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

时间:2022-07-21 10:42:56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分行,北京 100031)

[摘 要]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推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金融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62-01

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近几年来,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虽然通过全球改革政策来挽救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严重打击,但是由于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泛,再加上发生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解决,这使全球开始对经济进行深刻的反思。经分析发现,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发展方式不协调,这就必然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且对全球经济影响极大。

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方法,革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各个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正因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严重失调,使金融危机一直危害着全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全面并且透彻的去分析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美元在世界上货币所处的特殊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经济的发展处于世界的前列,并且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利用对世界其他国家发行国债并且对外贸易中所存在的贸易逆差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为了确保美国对其的投资,持续的购买美国的国债并且向美国以低价出售国内能源,这种形式上所谓的“协调”,在实际上只是促进了美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却极大的危害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揭示了这个虚伪的“协调”,使美国经济迅速衰退,导致了全球经济严重受到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性影响的打击,如果不尽快的调整全球经济维持到新的平衡状态,那么,金融危机将会持续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所以,客观并且深入地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且合理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国际金融危机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2.1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弊端

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为高度消耗能源、高度影响环境、高度的资金投入,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是暂时性的,不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长期的推动作用,而且严重的消耗了我国的能源储备,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以短暂的能源损耗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繁荣,必将导致我国经济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近几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打击,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政策的改革。

2.2 革新市场经济体制难度较大

(1)只有不断地去改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断冲击,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而对一些非国有企业,国家政府却没有进行有力的支持,最终使一些非国有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破产停业,这必将会增加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矛盾,甚至形成经济上的恶性竞争。

(2)发展我国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不能过多的干预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与国家政府之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问题发生。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政府会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来帮助我国市场经济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这道难关。

2.3 经济增长产业之间的带动转变难度较大

只有通过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强新型农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制造产业的发展速度,才能使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金融危机大大影响了经济转变的过程,具体表现在:

(1)由于现在农民工失业问题严重,使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大大增加了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而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使土地的压力增大,农业生产严重滞后,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改革措施的推进。

(2)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抑制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工业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不能正常生产,这就使服务业的物质匮乏,最终导致服务业的发展停滞。

(3)我国制造业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负面性影响,造成了产品积压,无法找到销路的僵持局面。 3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对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因此,在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我国的制造业的产品以物美价廉的特色销往世界各地,给我国制造业不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制造业的发展,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1)质量是工业制造产品要把好的第一道关,不能只求数量上的增大,重点要加强制造业中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制造业经久不衰。

(2)国家不能只注重大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这些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3.2 调整外部资产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1)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处于领头企业的地位,在行业整合的产业链下,金融的杠杆可以使更大的企业放大市值,从而处于一个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地位。

(2)我国近一些年一直处于一个稳步的发展态势,世界500强的公司排名也越来越靠前,这些企业可以充分的利用一些占据产业链高端的跨国巨头企业受到冲击、股权被贬低的“天时”,去参股这些跨国公司。另外,轨道机车、发电设备、汽车等行业的企业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身的强大订单配置能力,考虑参股上游的公司。

(3)我国可以对于外汇的储备进行多元化的配置,利用外汇的储备来增加对我国战略能源的储备。需要鼓励银行把支持实体经济放在全球的产业布局上来。需要实行精细化管理,企业如果想要做强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方式,质量管理需要落实在每一个行动上,彻底摆脱“求数量、求速度”的传统管理观念。

3.3 促进国内消费

由于收入状况的不佳或者环境因素的不允许,导致了我国国民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提高我国国民的收入,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并且提高就业率,是促进我国国民消费的有力措施。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国民消费水平再度降低,因此,制定合理的消费方案,并且创建良好的消费环境,是促进我国国民消费的必要措施。

3.4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政府应该大力的支持并积极的引导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威胁下,为非国有企业开辟出一条经济发展的道路,努力地维持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平衡。

4 结 论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经过政策的调整以及完善经济发展体系来实现。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应该客观并且理智的分析我国经济所处的形式,并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便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上一篇: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及其风险控制方法 下一篇:浅析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必然性及适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