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21 06:32:07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沿海地带和经济发展前沿地区,对掌握多门外语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多。但是,在高校中外语人才的培养现状更侧重于培养单一外语语种,对第二外语的重度不够。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总结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探索二外日语新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959年霍尔第一次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提出跨文化交际学的概念。在学术界,通常把该书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此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局面。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也被引入到外语教学中,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开始受到外语界的关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演变成了外语教学的目标。

二、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往多样型,复合型方向发展,在掌握某一种外语的基础上具有第二外语能力的人才越来越收到青睐。在大多数高校的外语教学中,经常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由于中日两国在地理、文化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在高校外语专业二外语种的选择上,日语常年居于首位。另外日本的时尚潮流,动漫等也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因此,日语受众广,学习人数较多。虽然大多数高校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进行外语教学,但是由于受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及限制,二外日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课程设置不合理

日语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专业日语不同,二外日语每周的课时量不会超过四节,本科学校大都开设两年,而专科学校的教学只有一年时间。在这短短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里,很难学好日语。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只是应付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针对本科和专科学校的日语教材较单一,数十年来多数高校使用的都是≤标准日本语≥这本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频率较小。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日语语言体系比较复杂,知识量很大。但是,在高校中,日语作为二外,学时相对较少,在这么少的课时基础上完成这么重的课程任务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很多教师往往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同时受结构主义和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讲授为主,过于注重语法、单词和句型的教学,而忽视了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知识的导入。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语言知识,却不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性少,有时教师直接把PPT打开从头讲到尾,课堂气氛比较严肃,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策略

1.调整课程设置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度计划表时要明确提出二外日语的教学目的和考核标准,适当的提高课时量,增加课程种类,比如开设基础日语之外再开设一门日语会话或者日本文化这重课堂互动性强的课程。同时要更新教材内容,本科和专科的二外教材要区分开,现在不管本科还是专科大多数都在用≤标准日本语≥这本教材,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像≤大家的日本语≥这本教材更适合专科学生。

2.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广泛运用

现今的大多数高校中,多媒体资源已经基本覆盖校园。以往的过于陈旧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教学。所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当下的趋势之一。日语的语言系统比较复杂,把复杂的日语体系通过简单、直白的图形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另外,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师生建立交流群,把课堂延伸到课下,在交流平台可以链接平时课堂上没讲到的知识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日本文化知识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达方式,外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教学,还要重视文化教学。比如,我们在日语入门学习五十音图时,如果把日语的假名和汉字的渊源进行讲解的话不但可以增强假名的辨识度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另外,学习日语的句型的时候,先把日本人这个民族的交流习惯,比如敬语的表达方式,双方的关系判断,习惯含糊表达这些点进行讲解的话,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句型学习的理解。

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上能够进行文化的双向导入,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异民族文化时客观有效的看待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因为二外日语学习者不是专业学生,语言水平较低,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就有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更要做好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陈俊森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岩.谈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3]杜勤.日本语言文化结构的心理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3).

[4]芳贺绥.日本人の表F心理[M].东京:中公I.1993:58.

[5]傅美莲.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语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3).

[6]纪玉华.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

[7]林范武.探究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

[8]毛树罗.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日语文化教学策略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

[9]日ヒュ`マンデベロブメント.日本:姿と心[M].东京:学生社,1999:343.

[10]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1]赵秀侠.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语教学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上一篇: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透视实体购物与网购的未来... 下一篇:孩子学钢琴七成患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