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2-07-21 02:16:32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45-0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一句古名言,启发我们要多读书,只有多阅读,才能多写文章,写好文章。对于小学生而言,重要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读好书。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在阅读教学之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的环境之中,要求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把学生当作阅读的主人公。只有当我们把学生当作阅读的主人公,学生才会真正发挥自己的阅读积极性。

二、在阅读教学之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只有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搞好阅读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应做到:思想上的引导与帮助,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不断地帮助学生纠正阅读方面的缺点。

三、加强指导,追求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和发散求异思维。想象是人脑中利用感知到的表象进行新事物形象的创造。想象发展了,才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丰富,语言精当,情感强烈,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生动具体的语言材料,丰富有趣的内容情节,千方百计诱发学生根据现有的阅读材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课文原有的内容的基础上或补充,或扩展,使概括变具体,空白变充实,细微见精致,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性强,对语有趣,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大,但课文写到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就结束了。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做,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表象、情感等因素,诱导学生展开多层次的形象加工活动,加大想象的训练力度,学生有兴趣,全身心投入,创造思维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散求异,使学生获得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如《称象》一文,学生通过学习,肯定了曹冲用石头称象的办法。这时,教师可提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象?学生各抒己见,提出用石头、泥土、水装船称象是好办法,装卸很麻烦,你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更省力的称象方法吗?稍加点拨,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就会找到用人上船称象的办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利用课文的内容美,发挥朗读的感人作用,吸引学生,唤起共鸣,增强学生信念,提高教学效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主要记叙首都人民向告别的感人情景,抒发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深切怀念和依依惜别的浓厚感情。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在读者面前要展现几幅画面1、人们急切等候灵车的画面。2、人们悲痛望着灵车来时的画面,体现沉沉思念的感情。3、灵车缓缓离去时的画面。学生都说:“我们读课文,表达我们对的无限崇敬,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

在小学语文课中,不少课文中安排有精彩的插图。我们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指导阅读中:1.引导学生理解图画蕴含的整体意识;2.指导学生认识阅读的结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楚阅读的顺序。

四、在阅读教学之中,发挥语言重组作用,培养发散思维

语言的重组,其实就是语言形式的重新排列与组合。这样重组后,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语言转换。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转换方式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中的语言,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骆驼和羊》中的“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句话进行语言训练,要求学生在不改变句意的基础上转换原句中的词语或句式。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得出如下答案: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对方的长处,这是不对的;你们俩都只看到对方的短处,看不到对方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语句延展。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些语句简洁、明了,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典型句子进行语言训练。

缀连词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还可以把课文中内容上有联系的词语排列在一起,要求学生缀词成句或缀词成文,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朗读、精读、略读、速读、跳读、抄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方法都必须有序地教给学生。当然课外阅读使用最多的是速读和略读,也有跳读等各种方法。学生可在阅读实践中自由选择,灵活运用。

课外阅读方式的选择要根据阅读的目的和文章性质而定,一般归纳为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和评论阅读三种。积累性阅读主要由阅读目的所左右,采用粗读、速读和片断读等法,不一定要求宏观把握全篇,但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以达到知识积累的目的。理解性阅读要求读者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一般要经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由部分把握到统领全篇的心理活动过程。评论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最高阶段,它要求精读文章,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对所读文章进行评论,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的提高 下一篇:浅谈中药代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