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1 09:51:18

试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同时,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新课程理念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要走出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束缚,逐渐转入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那么,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呢?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新课改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新课程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需立足学生主体而进行。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推动作用,只有哪些带有探索性因素的问题和趣味性的情景才能具有强大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因此,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要基于一定的情境创设中。

情境创设的方法较多。如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如《爬山虎的脚》一课,老师先故作惊奇的说:“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人有脚,许多动物有脚,爬山虎是植物,它怎么也有脚呢?它的脚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看看课文然后告诉老师答案,好吗?”。这样,学生便会迫不及待的打开课文,他们渴望了解知识的欲望也会因此油然而生。创设情感氛围。如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先播放一首齐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随着乐曲细细品味文章,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使他们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并体会到美的衣襟,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除此之外,还要在教学中搭建平台,内化情感,知道学生有感情的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创设情境情境。如在《乌鸦喝水》,把这篇课文的问题一一出示,看哪个同学回答的正确率高,每答对一个题目,就给一分,如果其他同学有创意回答,带来了新的灵感,也可以悄悄的修改自己的想法,看哪个同学表现优秀。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个个聚精会神,都会积极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不同的答案就像珍珠一个一个蹦出来,回答问题竞赛训练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胜不骄,败不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因此而高涨。

其次,要在课前借助额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教学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课前,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再讨论这幅图美不美,美在哪儿,这样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了解了这首词的内容。又如教《回声》,上课伊始,我带学生来到学校礼堂,让他们对着空旷的礼堂大叫。一阵阵回声传来,同学们感到既兴奋又神奇,心理上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急于了解原因的迫切状态,这便是授课的良好时机。

语文学习,兴趣为先。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标下的语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有吸引力的主题(开放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不是什么内容都要合作、什么时候都能合作。那么,应怎样选择与合作学习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呢?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首先考虑有无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大家友好合作的力量。其次要考虑到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而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周老师采用了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学生之间,升华在学生心中,彰现了合作学习之奇妙。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表现出周老师生活即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应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应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成学生思想自由地交汇、碰撞、升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白杨》时,当一位学生说出“白杨一定在埋怨老天爷不公,把它安排在这样一个鬼地方。它哭得脸色树干)发白,愁得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时,教师弯下腰,抚摸着这个孩子的头,亲切地说:“你观察得真仔细,一下子就抓住了白杨的树干白、有裂沟这个特点。但是你看,现在,这棵白杨不哭了,它已经认识到了埋怨、哭泣是于事无补的,甚至会成为风沙嘲笑的对象。瞧!它勇敢地抬起了头,伸直了手臂,与兄弟们一起搏击风沙,守卫边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位教师的评价不但对学生的独特体验、大胆陈述予以鼓励、支持,同时也对学生的幼稚、不足予以引导,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价值体现”与“学生独特体验”的统一。又如在教学《生命桥》时,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的深刻含义后,教师布置学生写一份追悼会的悼词。孩子们得到发展的不仅仅是写几句话,这份悼词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世间“大爱”。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生活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而不应强调那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讲解和训练,语文教学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语文学习不能囿于课堂,“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课内课外,家庭社会,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时时都能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只有这样,语文素养才能落到实处。

总之,在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注重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 王运: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许艳双: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11期。

上一篇:优秀网球运动员伤后康复训练期间恢复方法的研... 下一篇:初中英语快乐情景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