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体育

时间:2022-07-21 12:53:34

浅析学校体育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通过对青少年在学校中的情况,以及我国学校体育的政策等问题,以体育课程改革为例,来浅析我国的学校体育特色。从而对我国学校体育开展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学校;青少年;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在我国开展情况

1903年,于我国体育来说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们国家首次将体育课程引进了学校教育课程之内,而体育课程也伴随着我国走过了100多个年头。在这100多年中,我国学校体育也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我国的学校体育也呈现出了它独有的特色。其中,学校体育一大特色就是体育课程改革走在学校体育改革的最前列。

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当然应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从理论上讲,似乎谁都没有异议。但在实践中这却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中,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动技能技术却成了课程的唯一目标,无论是教师教、学生学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运动技能技术都是唯一的内容。学生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中,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而不是体育的目标,健康状况差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体育,因为他们的体能状况不能适应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意志的发展,都不是体育学习的目标。然而,恰好在这些方面,体育课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许多独特作用。不对现行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就不能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教育作用,就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青少年发展情况

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也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据调查,1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与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些体能指标,如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等均有所下降,学生的肺活量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下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但体育课程学习不受多数学生欢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只有改革现行体育课程不关注学生情意表现和社会适应的弊端,才能让体育课成为老师乐于教、学生高兴学的课,才能让体育学习对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青少年天性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体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责无旁贷的。但在部分体育教师看来,减负和素质教育等于增加音体美课时,体育课自身并不存在减负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因为体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一方面,现行体育课同样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同样需要减负,这包括适当减少学习内容和适当降低难度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现行体育课程是建立在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基础上的,知识和技能传习是课程学习的主要特征,学习经验、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的改变等在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却在现行体育课程中都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现行体育课程并不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要求我们对现行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满足教育发展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策略是: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总之,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体育新课程改革,但我们不能搞矫枉过正,而应该“极高明而道中庸”,把握各种关键问题的对立和统一,寻求平衡,促进发展,使体育课程改革健康地向深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彦.“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6-14.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004.

上一篇: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的“多情”人生 下一篇: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之巧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