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性阅读的探索

时间:2022-07-20 10:09:22

初中语文有效性阅读的探索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1.以“教”代“读”。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只看重问题的探究、知识的拓展,轻视学生的当堂阅读,时常只是让学生粗略地“扫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问、去分析、去归纳,最后给学生几条规律,让学生背背,老师“教”的太多,学生阅读时间太少,很少真正走进文本。

2.以“考”代“读”。为应对各次考试,教师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把语文当做训练,后果严重:败坏学生的口味,将学生逼向“地下”,丧失思考,缺乏个性:为结论而教,学生语文感觉已经钝化,阅读已成为枯燥乏味的技艺,一种望而生畏、做而生厌的训练。这种阅读教学的八股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和文本对话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维碰撞和审美情趣。不能让那些充满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阅读成为学生的渴求,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

3.重“义”轻“文”。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大多数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习惯于扎进文意的海洋里,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在含义、主旨的体会,忽视了对文章语言表达的体悟和认识,仅有的涉及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词句“好不好”“为什么好”这个层面上。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以载道”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于文中“寻道”“取义”是语文教学的传统,语文教学重“义”轻“文”由来已久,语文课程改革以来在这方面一直试图“纠偏”,但效果不佳。

4.课外阅读量少。初中生(尤其是农村中学)除阅读课本外,很少接触到课外阅读,即使有阅读的,也只是浏览故事情节,自发式的、漫无目的的阅读,很少有同学认真细读精品,《中学生必读名著篇目》形同虚设。它不仅忽视了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质量低下,也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几点方法

1.确定阅读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阅读教学前,先要指导学生有明确的阅读目标。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可以以一个月或一周甚至一篇文章作为基本单元。近期目标应与具体学习内容结合起来,配合课堂文本解读,补充必要的额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起到真正读有所用的效果。而远期目标一般以每学年作为一个层次,远期目标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吻合,让学生明白这一学年主要在哪些方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哪些方面的知识,阅读哪些文体的文章。

2.营造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生是十三四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很欠缺,但拥有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创设的情境中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教学中,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不足的特点,我一般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先播放《愚公移山》这首歌曲,同时还配以一些愚公移山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愚公移山的艰辛,此时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春》是一篇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意象单纯的散文。要让才十三四岁的孩子一下子就走进作者的内心,理解作者对春的赞美、欣喜之情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以一首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导入,使学生在轻柔而抒情、时慢时快的轻音乐中,如同置身于江南春天的原野之上,一幅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和谐自然美的画卷就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3.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制订《阅读积累卡片》,计划一周要读什么书籍和文章,读多少,能掌握和理解多少等等,并在周末、月末进行自我检查。在阅读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对好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做好读书笔记,避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果。此外,实践中,我们还定期开展优秀读书卡评比活动,评选出“阅读之星”,将阅读成绩纳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之中,以鼓励学生,保证阅读的效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哪怕是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过去的、现在的,都应让学生读读。让学生在不自不觉中积累知识。

4.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的掌握情况,组织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如组织猜谜语、演讲比赛、演课本剧、举办班研会、扮演角色朗读课文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迅速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扮演皇帝、骗子、大臣、百姓、小孩,学生们很快融入活动中,一个个情绪激动,精神振奋,把皇帝的爱慕虚荣、奢靡无度、昏庸懒惰、荒废朝政,骗子的阴险狡诈,大臣的虚伪、愚蠢可笑、阿谀奉承,百姓的胆小怕事,小孩的诚实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总之,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观照自身的教学实际行动,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真正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孙红霞.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2(3)

[2] 张艳敏.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2(2).

上一篇:论如何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