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20 07:54:0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新课标下的一门必修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以“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的教学为例,从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堂任务、注重细节处理、善于提炼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细节处理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这一节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网络搜索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网络搜索技能的基础上还能有兴趣学习,从而提高网络搜索技能及不同方法搜索的意识是老师在这堂课上授课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一、准确定位教学内容

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源于有效的教学定位。网络搜索技巧小学中学都可以进行,如何对其界定、提炼是不容易体会的,因此这节课将其定位为“策略与技巧”比较适于中学生。这节课的重要目标就为“学生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总结出信息搜索的方法及常用技巧。能灵活运用搜索引擎的目录搜索和全文搜索方法。”学生通过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从中理解和掌握获取信息的

方法。

二、合理设置课堂任务

“任务驱动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置任务非常重要,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本节课的第一个任务设在放完园博园广告片之后,让学生搜索重庆园博园共有多少个展园?”这样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将学生的各种查找方法显露出来。在学生搜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然后在自愿展示的基础上,抽选几个用不同搜索方法的同学上台给学生演示并适时地鼓励。教师总结各位同学的方法并引导同学提炼关键词的过程和所用的搜索方法。此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带领大家总结出常用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

(1)直接访问网页,教师给园博园的网址;(2)使用搜索引擎。

第二个任务是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老师也到园博园体验了一下发现园博园中出现了很多美女,最后才知道重庆园林博览会选出了很多形象大使。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刚才老师讲的方法查找出第八届国际园林博览会有多少名形象大使?其中冠军是谁?找出冠军的照片。看看哪一组找得最快最好。”这个任务可以利用刚掌握的知识完成任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用新的任务,协作交流,解决问题。老师和同学一起观察学生的演示操作,并对刚才已经学过的方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对同学们新的方法加以赞扬并提炼。教师演示:“其实那么多图片我们想找到合适大小和像素的照片还有一个小技巧:浏览器左端的筛选。”教师总结:(1)查找时确定类别,细化搜索条件;(2)善于运用浏览器自带的搜索工具。此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刚才用到的方法并且能掌握新的搜索技巧。

第三个任务是将学科有效地整合在了一起。学科整合开拓了学生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是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青少年的一条捷径,值得在各学校、各课程教学中推广。教师提出问题:“说到重庆的骄傲,想起最近在我们大学也出现了一名佼佼者,她是一位体育健将,多次在全国和国际上取得名次。我刚看这位同学的名字时叫不全她的名字。教师展示姓名:施××及相关简介。提出任务:请同学们查出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并解释其意思。教师请与前面所用方法不同的学生上台演示(有拆字的方法,也有用在线字典的方法)。教师再演示讲解不同分类搜索引擎(如:想查找施廷懋更多的跳水信息可用:新浪―体育―跳水)并解释目录搜索和全文搜索。教师总结:(1)运用不同的搜索引擎(目录及全文);(2)运用网络工具查找相关内容,如:运用在线词典查生字。这个任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搜索技巧,还学会了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特别是能让学生觉得学习信息技术学科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大胆让学生去实现各种任务,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及发现更多的学习方法。

三、注重细节处理

细节决定成败,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其课堂效率往往就蕴含在处理各种细节之中。

例如,本节课的最后作业为:运用你觉得最满意的网络查询技巧,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找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以“伦敦奥运我们来了”为主题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小组成员姓名命名上传到服务器上,下次课评比、展示。有的同学对文件夹或者文件的命名和放置位置是随意的,有时候因为系统的设置重启以后资料就不存在了。因此上课的时候教师应注重文件的管理,不随意将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放在桌面上,不对文件和文件夹随意取名,也不能随意在文件中输入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良好的信息素养就在这些小细节中表现出来,规范了自己的操作,才能让学生知道如何方便快速地检索信息,养成良好的管理和操作计算机的习惯。再如,本节课在搜索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作品,教师提醒学生尊重别人的版权等,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细节。胡舒立说过:“如果不尊重版权,维护原创,总有一天,我们都要回到文化的蛮荒时代。”因此,需要从身边的点滴注意尊重和保护版权,教师就可以从实际情况把握细节,从而提高学生尊重版权意识及课堂效率。

四、善于提炼方法

不仅是数学、物理等课需要在课堂中提炼学习方法,信息技术课也要如此。在信息技术课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思想方法的提炼、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加强目的性教育,将教学目标贯穿到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抓住教学的关键点,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科学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本节课教师在布置完每一个任务以后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总结提炼出搜索的技巧,并根据实际情况再补充一些方法。例如,学生在搜索图片的过程中会搜索到不同大小和像素的图片,教师补充小技巧:浏览器左端的筛选可以筛选学生想要的图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实践探索,构建学生活动,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在引导学生发现、探索的过程中,注重实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更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挑战。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并提高的过程,以上几点只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所总结出的一些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还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深化努力。

参考文献:

[1]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和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2004(4).

[2]徐钢梁.多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345.

(作者单位 乌鲁木齐市七十二中)

上一篇:快速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方法 下一篇:地方职业教育教研部门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