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7-21 12:16:1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它不仅让教师教的很累,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语文课程标准终于应运而生了,它被誉为“教育的革命”。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改变了过去的“以师为本”的传统理念,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

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一直以来就成为研究者重视的一个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课程功能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知识传授功能被过度的夸大,具体表现在教学行为中的特征是“一言堂”“话语霸权”“强制灌输”。在现代课程理念中,构建主义强调认识主体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性,因此,“获得知识”代替了过去“传授知识”的课程功能理念,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提出了改革要求,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分为导入、讲授、小组讨论、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几个环节,从这几个教学环节的开展流程来看,改变了过去一问一答的简单交互或者答案呈现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提炼、深入、再次引导、重新概括等环节开展深入的学习和构建意义的学习。较之传统教学,教师过去的讲授行为的主导性和核心性地位得到了改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鲜明表现。

二.学生的学习行为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在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在“接受性学习”的方式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还有值得思考的是,现今语文课堂上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探索研究等等热热闹闹一番以后,学生的真正参与内容和程度一样值得反思。在课堂上,从学生参与投入的内容来看,分为举手、发言、讨论等行为上的投入;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力的投入;乐观、愉快等情绪上的投入。老师往往主要是行动上的关注,而缺乏思维力和情绪投入的关注。比如,学生的思考是否有深度,学生的讨论是不是有的放矢,是不是充分有力;学生的情感投入是否积极乐观。这些方面常常被忽略,而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三.师生互动行为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是很难简单的分为教师的一方或学生的一方,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都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因此,“互动”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话题。然而,改“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问学生答”,以为这就是互动。实际上,形式上的问答根本没有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真正的互动和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之其他学科教师更多地触及到人、人性、道德、伦理、情感、性格,正如于漪所说的,语文老师“站在课堂上就是生命的闪光”。因此,对学生在生活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综合影响最大的是语文老师。然而,如今这种师生间精神的接纳和人格的对话在语文课堂上却是很难得见到。问题在于师生之间没有真正意义的互动行为。陈旧观念的破除是很困难的。虽然,教学方法表面上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是学习主体与教师是教学主导的关系,没有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新课改要求,在对话过程中,老师的身份(比如聆听者、学习者、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支持者等)应该保持在持续变化的状态中,学生也一样,师生共同为课堂教学过程负责。师生正是在这样持续的自我反思中悄无声息的建构着自我,并使自我不断走向完善、走向深刻。无论是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都是在师生互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共同构成复杂的课堂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穿新鞋,走老路”问题的深入探讨后,我们发现新课改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

成静,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上一篇:浅谈建筑外墙装饰中玻璃幕墙的设计要点 下一篇:分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