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21 10:49:42

电子商务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物流发展时间不长,存在多方面问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观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五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实现物流企业的电子化,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影响,问题,对策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概述

1.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买卖双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直接面谈或当面交换方式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2.物流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物流公司的整体水平较低,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电子商务的意识淡薄、理解模糊;传统物流体质下的条块分割和垄断;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社会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仍不够理想等。

二、我国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对策探讨

通过对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借鉴国外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的成功经验,我国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观念是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电子商务浪潮中,物流企业要尽快提高自身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绝不能无动于衷,也不可随便盲从。企业决策者不仅要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而且要在具体电子商务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合理方式,或未雨绸缪,及早参与,抢占先机,或静观其变,伺机而动,这些方式的选择就取决于企业家们的战略眼光和决心了。

(二)打破传统物流条块分割和垄断。物流活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物流系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有必要从全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提高社物流效率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物流业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物流业的空间优化整合,构筑全国范围内有效协作的综合现代物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建设多个国家级的现代物流节点、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规划重点应放在发展第三方物流网络:业务点、物流中心、区域运输站场、营业线路、控制中心及综合物流信息网等。

(三)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投资建设全国物流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 将物流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嫁接, 抢占该领域的全球制高点; 建立多个全国性的物流信息平台, 加强完善物流实物网和虚拟网, 发挥网络优势, 组建网上物资贸易和物资配送服务市场, 提高全国范围内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 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 推进EDI 项目建设, 建立全国交通通信服务专网系统,

采用先进的数字编码、调制和时分多址技术, 并集成现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 与智能应用系统互联; 运用全程物流理念, 完善大交通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功能, 基本建成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运输平台, 以邮电通讯及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平台, 形成以运输、商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

要想成为综合化、网络化大型骨干物流企业,首先要建设物流企业内部网。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互联网络, 加快物流企业自身的敏捷化改造, 初步实现从商品订货、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所有步骤的“全程物流管理”; 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网络,重新设计适合电子商务的流通渠道, 以此来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 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 其次是实现物流企业对外联系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通过与国外著名物流企业成合作伙伴, 形成较完善的全国物流网络并与全球物流网络无缝,运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进行实时管理, 为品牌企业及B2B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从物流系统规划、咨询、集成到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全球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

另外, 物流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亦不容忽视, 如配备技术结构适应货源结构变化的需求的运输车辆, 控制缺重少轻现象; 建立规模较大的货运站、货运枢纽、多设网点, 购置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及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货运枢纽及其运行体系等。

(四)加快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开放物流业市场。调整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由国务院商务部具体实施,并建立与交通、通信、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从而统一全国的物流市场,使物流企业在法律环境下平等竞争、有序经营、和规范管理。与此同时,开发物流市场,引入外资物流企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与国际物流市场的接轨。

(五)加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业物流人才,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在高等院校中建立完善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以满足我国物流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应当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培育从事物流理论研究和实务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使其在掌握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懂得尖端的电子商务与IT技术,从而成为有创新思想的现代化物流复合型人才。其次,企业要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转变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引进新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围绕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引进新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围绕现代物流发展目标,拓展用人渠道,强化管理培训和继续教育,重视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逐步形成一支高级管理人才队伍。

三、总结

处于起步中的我国物流业需要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与成败得失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大胆实践,制定可行措施和有力对策大胆探索,就能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物流业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4-65.

[2]刘胜春,李岩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25.

上一篇:《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单元设计初探 下一篇:中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