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流行病学学科发展报告

时间:2022-07-20 12:23:41

福建省流行病学学科发展报告

[摘要]该文回顾了福建省流行病学学科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本学科在我省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监测与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现状,并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学科发展展望。

[关键词]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疾病监测疾病防治发展展望

1引言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的主干学科。它不仅是探索病因、开展疾病防治、促进人群健康、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在群体水平上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科学评价防治效果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学。尤其在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4年的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以及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之后,流行病学更凸显其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的主导地位。

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是建设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福建省流行病学队伍在长期的疾病防治和研究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福建医疗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在简要回顾福建省流行病学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明确方向,进一步发挥流行病学对公共卫生、人群健康的积极作用,为福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 福建省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现状

2.1 疾病监测与防治

疾病监测(surveillance of disease)是公共卫生监测的一部分,它既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对策,也是具体的重要措施。我省流行病学学科在传染病、慢性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1.1 传染病监测与防治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历史上曾被称为“瘴疠之乡”。解放初期,疾病肆虐,全省卫生防疫工作者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先后消灭了天花、血吸虫病、脊髓灰灰质炎和丝虫病,基本消灭了疟疾,很快控制了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严重流行。经过持续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传染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传染病在我省居民中的死亡顺位从上世纪50年代的首位下降到第10位,人均期望寿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鼠疫

福建省鼠疫始于1884年,止于1952年,猖獗流行了69年,在福建省疾病流行史上留下了惨痛的一页。福建省当时的行政区划为68个县市,而鼠疫流行县竟达57个,占全省总县数的83.82%。有268个区镇、2245个乡染疫,累计发病82余万人,死亡71余万人,病死率高达86.42%。病例数每年达2万以上的大流行有3次,年发病人数曾多达4~5万人以上。在严重流行的疫区,甚至发生3天内接连死亡3代病例,百姓竞相外逃,呈现万户萧条,田园荒芜的悲惨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方针的指引下,我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国卫生运动,建立建全卫生防疫队,落实各种防治措施。50年代初,人间及动物鼠疫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为防范鼠疫的死灰复燃,我省规范了监测标准,开展全面系统的监测。每年全省设置20~30个鼠疫监测点,对宿主、媒介、血清学、病原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采取群众性的“疫情三报”与专业性主动监测相结合,流动监测与固定监测互补的方法,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使鼠疫监测的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从1953年至今我省均未发现人间鼠疫疫情。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省鼠疫防制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控制疫情和查源阶段(1950年~1953年),主要任务是抢救患者,减少死亡,防止疫情扩大与蔓延;第二阶段为间断性调查阶段(1966年~1980年),“”开始时,鼠疫防治工作随之间断,直至70年代才逐渐恢复鼠疫疫源地调查,但未开展大面积调查;第三阶段为系统监测阶段(80年代至今),1981年以来,我省根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开展了以监测为重点的防治工作和较系统的监测方法。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虽然动物间鼠疫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我省仍存在人间鼠疫流行的可能,防治工作不能松懈。

(2)霍乱

1961年世界第七次埃尔托霍乱传入我国。由于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背山面海,海岸线长,沿海水系复杂,人口密度高,加上群众有生吃或半生吃海鲜的习惯,1962年8月,霍乱传入我省后即引起流行。到2008年为止的47年间,有29年出现霍乱疫情,累计发病34318例,死亡663例。其间曾发生3次较大的流行:第1次(1962年~1964年)的流行菌型是小川1a型(90.7%);第2次(1978年~1990年)开始以小川1b型(97.2%)为主,1979年后转为稻叶1d型为主(97.7%);1993年开始出现第3次流行。1993年~2008年间有13年出现霍乱疫情,累计病例达6068例,死亡31例。第3次流行的优势菌型是小川1b型(91.6%),期间,1998年8月在连江县检出全国罕见的彦岛型,2005年流行菌型为稻叶1d型(98.6%)。

首例O139新型霍乱于1995年7月在我省莆田县被发现,到2005年共发现病例130例,疫情波及我省7个设区市23个县(市、区),并出现5次食源性暴发。对O139霍乱的特征深入调查研究发现,O139霍乱发病区不断扩大,发病例数持续增多,在霍乱病例总数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已构成对我省流行和暴发的威胁。

在防治方面,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霍乱防治原则,我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组织领导。每年在流行前期召开全省霍乱防治研讨会,专业人员在流行前期和流行期赴常发疫区、疫点了解疫情,商讨防治对策,解决存在问题。

②积极开展“三管一灭”防治霍乱的治本措施。霍乱主要经水传播,在各级政府有计划地开展自来水厂建设的同时,强调抓好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的卫生检测。

③开展卫生知识教育。通过文化、教育、新闻、广播、影视和卫生等部门,采用各种宣传工具,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促使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④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建立了由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群众相结合的疫情报告网,制定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理。

⑤加强疫情监测。在我省8个重点县市建立常年监测点,对腹泻病人、重点人群、外环境进行监测。

⑥建立健全腹泻门诊。在易发生流行的4~11月份,各级医疗单位均设立腹泻门诊,有专(兼)职医生负责诊治、登记,做好相应处理。

⑦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开展联防。

通过上述措施,近年来我省霍乱仅有零星病例,未出现暴发或流行。

(3)病毒性肝炎

福建省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上世纪60~70年代,我省甲型病毒性肝炎每隔4~5年发生一次流行。80年代期间,每隔3年流行一次,共发生3次流行。90年代后,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1992年~1995年福建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达17.1%。

2004年以来,疫情报告方式由传统报告方式改为网络直报,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仍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两位,但主要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肝是我省现阶段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我省主要开展了以下有针对性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①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加大对献血员的管理,全省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乙肝筛检,体检不合格者,不准上岗、调离食品行业工作。②切断肝炎传播途径。抽检血液制品,防止受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如丙种球蛋白)造成感染和传播;开展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研究。③保护易感人群。通过被动免疫及注射疫苗的主动免疫预防肝炎的流行。推广注射乙肝疫苗以来,接种率逐年提高,2001年,我省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7.53%,自1995年以来,我省约有20万名新生儿免遭HBV感染。2001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我省认真贯彻执行。

2009年~2010年,我省将对15岁以下人群开展乙肝补种工作,预期我省乙肝发病率将大幅度下降。

(4)艾滋病

我省首例艾滋病(AIDS)于1987年1月由境外感染传入。90年代中期后,逐渐从境外感染传入转变为境外传入与境(省)内扩散两者并重的态势。流行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87年~1994年),主要是劳务经商人员、非法出境人员、华侨和外国人等在境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感染HIV后传入,病例数量较少,在境(省)内发现的主要是配偶间的传播;第二阶段(1995年~2001年),在境(省)内性乱人群中发现了HIV感染者,AIDS病人数明显增加,传播速度加快;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HIV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家庭聚集性病例增多。自2002年发现首例母婴传播病例以来,历年陆续有新病例出现。各类人群的哨点监测均发现HIV抗体阳性病例,在吸毒人群中发现的本省籍感染者数量不断增加,吸毒者中同时存在经性接触途径感染HIV的病例。

全省9个设区市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约占发现病例的80%,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感染约占10%以上。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发现,暗娼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有较明显上升,但全程使用率仍不高;吸毒人群不断扩大,注射吸毒比例明显上升,在该人群中有暴发流行的危险。我省艾滋病疫情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播散,从重点、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和普通家庭播散,流行速度加快,其流行态势不容乐观。

在省政府领导下,调动多部门参与,利用行业优势,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经验与成效。

①加大防治经费投入,强化项目活动管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省卫生厅对艾滋病防治给予特别关注,从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投入。首先在泉州、漳州、龙岩和宁德地区开展防治工作,积累有效防控经验,并向其他地区推广。为控制艾滋病病毒蔓延,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加大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专项资金投入。防治工作主要包括10个方面:检测筛查、宣传教育、干预、治疗、关怀、血液质量安全、干预物品和治疗药品采购、检测设备试剂采购、预防母婴传播、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及综合效果评估等。

②建立健全实验室网络,加强疫情和行为危险因素的监测,开展防治科研。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是发现和确认HIV/ AIDS病例的最主要手段,通过对发现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传播途径及可能来源。开展主动监测,在高危人群中设立哨点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点,掌握本省艾滋病流行现状与趋势。开展科学研究,提供防治工作中的重点技术支持。

③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多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同伴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避免被感染的方法,鼓励群众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④积极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12月正式成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科”,负责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培训,制定干预计划及进行技术指导,检查督导项目开展,对各级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了分批分级全员培训。全省各级疾控机构相应建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科),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近800名,初步形成全省干预工作队伍网络。

⑤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认真落实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002年11月,我国广东省发现并报告首例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疫情迅速蔓延,全世界共有26个国家(包括3个地区)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098例,死亡774例,全球平均病死率约为10%。我国内地发病人数共5327例,死亡349例。

我省从2003年3月21日发现首例SARS病人,最后一例临床诊断病例发生于同年5月3日,流行历时43天,共发现3例病例,排除近百例疑似病例,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无”,即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例及无死亡病例发生的要求。

SARS期间,我省卫生厅制定了《福建省防治非典工作督察方案》等一系列防治SARS的政策,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认真监督防治实施情况。组织对所有的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人员的宣传教育,对公共场所及接触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对医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医院内设立发热门诊,坚持首诊负责制,实行严格的通风、消毒隔离,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各地市防疫人员在非典防治中积极肯干、不畏艰苦、团结协作,取得了防治非典的胜利。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省于2005年12月、2006年1月、2007年2月共发生3例实验室确诊感染H5N1人禽流感病例,其中1例死亡,2例康复出院。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上发生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16 型(Cox A16)和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埃可病毒和其他一些肠道病毒亦可致病。疾病进程为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1983年,厦门市发生手足口病流行,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CoxA16。2008年5月,手足口病被列入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报告病例数急剧增加,全省9个设区市的87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均有病例报告。但自2008年起,该病原与全国流行基本一致,以可致神经毒性的EV71型为主。2008年全省共报告11740例,其中临床诊断10839例,实验室确诊901例。在实验室确诊病例中,769例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占85.3%),122例由Cox A16引起(占13.5%),另外10例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占1.1%);重症病例43例,死亡6例。

(8)甲型H1N1流感

2009年5月23日~7月15日,全省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26例,无死亡病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23例,疑似病例3例。全省疫情主要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共111例,属于输入病例本土继发有15例。

为防控H1N1甲型流感,2009年5月5日~7月15日,我省累计观察境外入闽人员119122人,其中采用定点观察人数3068人,随访观察人数116054人。

2.1.2 慢性病监测与预防控制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我省居民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疾病监测范围也从传染病扩大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我省根据对慢性病的监测结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慢性病的干预措施和方法,逐步推进我省慢性病的防治。

(1)死因监测

死因监测得到的人群总死亡率、各类死因的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不仅能直接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还能反映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教育和卫生服务水平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对制定卫生政策、确定卫生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76年,我省参加了1973年~1975年全国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24.62/10万(占19.74%),为城乡居民首位死因;恶性肿瘤死亡率为91.38/10万(占14.48%),居第2位,传染病90.14/10万(14.28%),位居第3。1986年起,我省死因监测纳入了常规工作。

2008年我省疾病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是首位死因,死亡率143.21/10万(占总死因的比例27.4%);肝癌死亡率由1973年~1975年的第3位(死亡率17.12/10万,占恶性肿瘤18.7%)上升至第1 位(30.19/10万,占21.1%);肺癌由1973年~1975年的第5位(死亡率4.61/10万,占5.1%)上升至第2 位(死亡率25.93/10万,占18.1%);胃癌由1973年~1975年的第1 位(死亡率22.30/10万,占24.4%)降至第3 位(死亡率23.31/10万,占16.3%);女性宫颈癌由1973年~1975年的第4位(死亡率8.79/10万,占11.9%)降至第8位(死亡率2.30/10万,占2.52% )。传染病在死因中的位次降至第10位(死亡率6.66/10万,占1.3%);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病由1973年~1975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7位死因(死亡率15.16/10万,占2.9%);精神病由1973年~1975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8位死因。

(2)危险因素监测

2005年我省首次开展的福建省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18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为34.0%,男性76.1%,女性1.8%,估计全省吸烟人数770多万,重度吸烟(每天吸20支以上)380万人,农村居民吸烟率高于城市。76.8%的被动吸烟发生在家庭、23.2%发生在公共场所。人群平均饮酒率为52.8%,过度饮酒率为5.8%。超重(24.0≤体质指数(BMI)<28.0)人数占23.9%,肥胖(BMI≥28)为6.1%,女性的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我省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9.2%(男性21.9%,女性17.1%),估计全省高血压现患病例430万人,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42.8%。高血压人群知晓率为28.4%,治疗率为22.6%,控制率为8.3%。影响我省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超重、腹型肥胖、精神紧张、过量饮酒、血脂异常、钙摄入量少等,与全国大部分省市结果一致。

(3)肿瘤发病登记

长乐市胃癌高发现场自1988年开始基于人群肿瘤的发病登记,1988年~1997年肿瘤发病资料列入中国汇编,1993年~1997年列入《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汇编。2004年的登记资料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95.89/10万,男性244.00/10万,女性141.99/10万;胃癌为68.33/10万,男性99.78/10万,女性33.09/10万。

2008年起,我省所有具备诊断和收住恶性肿瘤住院病例条件的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开始进行恶性肿瘤的发病登记,2008年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共报告40006例恶性肿瘤。

2009年,建瓯市和厦门市为新增的以人群为基础肿瘤登记的项目点。

(4)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

1998年,在三明市梅列区列东街道的全国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的 “居民健康状况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确定了高血压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制订了以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为重点的干预对象,针对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不合理饮食和缺少体育锻炼等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实施现场干预以来,示范社区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危险因素水平持续降低,高血压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加。

2008年,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扩大到全省9个设区市的13个社区,应用健康促进和疾病管理两大技术手段,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个案管理和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干预的综合防治策略,提高有关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的治疗率与控制率,减少或延缓了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2008年起在厦门市思明区开元社区开展“健康体重与血压管理关键技术”社区应用项目。收集社区35岁以上居民2524人的疾病相关信息,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生化指标体检,资料经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筛查分析后,对一般人群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风险评估、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和患者的疾病管理。

(5)糖尿病管理模式探索

2004年,厦门市思明中华社区、厦港社区成为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探索项目试点。通过建立患者信息数据库、实施糖尿病临床防治指南、加强患者教育、开展患者的定期随访,实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的糖尿病防治和管理,达到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减轻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等目的。项目开展以来,社区医生、护士、慢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明显增强,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两项目点现已建档管理615例糖尿病患者,随访1687人次,实行规范的动态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事件。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卫生部下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覆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医疗机构的工作站、基于B/S构架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范了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

2004年以来,福建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头事件有554起,达到预案规定的事件304 起,占总报告数54.87% 。其中,II级事件7起、III级事件57起、IV级事件240 起,无I级事件报告。波及人口496 858人,发病人数12 827例,死亡41人,罹患率25.82%,死亡率0.08%,病死率0.32%。禽流感、登革热事件及职业中毒案例构成II级、III级事件,对社会和经济影响大,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

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为主(占76.64%),前五位传染病依次为:水痘(18.09%)、流感(13.82%)、霍乱(12.17%)、流行性腮腺炎(10.53%)、风疹(6.25%)。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共57起,占18.75%,死亡数占70.73%,主要以植物性(野生蘑菇)食物中毒为主(3.95%)。全省共有75个县(市、区)报告突发事件。3~4月份、9月份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年的43.1%。3~4月份的流行高峰主要由学校水痘、麻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暴发所致,9月份的流行高峰主要由食物中毒事件引起。突发事件的罹患者主要是学生、农民和工人,死亡病例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好发场所为学校和村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省流行病学工作者及时奔赴现场,确保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2.2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2.2.1 人才培养

(1)教育系统人才培养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学科是福建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1986年,流行病学专业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目前正积极组织申报学科博士点。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专职教授、副教授占40%,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7人。教师队伍硕士比例达85%以上。有6人次在国内外知名重点实验室工作。其中,3人分别在美国、澳大利亚学习工作,并学成回国,3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学习。学院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开设博士(博士生)论坛、设立“环境与健康重点学科研究项目基金”等,积极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新一代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已崭露头角。目前,招生的在读博士、硕士已达100名,并培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研究生。

流行病学学科自2004年以来,共新获得课题56项,人均1.4项。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优秀博士基金项目、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及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等在内的科研课题。近3年来,先后获得并承担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优秀博士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等。

(2)疾控系统人才培养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ET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广的先进培训模式,旨在培养现场流行病学核心骨干,并借助培训活动促进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2001年10月由卫生部发起和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以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支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的既适合中国特点又符合国际FETP标准的培训模式――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hinese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CFETP)正式启动。该培训项目适应公共卫生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形势需要,适应疾病控制机构改革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监测与应急反应能力,培养擅长开展现场工作的流行病学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中国的疾病控制工作水平,这是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史上具有长远影响的重要举措。

2004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为CFETP基地之一。截至2009年6月止,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接收10位CFETP学员进行14个突发事件调查、7个专题调查的实习,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为CFETP最重要的培训基地之一,屡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好评。

2.2.2专业队伍建设

(1)举办学术会议和培训班

福建省第一届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1988年5月成立,1999年被省预防医学会评选为先进学会(专业委员会)、2004年被省预防医学会评选为先进集体。学会每年召开1~2次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进行工作总结,研究工作计划,召开学术会议和专家专题报告会、组织会员参加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1993年和2008年成功主办了两届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举办省级疾病控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病原学培训班15~20期,培训人员约1600人次。开展以防治传染性肝炎、消灭脊髓灰质炎、艾滋病、非典、禽流感、霍乱、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治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项目为重点的学术活动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专题讲座,提高基层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水平。

(2)编写专著和宣传材料

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为我省各部门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2004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福建通鉴》供稿9篇,报道我省卫生领域的有关工作;2006年“禽流感防治建议”等2篇报告编入福建省科协主编的《福建省病虫害防治绿皮书》和《福建省城市综合减灾研讨会论文集》;《艾滋病流行态势及防治策略》刊载在《海峡科学》杂志2007年第1期。

结合不同时期我省卫生防病的工作重点,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编写了《艾滋病与性病学》、《艾滋病知识120问》、《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12种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新发现的传染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新编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新编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问答》、《再度肆虐人类的传染病》、《霍乱防治问答》、《福建省吸血蠓》、《福建省食物成分表》、《福建省霍乱防控40年》等专著,每年发行4期“福建免疫规划工作简报”,为指导开展防病工作提供了适时教材,促进各级卫生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对我省流行病学研究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利用各种机会,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防治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识;为《福建卫生报》撰写有关腹泻病、肝炎、禽流感和艾滋病等防治科普宣传材料,仅印发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材料就达40种、500万份。2005年举办科普宣传和展览6次,参观人数达4000多人次。

2.2.3 科研成果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期注重防治与科研相结合,制定科技振兴的目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养学科骨干人才。一大批思想好、业务强、素质高的卫生防疫骨干人才茁壮成长,成为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中坚力量。自1988年学科成立以来,先后获国家、部、省、厅级科技进步奖(不含合作项目)64项,其中《福建省细菌性腹泻病的调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啮齿动物及其防制研究》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莱姆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7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见表1),发表专业论文数千篇,主编出版数十本科技专著。

截至2008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学科共有7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上消化道癌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见表1);有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公开共228篇,发表SCI收录论文20多篇。参编国家计划教材11部,主编或副主编国家统编教材5部。

2.3 新技术的应用

2.3.1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的应用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是针对细菌全基因组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主要利用一些稀有识别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包埋在琼脂糖凝胶块中的细菌基因组,并利用脉冲电场实现大片段的分离。利用PFGE技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化实验步骤,可以实现对细菌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的电子化归档,数据分析也可以远程进行,建立的数据库能够在所有的网络实验室之间共享。PFGE技术针对全基因组设计,操作简单,快速,结果重复性好,数据可以联网, 对多种细菌性传染疾病的监测及朔源将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PulseNet China监测实验室,对霍乱弧菌及沙门菌的流行等进行局部溯源分析。目前的关键是发展病原菌实验室监测核心技术,各种病原菌的数据库建设,以及在全国省地市监测网点的技术推广。我省已在沙门菌及霍乱弧菌的监测朔源分析中做出了初步研究,目前,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工作:一是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实验室建立起一系列重要致病菌如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大肠杆菌O157:H7等PFGE标准化方法,建立全省相关菌株的PFGE数据库,并尽快与国家监测网络PulseNet China联通,从而实现与全国数据库的共享;二是逐步将PFGE技术推广到各设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之间建立起重要致病菌的监测网络,以尽快确定传染来源。

2.3.2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领域是现代流行病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和焦点,我省以常见的上消化道癌症为主攻目标,在国内外率先开展营养-基因-环境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应用现代流行病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及技术,立足于人群现场,把三种常见的上消化系统癌症(肝癌、胃癌、食管癌)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饮食营养、分子基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与癌症发生关系的比较研究。主要的科学结果:①在国内外首次阐明饮食硒(Se)摄入量低、ALDH2 Lys/ Lys、XRCC1 399Gln/Gln或Gln/Arg基因型和鳞状细胞食管癌相关;②首次揭示低Se、P53 Pro/Pro、GSTP1 Ile/Ile基因型、吸烟和饮酒联合作用增加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发生风险;③多层面分析阐明多个遗传易感基因与绿茶、饮用水、食用鱼露、饮食习惯、黄曲霉毒素污染、H.pylori感染、HBV/HCV感染、吸烟、饮酒等与不同部位的上消化道癌症发生的关联及特性;④首次从新的角度提出营养-分子-环境因素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Cancer, CEPB, Int J Cancer, Am J Epidemiol等国际著名杂志,研究结果为制定上消化道癌症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人群防癌治病和促进健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3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技术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在经历了 SARS 的流行之后,国家高度重视疾病监测报告时效性的平台与机制建设,建立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构架的《国家疾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系统),于2004 年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启动,并对传染病实行基本个案管理,改变了传统的由各级疾控机构逐级统计汇总上报的做法,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全面提高。省政府、省卫生厅十分重视平台的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用于此项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省所有的医疗机构,包括1000多家的乡镇卫生院都已具备并实行疫情的网络直报。

3学科发展展望

流行病学是人类抗击疾病、促进健康的最有效的科学工具。在既要完成以控制传染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又要进行以防治慢性病和促进健康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历史时刻,流行病学面临新的挑战,当然也充满了发展的机遇,流行病学工作者任重道远。

3.1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决定了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我省流行病学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教学基地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充实流行病学专业队伍。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合理的学科梯队。

在流行病学教学方面,应继续重视和加强与现场流行病学实践的结合,强化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思维和能力,提高流行病学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及时掌握新信息和新技术,提高学科整体实力。

3.2 警惕新出现的传染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现的新发传染病多达40余种,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新发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制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警惕新出现传染病是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建立和加强疾病监测是预防新出现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上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因素及流行规律,开展疫苗研制和干预措施效果的评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3.3 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应用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以流行病学的策略和措施指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根据我省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策略、应对预案和援救措施。建立一支反应迅速、机动灵活、装备精良、业务过硬的应急反应队伍,加强并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3.4 症状监测

症状监测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主动监测体系,致力于早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传统公共卫生监测的必要补充。症状监测主要收集病人确诊前健康相关指标的信息,因而与常规监测相比,有可能较早地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启动有效的应对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我省症状监测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尚需建立多方位的公共数据交流平台,获得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完善症状监测系统理论。

3.5 社区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与干预

掌握我省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变化趋势及其规律,对于制定慢病防治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家每三年对疾病监测点进行危险因素监测的有利时机,按照国家统一的调查方案、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扩点,增大调查的样本量,获得我省的危险因素监测数据。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采取以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为主的慢病防治策略,在国家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下,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对慢性病相关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服务。收集服务人群健康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态掌握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和疾病信息变化情况;进行高危人群筛查,实施个体化行为干预;对一般人群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水平;实施行为干预,有效控制慢性病、减缓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

3.6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预防控制疾病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GIS 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社区卫生评价,疾病研究监测,流行病预防控制,环境危险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教育,卫生项目拟定及评价,卫生应急响应,医疗卫生数据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其研究的成果将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保障和促进地区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全省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卫生检测和防治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任务,汇集了大量的有关疾病疫情等方面的信息数据,但GIS 在我省公共卫生中的应用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尚局限在对疾病空间分布的描述研究。需进一步扩展GIS 的应用领域,把流行病学原理、多元统计和空间统计等统计方法与GIS技术结合起来,应用GIS收集和分析疾病防治中的各类数据(包括基础地图数据、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数据),建立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库,开发高效的疾病数据专题分析功能。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及专家提供通讯信息服务,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辨别和反应,指导和实施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GIS用于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还有待发展,也是今后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福建省流行病学学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努力,狠抓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人类健康,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陈君石.健康管理概率[M].//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5] 郭存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1):65-67.

[6] Rothman KJ. Modern Epidemiology. 3rded.USA:Lippincott Wilkins,2007.

[7] Bhopal RS. Concepts of Epidemiology an integrated introduction to the ideas, theorie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8] WHO.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02: Deaths by age, sex and cause for the year 2002.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课题组成员:

1、严延生,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技师/教授,博导。

2、欧剑鸣,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3、蔡琳,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导。

4、钟文玲,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5、洪荣涛,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6、詹美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7、张拥军,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8、朱凯,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上一篇:福建省水利工程施工学科研究报告 下一篇:福建省口腔全科医学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