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时间:2022-07-20 12:33:5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支架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递进中逐步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通结合教学实践和教辅材料,浅谈对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小学语文支架。

关键词:小学语文;支架式;教法研究

小学生的知识量少,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相对弱些,新知识的讲授都要从生活中迁移进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认真研究教辅材料,结合学生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且适合学生发展的支架,让那个学生在亲手操作和体验中,感知语文的魅力,促进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知识间的灵活运用、思维的顺畅迁移,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创建小学语文的课堂“支架”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顺应学生的思维,创建高效、使用且有乐趣的教学支架。

一、实践式支架,触摸语文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让学生亲手去做、去触摸,才能通过实践切实的进行体会感受,使孩子与课文中的事物零接触,与作者的思想一致。例如在学习《窃读记》这篇文章时,让学生亲自到书店里尝试窃读的感觉,体会其中的滋味,拥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会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受。然后,提议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用对比的方法来开始对《窃读记》的学习。还例如在《动手做做看》的学习时,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这做一些自己喜爱的简单东西,使学生体会到在操作是的困难和乐趣,利用别的方法也可以做成自己想要的东西,使学生在实践中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真正体会到科学家的话有时也是不对的,需要自己去尝试。在课堂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避免“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已有的经验,并适时的给学生创造积累经验的机会,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碰撞,点燃这种思维的火花,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影像式支架,感知语文

语文课文所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学生根本没有见过或听过的,如果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式的接受,课堂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觉犹如进入了电影院,有声音,有图像,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深刻,课堂注意力也能很好的集中。例如《我们的祖国美如画》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多媒体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长安街的魅力夜景、长城的雄伟、鸟巢的别具匠心、水立方的魔幻魅力等一系列图片,此时学生已经领略了首都北京的美景,翻开课本,教师让学生自己找出关于北京风景如画的图片。通过这样的支架构建,让学生进行一次“旅游”,通过影像建立立体化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将学生带到课文的情景中来,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三、探究式支架,品味语文

探究是对问题的深思,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学生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不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来把握深入思考,这时通过构建探究式支架,借用集体的力量,传递思维的不同声音,从多个角度,立体的来品味句子,做到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奇妙的科学世界》时,学生对课文中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在理解和使用上还不是很熟练,我们就可以建立探究式支架,建立一些文字表达,使用一些现成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填空,通过学生模仿一些这样句子,在相互的交流中进行思维间的碰撞,分享不同的句式,在分享中建立“这样列举也挺好的想法”,借鉴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加自己的视野,开阔思路。根据的探究的结论,学生可以很好的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品味句式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习作“未来的……”当中,顺利的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为我们的写作带来很惊喜的效果。

四、典范式支架,享受语文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引导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范例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有些课文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只能借助于典型的例子。日常的语文基础训练需要范例式支架,通过范例学生可以按照例句进行说话练习,可以按照例句完成填空,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出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归纳出学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向正向进行。例如在讲到《奇妙的科学世界》的环节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去参观当地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在自然科学博馆教师让学生重点参观和课文中相关的内容,同时做好笔记,学生在游玩的同时,领教到祖国现代科学大发展进步,在科学海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回到课堂教师让学生举出在博物馆所看到的,并翻看课本进行共同学习,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课本上的内容和博物馆中的模型,在学生的脑子中形成相互的印记,这样避免了教师没有现成的模型,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要好的多。

实践证明,在课堂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支架,充分的显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顺利的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触摸、感知、品味语文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有效的帮助教师灵活课堂教学,适时了解学生的动态,通过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给予及时的指导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上一篇:西乡县幼儿园教师队伍配备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非洲的“瑙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