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60例多管道重症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

时间:2022-07-21 03:25:15

神经内科60例多管道重症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总结6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60例患者的护理实践,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护理,预防了管道并发症。结论 管道护理工作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重症患者;多管道;管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0-02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情发展变化快,往往需要留置多种管道,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胃管、导尿管、吸氧管等。而管道护理不当会引起出血、感染、窒息等护理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我们加强了各类管道护理,有效预防了因管道护理不当而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及各类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抽取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2013年1月――2013年6月病重或病危病人60例,均同时置入≥3种管道。

2 管道护理

2.1 管道评估 评估管道时,根据管道的危险及重要程度将管道分为3类。高危管道:潜在危及生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管道;中危管道:没有危及生命安全但有可能发生并发症的一类管道,如深静脉置管、导尿管等;低危管道: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也不会引起并发症,如浅静脉置管、吸氧管、胃管等。评估项目均为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6项[2]。高危管道每翻身时评估一次,一般为每2小时一次,中低危管道每班评估一次,有特殊状况应及时评估。

2.2 管道标识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因此使用各种管道标识,既对护理人员起到提醒与警示的作用,又能使护理人员操作时迅速找到相应管道,准确又安全。本科采用2cm×10cm大小的写有各类管道名称的不干胶黏贴纸,其中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导管为橙色,深静脉置管及PICC管为红色,导尿管为黄色,胃管为紫色,其他空白标识为白色。使用时,用黑色记号笔在标识纸上注明床号、姓名、留置时间、置入长度,将标识纸对齐包裹在导管合适位置。可以将标识纸外粘贴一层透明胶带,可以有效保护标识纸,以防其污染或磨损。

2.3 各类管道护理

2.3.1 气管插管 ①用两条丝质胶布交叉环绕导管将其固定妥当,固定时要放置牙垫或用一5ml针筒代替,以防患者双齿咬合气管导管而引起窒息。②吸痰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吸痰动作宜轻、稳、准、快。每次吸痰前后吸入纯氧1分钟,吸痰时要严密观察监护仪上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变化。③气管插管若未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应用气管插管专用湿化器持续24小时湿化,湿化液一般使用NS250ml加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各一支。④口腔护理应两人配合完成,将导管从一侧口角移向另一侧,防止嘴唇压伤。

2.3.2 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后,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早期可通过凡士林纱布填塞来减少创面出血。切口需每六小时换药一次,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细菌培养及痰培养;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3],因此需充分吸痰,吸痰前后需提高氧浓度,一般为10L/min吸入1-2分钟,若连接呼吸机则纯氧吸入90秒,吸痰时注意动作轻柔;固定气管套管的带子应打成死结,注意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食指余为最佳,同时应注意有无皮下气肿、伤口出血、气管内套管阻塞、套管脱出等。

2.3.3 导尿管 向患者介绍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取得理解和配合。嘱其勿牵拉导尿管,若为躁动患者,可适当使用约束带。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行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观察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两次行会阴护理,每周更换康维抗返流集尿袋。若病情允许,可鼓励患者多饮水或留置胃管患者鼻饲温水,以及定时夹管以训练膀胱功能。

2.3.4 深静脉置管 每班应交接导管外露刻度,以此确定其在体内的深度。每次使用前应先抽回血,再用0.9%生理盐水冲管,使用结束后应用0.9%生理盐水冲管后再用肝素液封管。每周换药2次,若有渗出时应及时换药,换药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原则,以免感染。严密监测有无感染、心律失常、血管损伤、空气栓塞、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2.3.5 胃管 神经科重症患者,如颅压不高,为保证营养供应,通畅在发病后24-72小时插入胃管进行鼻饲[4]。置管时动作宜轻柔,以免损伤鼻腔和食管粘膜。需两人两种以上方法确认在胃内后才可鼻饲流质。我科现采用输液泵以50-80ml/h的速度鼻饲流质,鼻饲前后及鼻饲过程中每四小时用温水20ml冲洗鼻胃管,鼻饲液的温度一般在38-40℃,冬天可应用加热器。鼻饲过程中若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30°,翻身或吸痰等操作宜在鼻饲前进行,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

2.3.6 吸氧管 每日更换鼻导管一次,固定时需注意松紧适宜,保持并检查鼻腔及鼻导管是否清洁、通畅;用氧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脉搏、血压、精神状态、口唇甲床等判断氧疗效果,同时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分析判断有效;本科现使用一次性湿化瓶,需每天彻底更换湿化水一次,每周更换湿化瓶一次。

2.4 管道宣教 由于重症监护室无家属陪探,因此管道宣教的主要对象为在岗护士特别是一些低年资护士及护工。应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的专科护理管道培训,强化管道风险知识,同时加强组织管理,如护工行翻身等操作时须有护士协同完成,不可单独执行等。

3 效 果

60例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性拔除胃管2例,未造成不良后果,1例由于突发脑疝死亡,但均未发生由于管道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出血、感染、窒息等并发症。

4 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急、重,病情发展变化快,同时由于多管道的置入,为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多的风险,评估给类管道,做好管道标适,针对不同管道进行的有效管道护理,同时加强组织管理,做好宣教,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崔明霞,李卫平.神经外科患者的管道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6):112-113.

[2] 徐建红.神经内科多管道患者的护理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1):995-996.

[3] 张延霞,时凤丽,袁康,等.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调查预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46-347.

[4] 骆剑伟,王兵,蒋卫芳.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研究.浙江创伤外科,2006,11(1):30-31.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综合护理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