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发现之旅”

时间:2022-07-21 04:06:52

设计的“发现之旅”

2013年12月1日至15日,由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和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深圳现代设计博物馆和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中心基金资助的“2013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在深圳大学举行。

该论坛自2005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4届。本届论坛以“发现之旅”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设计界的专家学者畅谈在设计理念、设计见闻、设计实践以及设计教育方面的最新成果,力图探索、开辟设计的新方向、新领域,提升设计的新境界。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三个专业分论坛,主论坛于12月1日上午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分论坛于当日下午在深圳大学科技楼3个报告厅同时举行。

在主论坛上,德国包豪斯大学造型学院院长frank hartmann以“美学回归”为主题,第一个发表演讲。他认为,美学是对美的鉴赏与评估,在艺术和设计领域是对新文化现象以及现实经验感受的感知和再现。随着社会发展,现实美学也有一个很大的转型:从美学到无美学,美学的意义突破了可以触摸、可以具体感受到的科技或科技感受承载物。高科技手段所展示出来的设计样品和形式,让我们感觉社会生物科技特征越来越不明显,越来越没有界限。最后,他以设计师凡德菲尔德的一个建筑楼梯设计为例,讲述设计之初设计师曾被要求更功能化,造价要低,要符合当时的需求,但是设计师坚持自己的底线,让我们现在不仅从视觉上看到美,而且走上走下也感到一种享受。frank hartmann指出,设计师就应该坚持这样的“美”。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紧扣本次论坛的主题“发现之旅”,用没有文字的图片给我们提出了设计发现的两个方向:从行为发现设计和发现环境,并指出中国当下设计关于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行为的发现远远不够。他提出,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形式的行为中去发现,也可以从任何一种环境中去发现去研究,使其设计为人民服务。他认为,这种发现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的,这个时代不应该是简单意义上的进行时,而应该是未来进行时。

康奈尔大学环境艺术系主任kathleen joan gibson介绍了她最新的“康奈尔大学室内设计模型教学与研究”项目。项目主要对设计语言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用新的语言让所有新知识更加可视化。目标是用历史呈现的角度,通过对现当代室内设计的具体实践进行分类归纳,从而产生一套新的图形学。同时,也希望总结出一套全新的设计语言词汇来定义设计的途径和轨迹,并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项目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加强设计史和工作室之间的联系纽带,使设计师更明白他们的作品是可以成为时间轴上的一部分,是有时间生命周期和记录意义的,并且使从业人员与客户沟通进行得更加便捷和清晰,使设计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就中国设计的未来发表了题为“设计的大地——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中国及其设计活力”的演讲,指出就本质而言,设计是面向未来、构想未来、展现未来、引领未来的事情,并将中国设计界出现的一些对未来的探索称为“向设计的大地回归”。“向设计的大地的回归”包括了回到生活的本源、关注社会的发展、帮助贫困人群、关注民生安全、设计转向乡村,以及设计面向自然界和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社会的协同创新。向乡村学习、向生活学习,并寻求回归之路的探索是中国设计令人欣喜的未来所在。

西班牙巴塞罗那艾丽萨瓦设计学院的daniel cid moragas教授以“巴塞罗那行动”为主题,向与会者介绍了巴塞罗那市的城市创意、创意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其中,2013年10月在巴塞罗那举办的设计展和论坛上,他们通过实时、实地、实况的调研,用所得的数据,在一面墙上用点线连接的方式将整个流程动态化地记录了下来,具体形象地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矛盾及时展现出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另外还展示了一些倡导学院派设计和商业价值联系,宣扬“和平与希望”,以及用音乐和新媒体将人的生命体征用具体的声音表现出来等项目。最后展示的是一个在美丽的海岛村庄举行的艺术活动,人们将数百只灌满柠檬汁的发着荧光的手套挂满了整个海滩,倡导人们创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讲述了“当代设计的创新路径”,提出了创新的三个层面:形式创新、结构创新和社会创新。形式创新区别于形式游戏的形式创新,核心在是否能

读这个时代,在于通过形式把这个时代的精神实质或特点进行更好地阐述;结构创新区别于承重的功能性结构,而是指形成事物关系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原始本地工艺的保留和继承;社会创新是通过设计改善社会关系,这里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机会,生活本身永远是设计首要关注的对象。方晓风指出,协同创新才是大势所趋,只有摆脱视觉生产的逻辑,才能具备协同创新的条件,因此,设计师更应该注重提高综合能力,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的本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设计栏目主持人祝帅在研究方法上探讨了设计从“艺术”到“产业”的发展过程。祝帅认为,在设计学研究中欠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尚不具备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条件。他敏锐地观察到在未来的设计研究中,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提出应该大胆地鼓励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引进入设计艺术学领域中的研究创新。他认为,现在的设计教育当务之急就是在设计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增开设计研究方法和设计统计学这两个课程,及时补充社会研究方法的学术训练,并要在未来10到20年之内对新一代设计研究者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更新,对他们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

三个分论坛于12月1日下午在深圳大学科技楼1、2、3号报告厅同时举行,分别为环境艺术设计、产品/服装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分论坛。

环境艺术设计分论坛由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和赵健共同主持。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张琪以“当代工业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为题,就后工业文化遗存和博物馆实践同大家进行了探讨,他提出,吴洪利用工业依存做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用空间设计的方法去改变工厂原有的形态机理,用创意设计去发现空间的可能性,对厂房的建筑空间进行重新组合,让工厂的属性变成博物馆属性;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董雅认为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目前我们的学校培养的学生过于专业和功利,思想不够活跃,指出在学科互动、交叉、配合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新的创新;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张燕根以“空间的导演”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对公共艺术设计的一些感悟,他认为,设计师应当充当导演的角色,指挥着各专业人才共同来完成一件作品,并对这个导演的每步工作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希望设计专业学生可以借鉴或尝试这些规律,多参与项目实践,多做创新探索;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姜峰回顾了设计史上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指出每一次设计的革命都是进步的开始,而每一次建筑界新的变革都充分印证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发展观。他认为,设计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只有对设计充满热爱、充满激情,才能怀着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对设计进行不断的再创造,为设计的革命不断注入新的含义;最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艺系主任李平以“软实力:空间设计的诗性”为题,指出设计的诗性是向存在本体的回归,是向本真语言的穿越,是面向未来的前瞻创造。对设计而言,只有先行到未来的存在时间,才能作为设计的前摄引导,不断开启并推动设计创新的持续发生,涌现设计诗性生命的原始脉动;大连工业大学环艺系主任刘利剑对后工业时期环境设计的工业属性进行了分享,指出非规则、线性、曲面的建筑成了后工业时期的主要建筑形态,提出了在高速发达的科技的趋势之下,建筑或环境设计未来变化的问题。他认为,在设计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技术快速发展之中,设计者要把握最新的技术并驾驭它。  产品/服装设计分论坛由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主任罗莹和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林志远共同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以“大数据时代的设计再思考”为题,率先同与会者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的生活、思维、教育以及设计的改变。鲁晓波通过“数字化保护敦煌”“数字化故宫”等多个项目向与会者说明,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创新,直觉、想象力更加重要;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就设计教育的话题进行了分享,探讨了协同创新理念下的设计教育问题,指出了近年来设计教育的同质化、单一化发展局限,整个教育系统缺乏“协同创新”理念。他提出,协同创新设计的原则是人与自然,深层探索未发现的自然是人类设计的本源;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熊兆飞提出了“大服装”的理念,把服装看成是集

艺术、技术、科学于一身的,融历史、文化与民俗为一体的大系统。熊兆飞分享了他和同事近年来从专业方向的划分到课程教学实践等服装设计教育方面做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纺织服装系主任肖文陵认为,中国服装设计要转型首先要创新,创新必须从本质开始,即从创建新的有价值的理念开始。对于设计教育而言,转型就是基于造物结构健全课程体系,以及创建新的有价值理念的相关学科和知识;德国包豪斯设计大学教授、哲学家karl schawelka也就设计教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未来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教育也不可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如何找到新的方法来教育下一代,教育学生如何去寻找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新问题,并且努力尝试解决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杨先艺对于设计的力量发表了看法,认为人类、社会、经济、艺术、技术等因素的结合是其力量的着力点。设计对经济的推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资源的保护,都是对人类、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所在;最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王方良分享了他对不文明行为的一些设计思考。他认为,不文明现象是一种粗鄙的设计以及在粗鄙设计的影响下形成的不良习惯。设计应该是具有教育功能的,设计通过产品无声的引导规范使用者。设计影响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造就文化,文化又会反馈设计,形成一个行为教化的可持续发展。

视觉传达/数字传媒艺术分论坛由方晓风和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新华共同主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叶苹就职业设计师的教育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叶苹以“艾斯林格实验班”为例分析其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其是建在专业之上的一种知识拓宽,它需要的是精英和领袖素质。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上,采取大师主导、团队教学、组团评价等方式。课程结构强调创新、商业、思维和协同。他主张将当代中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放到真正的课程实践和探索之中去解决;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余强谈到设计界“土豪”现象时指出,土豪设计有悖于设计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理念,导致资源浪费,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使得设计庸俗化。他倡导在东西方设计中,应有朴素的设计思想。他认为,设计是哲学的,因为其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珍惜是生态哲学的智慧体现;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教授 matthias lehnhardt就3d打印技术在设计界的影响做了发言。matthias教授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让与会者了解到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上的应用,提出了制造者的文化这个命题。他认为,设计师应该在制造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更多的文化带进制造者和制造产业中间;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教师贺沁洋就大数据时代的视觉生存做了最后发言,就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处理和可视化阶段进行探讨。他认为,其可视化是易于理解的时间格式,可以提供全新的认知角度,并且可以构建有价值的洞察力,指出如果我们的认知和理解力保持不变,我们眼中的这个世界将会因为创新而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理解。

此外,本届论坛中还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项目:“2013深圳设计营”。设计营邀请了国内外16所设计院校的师生,从事以“发现之旅”为主题的感受深圳、表现深圳的设计创意活动。活动从11月21日至30日,历时10天,让参营师生对深圳——这座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进行全面了解、探索和发现,并运用设计来诠释和表达这座城市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缩影的特色和风貌。设计营共分为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时尚设计和综合设计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若干小组,参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研探索和设计活动。各小组的设计作品也成为设计邀请展的一部分,并赢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2013深圳设计营不但对宣传深圳作为世界设计之都的文化形象、扩大深圳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推动深圳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的发展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增进了国内外设计师生的理解与沟通,同学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友谊,临别之际依依不舍,场面感人。

本届论坛和设计邀请展是深圳设计界的又一盛会,它为深圳设计界带来新理论、新观念和各种新发现,进一步促进了中外设计学子的专业交流,以一种新形式为当代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深圳这座“设计之都”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方向。

作者单位:深圳

上一篇:将地方音乐融入当地普通本科院校歌曲写作课程... 下一篇:总结当下,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