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学表达,得“言”又得“意”

时间:2022-07-22 12:37:10

“比”中学表达,得“言”又得“意”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教学“言意兼得才有语文味,才能留住语文的根”。“言”是指语言形式、表达方法;“意”指的是言语传达的思想、情感、文化。那么,语文课如何做到“言意”兼得呢?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从语言形式入手,在“比”中品味语言形式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理解、提升情感的得“意”的过程。所以,“比”中学表达,是“言意”兼得的过程。

所谓“比”,是指“比较”“比照”“对比”。“比”中学表达,是指通过对不同言语形式的比照,在反复揣摩、掂量、比较中,体会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所起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在“比”的过程中,学生在不同言语间“走来回”,语言品味能力就能提高,语言的差别感受性增强,同时,情意的感悟也能力提升。因此,“比”中学表达,是教学方法,也是一项有效的阅读策略。

一、同题材“比”,体会“异曲”之工

入选小学教材的语文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具有一定的典范性,按“主题单元”来编排。以往教学,教师往往囿于课文内容、情节,局限于“这一篇课文”的教学,难免“学一课丢一课”。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篇课文的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如果孤立地阅读,有时候不一定能准确地把握住,但如果把它和同类题材的课文进行一番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学生则更能体会到其语言形式的独特性和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片段1:上海市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九册第31课《桂林山水》

师: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类文章我们以前学过不少。《五彩池》是这样开头的。(出示句子,生齐读)

师:它清楚地交代了游览的(生:地点)。

师:《颐和园》是这样开头的。(出示句子,生读)

师:开门见山,统领全文。

师:而《桂林山水》又是如何开头的呢?(出示句子,生读)

师:它的开头与前两篇课文开头比比,有什么不同?

生1:说了桂林山水的排名、地位。

生2:引用了别人说的话。

师:《桂林山水》开头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呢?这节课让我们好好读读课文。

上述教学是把不同年级同题材的几篇课文的开头作比较。这样的教学,跳出了“这一篇”的局限,不再仅仅学“这一课”,而是站在学习“一类”课文(指文体相同、结构或语言风格相似的文章)的角度来思考并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由此及彼,通过与以前所学课文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分析、质疑、归纳的过程中,触类旁通、由点到线,了解、积累写景文章“开头”的几种常见方式。

在与同类课文的开头作比较的基础上,“那《桂林山水》的开头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呢”又将语言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将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引领学生探究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心中既有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还有对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的真切感受。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所以,“比”中学表达的过程,是引领学生学习揣摩作者表达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和主旨的理解领会的过程,也就是“言意”学习并行的过程,其结果是“言意”兼得。

二、上下文“比”,体悟言语之巧

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关注“表达”,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将视线停留在弄清文章结构、看懂文章表层意思上,而对文章内部独有的深层次的精华部分反而避而不究。学生得到的只是“首尾呼应、承上启下”等一些概念、术语,而对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独有的表达效果则说不清、道不明,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浅层次的。

朱熹说:“凡看文字,诸说有异同处,最可观。”《朱子语类》则告诉我们如何在一篇课文内,进行上下文比较:“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将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

教学片段2:上海市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九册第31课《桂林山水》

师:如果说作者通过长长的句子、舒缓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漓江水的静,那么作者描写山的特点所用的表达形式又有了些许变化。读读描写山的这一小节,它和第二节“水”的描写有什么相同吗?

生1:都运用了排比句。

师:运用的修辞手法都一样。

生2:都是先与其他的水和山作对比。

师:是呀,写作顺序也是一样的。

生3:每个分句都是先总写特点,再具体写。

师:是呀,把作者赞叹的原因写清楚了。

生4:都用了比喻句,把山和水的特点写得很形象。

师:(PPT出示描写“水”的长句子)如果说作者是用长长的句子来表达漓江水的舒缓、宁静的话,你发现描写山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吗?(PPT出示描写山的句子)

生:描写山的句子都是短短的。

师:作者用短句想要表达什么呢?自己比一比、读一读,要读出不一样的感觉哦!(生读句子体会)

《桂林山水》堪称教材中的“经典文”,在全国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师生都对作者笔下的漓江山水美叹为观止,教学往往停留于“通过朗读,感受山水之美”,而对作者巧用长短句来表现水的静美、山的多姿的匠心则很少关注。这两部分语段是课文最出彩的部分,若是学生不知其妙,实在可惜。

上述教学中,教师运用“比”的方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了两段语言表达形式、内容上的异同。在“比较”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到水是那么的宁静、青绿,而山则随着船的行进不断变化,是那么险峻、那么多姿,山水相映,不由让人由衷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情感的激发伴随着语言的学习自然而成。

叶圣陶先生说:“就读的方面来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所以,阅读时将上、下文“比”着学,可以促进学生进入较高层次的赏读,感悟语言特点与表达内容间的关系,达到精读的效果。

三、关键句“比”,体味语言之味

所谓关键句,简单地说,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词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我们认为,体会关键词句在课文特定语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既有内容层面上的,又有形式层面的;它既要求理解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所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不仅是读的理解,还是表达的学习。教学中用“比”的方法来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既理解了句意,又能领悟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能将“读”与“写”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学片段3:上海市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27课《图书馆的小镜头》

师:读读第二节,思考:大门口的场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到图书馆看书的人可真多,各种人都有。

师出示:

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

师:读句子,你脑海中想到哪些词?

生:川流不息、摩肩接踵、蜂拥而至……

师:多好的成语啊,作者为什么不用上这些词呢?

生1:留披肩发的,可能是阿姨;剃平头的,可能是叔叔……

生2:来图书馆的人们身份不一样,男女老少都有。

师:对,通过描写人的头发、鞋子的多样,以部分表现整体,让我们有了想象的空间,真切地感受到各种职业、各种年龄的人,男女老少都是求知若渴。

上述句子的学习,将文中描写人多的句子与学生积累的词语进行勾连、比较。学生在“比”中揣摩语言形式,引发思考:同样表示人多,为什么不用一个简洁的词表示,而是要用一长串的短句来描写头发与鞋子的多样呢?讨论中,学生理解了句子的内容和特点,同时初步知晓一种表达的具体方式:以部分表现整体。

叶圣陶先生说:“讲析课文,无非是把语句讲清楚。”如何“讲清楚”呢?实践证明,“比”是一个有效策略,“比”中不断体味语言的精妙,伴随的是学生思维、阅读、表达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崔峦老师说:“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基本有两条:一是做到由言得意,还是做到了言意兼得;二是学生的言和意是怎么得到的,是老师告知的,还是由老师带领学生自主发现的,有没有经历一个真实的学习过程。”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比”中学表达,有助于教学走向成功。关键是教师要善于选择“比”的对象:文与文的比、段与段的比、句与句的比、句与词的比、词与词的比……要能发现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各种联系,从中抓住主要异同,引领学生分析、对比、探究。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言意兼得”,课才有语文味。

上一篇:浅析新课程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下一篇:初探化学课堂的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