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时间:2022-07-20 10:57:32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高校作为中国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就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进程,强化终身学习教育,以满足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重要性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体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21-01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本质性要求,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要通过学习来完成,要依赖于教育手段,构建良好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以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其所承担的教育使命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可以推进学习型社会快速、稳定地发展。

一 中国高校教育对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如火如荼,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对高校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有所调整,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1.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教育体系也要相应地有所调整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人类的知识发展进程已经进入高速运转时期,主要体现在近20年来所创造的知识财富,已经超过了20世纪所创造的知识总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文明已经进入新的运行轨道,而是建立在20世纪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深入发展。人们要跟得上时展的进程,就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只有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才能促进产业技术结构发生变化,调整生产模式,实现社会岗位的转换。以技术工种为例,在近20多年的技术发展进程中,在科学的带动下,技术不断发展升级,特别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超过8000种传统技术消失,而6000多种新技术出现。这就意味着高校教育需要更新教育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利于高校人才进入社会后能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2.终身学习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

随着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工作岗位的转换以及工作的流动性变化,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克服种种困难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就给高校教育提出了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改变,迎合社会人才需求建立新的高校教育体系成为必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教育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且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要提高人们接受教育的水平,以使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还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教育,而是适应新的时展要求对教育模式的改变,主要的目的是要向学习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为学习者的一生服务。

二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相关措施

1.加大应用型教育和继续教育力度,实现办学途径多样化

按照党的十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要逐渐向应用型教育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全民终身教育,就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以使社会从业人员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并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接受培训。这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要求办学途径多样化,除了学历教育之外,还要根据社会职业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实施技能培训教育,以实现学校教育的多种功能、多种模式。

2.高校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以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学习型社区形成了终身学习的环境,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传统的社区是依据人们的居住地而设立的用于交流、活动的生活场所,但学习型社区有所不同,其将社区内分散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学习要求。高校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就是以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创设社区学习环境,以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同时,促进社区居民互动学习和积极地自主学习。对于社区居民的学习,社区党工委不仅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机制,而且还要提供物质、经费、场所等方面的支持,以使社区成为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机会的新型社区。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转变教育模式,构建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高校就要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对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以确保向社会输送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报告[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上一篇:互联网思维的猪 下一篇:高职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