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时间:2022-07-21 10:25:13

浅谈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育艺术。语文教师课堂效率的高低,关键要看能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提问方法,课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也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合理提问,激发兴趣,积极评价,使学生真正悟透疑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上课不是一开始就感到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找出问题的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疑问,利用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疑问的心理,激发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可紧扣教材本身的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一篇课文、一堂课都有它的特点,而对重点内容的解析又恰恰是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与升华的最佳契机。教师在设计讨论题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注重论题的针对性,切实把握文章的重点,不宜太大太空,太笼统。否则,文章分析就会支离破碎,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要有适度性

教师要使课堂提问设计得合理、恰当和有意义,还须注重提问的质量、把握提问的时机、讲究提问的策略,特别是难易要适度。根据课文理解的需要,从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出发,有的课堂设疑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有的则不要求。也就是说,要达到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之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重点的把握,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四、直题曲问,激化思维

课堂的提问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把提问变成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那么,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对这样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妨碍思维的发展,形成思维定势,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露。如果能做到直题曲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化学生思维发展。如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如果直接问:文中描写了金华双龙洞哪些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这样的提问不但很难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且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果采用直题曲问,假设场景: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正带领游客游览双龙洞,那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金华双龙洞的美景?这样的提问,就能激化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五、化难为易,激励思维

课堂提问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如果问得太易,就会有碍于学生思维的锻炼,易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达不到提问的效果。把问题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能达到激励学生思维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课堂教学中能否体现提出高质量且具有艺术的问题,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能否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第四初级中学)

上一篇:让学生“教”你怎样做教师 下一篇:情感教学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