特征是少量的“多中心型”游客或“探险者”,少有或没有旅游基础设施;只有自然的或文化的吸引物。相对应的利益主体的关系处于独立阶段。此阶段旅游企业、社区及其居民很少参与介入旅游业。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区域、一个旅游地总体利益的代言人,希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和其它产业的发展,而在缺乏资本来源的情况下,只有政府能充当这个角色,投资于当地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旅游地旅游业。地方政府凭借其资源优势,旅游企业和社区对之只能忍让。此阶段影响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因素有旅游地市场化进程由政府主导,利益主体发育程度处于个别参与水平、利益主体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是初级参与层次。

2.发展阶段的旅游地利益主体的关系

处于发展阶段的旅游地特征是有明显的旅游季节性,旅游地实施了广告宣传活动,客源市场地形成,其它部门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外来投资逐渐占据控制地位,相对应的此阶段的利益主体的关系处于观望阶段。观望阶段利益主体的关系特征是部分社区居民自主开放意识、参与旅游层次水平低,资金匮乏;当地政府追求政绩,在起步阶段投入大量资本后,陷入缺乏“资本”和“智力资源”的境地,因此,提供优惠政策(如实行“买断经营权若干年”的投融资体制),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然而忽视其他利益主体的要求。旅游企业在当地政府、社区居民的支持下介入旅游地,三方利益主体都希望从中获益。此阶段影响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旅游地市场化进程由旅游企业主导,利益主体通过组织采纳与发育逐步成形,利益主体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仍处于初级参与层次。

3.成熟阶段的旅游地利益主体的关系

处于成熟阶段的旅游地特征是旅游接待量迅速增长,游客数量超过当地居民数量,有明确的客源市场地,大量的广告宣传,人造景观出现,并取代自然的或文化的吸引物,“中间型”游客取代“探险者”和“多中心型”游客。相对应的此阶段的利益主体关系处于摩擦阶段。摩擦阶段利益主体间的关系特征是旅游企业追求最大利润,当地政府获益,具有较大的环境压力,资源遭到破坏,当地物价快速上涨,社会风气下降,当地社区对旅游业的发展持敌视态度,社区居民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要求旅游开发的利益重新进行分配,三方利益主体关系处在摩擦阶段。此阶段影响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因素是社区居民这一利益主体发育逐渐成熟,旅游市场化进程由社区及其居民主导,处于大众参与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各利益主体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增强,处于积极参与层次。

三、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规律

1.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是在分权化的过程中不断凸显出来的

随着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在改革中逐步转变职能,寻求与其他主体合作,同时社区自身也不断的成熟壮大,这些都促成了民族旅游地利益主体的凸显。民族旅游地政府是中央政府向地方分权后产生的独立利益主体,开发商介入民族旅游地而成为利益主体是政府组织经过市场化分权凸显的,社区居民被确定为利益主体的过程则是政府向社会分权的结果。开发商可能是本地资金的拥有者也可能是外来资金的投入者,它的凸显是政府招商引资开发相对落后的民族旅游地的结果。社区居民则是民族旅游地的原住居民,其主体地位是在旅游地过程中逐渐被认识和接受的。

2.不同利益主体在民族旅游地同一发展阶段的利益诉求不同

民族旅游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在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的利益诉求是引进技术和人才开发出能够长久盈利的旅游项目,而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则是马上回收自己投入的建设损失和失地补偿,尽快参与尚未成型的旅游市场。这就使得社区居民盲目自发参与旅游,造成市场混乱难管理的局面,最后导致政府和社区之间互相抱怨。在民族旅游地的同一发展阶段,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因自己的缺陷而产生的需求,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也是自身缺陷对彼此的需求而产生的。

3.同一利益主体在民族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同一利益主体在民族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诉求也是不同的。如社区居民,处于旅游地发展起步阶段的社区居民对旅游的发展前景盲目乐观,认为旅游开发会带来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不管是什么方式,只要能进入旅游市场就会去尝试。进入旅游的发展阶段,社区居民开始意识到旅游可能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社区居民开始意识到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只能给他们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居民开始关注自己所在社区生态环境是否被破坏。而成熟阶段的社区居民就更加的理智,他们不仅关注旅游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益,还很关注社会效益,即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随着旅游地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趋于理性化。

4.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旅游地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模式在发生变化

民族旅游地开发起步阶段是地方政府为主导,和社区产生矛盾的内因是社区自身缺陷太多,其关系模式各自为政,自谋生计。到了发展阶段,新的利益主体旅游企业凸显,社区在旅游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下,有序经营,利益主体的关系是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社区和旅游企业。民族旅游地成熟阶段,在社区及其居民为主导的开发模式下因利益诉求的变化产生了更多新的利益冲突,表现为从协调利益主体的矛盾关系模式转变为协作共生模式。(见图1)。

参考文献:

[1]Swardbrook,J.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M].Washing D C :CABI,1999:45―47.

[2]张伟,吴必虎. 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 旅游学刊, 2002,17(4):63―68.

[3]王连球,陆利军从.博弈视角看旅游开放中的利益协调[J].商场现代化,2009(1):265.

[4]姜莉.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4):84-85.

[5]孙诗靓.景区―社区:基于利益主体的矛盾分析与和谐机制构建初探[J].旅游论坛, 2008,1(2):172-17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下一篇:论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的技术标准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