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预防医学类学生社区实践效果定性思索

时间:2022-07-21 12:58:22

非预防医学类学生社区实践效果定性思索

随着医学观的转变,越来越要求临床医生把预防保健与医疗实践相结合,而且须将临床预防的观念和技能贯彻到临床医学生的教育和实际工作的态度中去。为此,各国的高校和住院医师培训机构等相继在预防医学教学方面都做了大量而有益的探索[1,2]。我校于2003年开始依托全科医学的社区教学基地,开展了预防医学的社区实践教学。在开展社区见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批(4~6人)进入见习基地,连续完成8学时的社区见习,具体内容包括:(1)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概况;(2)临床预防服务的工作实践;(3)诊所预防服务提供的情况;(4)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管理状况以及预防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等。在见习前学生已经完成预防医学理论的学习。带教师资团队由全科医学、预防医学教研室的教师和社区里全科医生组成。为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预防医学社区见习课的效果,探索可行的临床医学本科生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我们于2003年进行了此项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采用专题小组访谈、重要知情人访谈等定性研究技术进行调查。专题小组访谈对象为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的200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12人,其中女7名,男5名。这些学生均来自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试验班的学生,在到社区见习之前,均接受过预防医学的理论学习。重要知情人访谈对象是来自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的全科医生7人。

1·2调查内容:(1)临床医学本科生安排社区见习的必要性;(2)社区见习的学时安排的适宜性;(3)社区见习所取得的效果;(4)在经历社区见习后,认为社区见习应加强的内容;(5)社区见习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

2结果

2·1社区见习的必要性及其效果:参与访谈的12名学生均认为安排社区见习很有必要,认识到了学习预防医学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在访谈中,有学生认为,社区见习使他们有了对临床预防服务的感性认识,并认识到要做一名负责任的好医生,必须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除了对疾病的治疗外,掌握预防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走进社区,对社区居民患病状况和社区疾病谱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预防观、群体观以及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理解,表示将来无论是在专科医院里还是在社区诊所工作,掌握个体化病人周围人群的健康问题特点十分必要,而不仅仅是治疗眼前就诊的病人;通过社区见习不仅看到了社区医生为病人个体和人群提供预防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促进了从医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见习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其目前所学的内科学知识的兴趣,并激发了部分学生对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评价的研究兴趣。参加访谈的12名学生均表示愿意接受预防医学教育;在社区见习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与诊所里的病人进行交流,体察到在社区特定环境中的医患关系模式,尝试与病人交流的技巧,并感到在社区诊所与病人交流时不像在医院的专科诊室里那样紧张。重要知情人访谈的结果发现:学生进行以全科医学教学基地为依托的预防医学见习,提高了基地全科医生临床预防意识,促进了基地教师预防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的全科医生表明,虽然带教的时间只是8学时,但带教准备时间超过了带教学时的3倍,在带教之前复习了社区里现有文献并查找新的文献,系统复习了教科书,找出符合临床医学本科学生适宜的带教内容。教师在社区带教,促进了自己教学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社区带教也检验了理论课教授的质量与存在的不足,丰富了教学经验。

2·2社区见习的时机及学时安排的适宜性:参与调查的学生均认为安排8学时的社区见习学时较少,应增加学时,并适当缩减理论学时。有2位学生提出社区见习应占总学时的2/3,还有2位学生认为社区见习学时应为总学时的1/10,但更多的意见集中在占总学时的1/5~1/4。学生们提出愿意到社区里提供预防医学服务或设计实施科研课题。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均直接接触病人,他们希望通过预防医学的社区见习,培养自己的宏观和整体思维,掌握临床个体化以及社区人群整体的预防知识和技能。带教老师认为如果想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知识和临床预防的技术,应在社区见习1·0~1·5个月。

大部分被访者认为社区见习最好安排在临床实习阶段,作为临床轮转的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利用整块的时间学习预防医学的实用技术。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应安排在基础阶段,每个学期都安排相应的见习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3社区见习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了解学生对社区见习内容的意向,本次研究中,先请参加专题小组访谈的12位成员各自独立地列出他们希望在见习中学习的内容,共11个。

然后,小组成员根据此内容与未来临床工作的关系和重要性等,每人从中选择5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并按照重要性的大小顺序,分别给予5、4、3、2、1计分,5分表示最重要(见表1)。

2·4学生对社区带教师资整体带教水平表示满意,带教技能仍需提高。在本次社区见习中,我们安排了富有社区工作经验、中级以上职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作为社区带教老师。结果发现:学生对教师整体的带教水平较为满意,但认为社区带教师资仍应提高带教技能,并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课题研究经历,认为社区带教师资的职称应为中级以上。

2·5社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预防医学课程本身改革来讲,我们改革的力度应加大,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设计预防医学研究课题。目前的社区教学中安排学生深入现场调查的机会较少,见习中用到的数据/资料多为二手资料等,除了受学校整体课程结构(学时)的影响外,也受到了教学基地具体的教学环境、规模、带教师资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但研究给了我们更多的改进启示:推进学校整体的改革,才能使预防医学教学的各环节改革顺利进行。

3讨论

3·1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专业特点,组织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医学见习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临床预防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亦有助于其复习、掌握和应用筛检、预防接种、各种咨询及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能;另外,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激发了学生对临床内科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以临床预防为核心的预防医学社区见习,不仅可以巩固预防医学知识和观念,而且还可以成为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联系的桥梁。

3·2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师资的团队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次社区见习是以全科医学教学基地为依托而组织的预防医学实习。经过多年建设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临床预防的理念和技术在教学基地师资中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发现,社区里带教的全科医生虽在其训练中接受过临床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临床预防在日常诊疗工作中也是其基本的服务内容之一,然而,他们所接受的培训缺乏系统性,在带教过程中把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欠佳。同时,研究显示:学生希望带教师资具备科学研究的经历,但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全科医生还不能独立地设计研究项目计划,这与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社区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完善。在目前条件下,只有组建多学科的教学团队,发挥优势互补,才能满足学生对社区见习的期望。本次研究中教师队伍由大学全科医学教研室的教师、预防医学教研室的教师、富有经验的全科医生3部分组成,以团队形式进行带教弥补了师资本身存在的不足。

3·3适当增加和调整社区见习的学时,使学生在社区见习过程中真正学到预防医学的技能,巩固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调查显示:学生所喜欢见习的内容中,每一个专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很好地完成,如果能给临床医学本科生安排较长时间的社区预防实习课,不仅能使学生有时间学习必要的预防医学的实用技术、还可能把预防医学的理念融入他们临床诊疗的态度中,促使他们在诊疗过程中体现并运用预防的思想,必将对他们未来的临床服务生涯有较大的帮助,使更多的病人受益[2,3]。

上一篇:高教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思考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治理的缺陷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