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素亚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1 10:52:54

科素亚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科素亚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n=20) ,予常规降糖治疗;雅施达组(n=30):口服雅施达;科素亚组(n=30):口服科素亚;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内皮素(ET)及肾功能等指标。结果:(1)3组在治疗前尿MA、尿β2-MG、尿ET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后,雅施达组和科素亚组的尿MA、尿β2-MG、尿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雅施达组和科素亚组尿MA、尿β2-MG降低和尿ET排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P

【关键词】科素亚;雅施达;糖尿病肾病;治疗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1-3202-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研究认为30%~50%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故早期防治DN,并延缓其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DN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物等。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DN中的应用的相对较少。本文旨在观察ARB类科素亚对DN患者的尿微量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内皮素(ET)影响,并与ACEI类雅施达作比较,旨在评估其对DN的近期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为科素亚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8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选择应符合1997年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及根据病情选用降糖药,代谢控制稳定(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血清果糖胺≤2.0 mmol/L)后2周内随机2次尿微量白蛋白20~200 μg/min入选,患者无高血压,无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入选前至少8周内未应用过ACEI类或ARB类药物。将上述糖尿病早期肾病病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20例,雅施达组30例,科素亚组30例。常规治疗组、雅施达组、科素亚组3组在性别构成、年龄、BMI、病情方面进行均衡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见表1。

1.2 检测指标:常规治疗组,只予常规降糖治疗;雅施达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口服雅施达4 mg/d(培垛普利,法国施维雅药厂);科素亚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科素亚50 mg/d (氯沙坦,美国默沙东)。在实验期间3组患者均保持相对固定的总热卡摄入量及蛋白、钠盐恒定的糖尿病饮食,降糖措施不变,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测定尿MA、β2-MG、ET及肾功能等指标。

1.3 标本收集:留取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4小时尿,混匀,准确记录尿量,留取8 ml,测定尿MA、尿β2-MG,取尿液2ml加抑肽酶400 IU测定尿ET。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抽取空腹血5ml,其中3ml分离血清,测定血糖、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 ml加入枸橼酸钠抗凝管分离血浆测定果糖胺(FbA)。

1.4 检测方法:空腹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果糖胺测定用比色法。尿微量白蛋白、尿β2-MG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ET测定采用放免法,肾功能、血脂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两样本均值比较用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用F检验。所有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各组一般情况比较:各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各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予雅施达、科素亚或常规降糖治疗8周后DN患者血糖、果糖胺、SCr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血脂与治疗前相比也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各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β2-MG、尿ET的变化:见表3。

2.4 不良反应:科素亚组出现干咳1例,高血钾(>5.5 mmol/L)1例,血肌酐升高(>110 μmol/L)1例,总发生率为15%(3/20);雅施达组出现干咳7例,高血钾1例,血肌酐升高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5%(9/20),科素亚组显著低于雅施达组(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长期血糖代谢紊乱所致ET及RAS活性增高在DN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重要的作用。DN时肾脏局部RAS活性增加及其诱导ET基因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在肾小球入球、出球小动脉差异性分布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能刺激肾小球系膜基质的产生,促使肾结构损伤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诊断DN的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MA测定,可预示早期肾小球的病变,是诊断DN的可靠指标。β2-MG为单链多肽低分子量蛋白质,几乎所有核细胞都能合成,能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其中99.9%在肾小管重吸收和降解,因而正常尿中含量甚微[1],故尿β2-MG升高,反映肾小管功能受损。本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在血肌酐尚未升高时,尿MA、β2-MG均高于正常值,可认为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已有肾小管损害或小球损害。尿MA、β2-MG为诊断早期DN的敏感指标,比血肌酐更敏感。ET为目前已知体内最强血管收缩肽,研究表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ET。ET可促进出、入球小动脉收缩,增加小球内压,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同时产生炎症介质和胞外基质,促进肾小球硬化及肾损害。在早期DN患者中,肾脏局部RAS活性增强及其诱导的ET基因表达明显增加,阻断ET的作用可显著延缓DN的发展[2]。Orisis等[3]研究认为尿液排泄的ET主要是肾脏自身合成分泌的,尿液排泄的ET与尿β2-MG呈正相关,由于尿β2-MG反映DN患者肾损指标,故认为尿液排泄的ET是判断DN患者肾受损的另一客观指标[4]。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有这些指标的改变,因此即早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干预治疗非常有意义。

有研究证实通过阻断RAS尤其是AngⅡ的作用,可以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ARB是选择性与AT1结合,对AngⅡ产生阻断作用,不影响缓激肽的水平,无干咳不良反应。由于AngⅡ受体AT1的被阻断会出现反应性AngⅡ生成增多,增多的AngⅡ不能与AT1结合,反而与AT2结合增加,正常情况下AngⅡ与AT2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与AT1的效应正好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加的治疗效果。因此认为ARB是高选择性、作用完全阻断RAS的药物[5]。理论上ARB能更好地保护肾脏,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2003年欧洲高血压联盟-欧洲心血管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可靠证据表明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ACEI,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ARB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关于ACEI和ARB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直接对比试验较少,临床应用及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研究显示科素亚和雅施达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MA和尿β2-MG,同时可明显减少尿ET的排泄,疗效相当。表明ACEI和ARB不仅可改善DN肾小球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减轻肾小球间质的损伤。本结果还显示雅施达及科素亚治疗后,DN患者尿MA降低和尿ET排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r=0.701, P

科素亚为AT1受体拮抗剂,因而很少象ACEI那样产生咳嗽等不良反应,患者较易耐受。本研究结果发现30例服科素亚患者仅1例发生咳嗽,远远低于雅施达的发生率。从科素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效果看,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尿ET效果与相当雅施达,鉴于糖尿病肾病的性质须长期服药,因而选用不良反应较少的科素亚似乎更为合适。总之, 科素亚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毅华,陈惠明.血、尿微球蛋白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2):739.

[2]李力,陶新朝,杨歌明,等.阿魏酸钠对慢性肾衰竭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调节[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 (4):235.

[3] Orisio S,Benigni AN,Brruzzi I,et al.Renal endothelin gene expression of increased in remnant kidney and correlated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J].Kid Int,1993,43:354.

[4] 冯晋光,郭晓惠.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血尿中β2微球蛋白改变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3:96.

[5] Lewis EJ,Hunsicker LG,Clarke WR,et al.Reno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angiotensin-receptor antagonist irbesartan in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 due to type 2 diabetes[J].N-Engl-J-Med,2001,345(12):851.

收稿日期:2007-07-09修回日期:2007-07-23

上一篇: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APL的临床疗效观... 下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