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银行“客户评级覆盖率”指标的思考

时间:2022-07-20 10:50:05

对建设银行“客户评级覆盖率”指标的思考

摘 要: 建设银行要求除“速贷通”和“低风险业务”外的对公所有客户都必须进行客户评级。评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调评级问题以及季末突击评级问题。应该通过建立经营条线和风险条线客户评级责任人制度、建立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AB角制度、建立客户评级到期提示制度、建立客户评级提前申报制度、建立客户评级失效与相关员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等措施来完善“客户评级覆盖率”评级指标。

关键词:银行;评级;覆盖率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187-02

客户评级覆盖率是指全部对公已评级客户信贷业务余额(含表内和表外)除以对公全部应评级客户信贷业务余额(含表内和表外)。目前,建设银行要求除“速贷通”和“低风险业务”外的对公所有客户都必须进行客户评级。建设银行大中型(含公司类和机构类)客户评级分为十六级(AAA、AA+、AA、AA-、A+、A、A-、BBB+、BBB、BBB-、BB、B、CCC、CC、C、D)、小企业评级分为十级(新aaa、新aa+、新aa、新aa-、新a+、新a、新a-、新b、新c、新d)。由于应评级客户而未评级,将会占用银行的经济资本,所以各单位力争实现客户评级覆盖率达到100%。

所谓“客户评级覆盖率100%”,是指任何时点在建设银行有信贷业务余额(速贷通和低风险业务除外)的大中型和小型企业之类的公司客户以及机构类客户(以下统称“客户”),其客户评级都必须保持在有效期状态。要达到这个完美境界,必须针对实际工作中客户评级失效产生的原因,加强经营和风险条线平行作业的协调性,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明确客户评级责任履行主体、履行内容和履行时限,并将客户评级失效与员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挂钩,建立周全、严格而又简明易操作的制度。如能按下面制度执行,“客户评级覆盖率100%”也是可以实现的。

一、评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上调评级问题

1.行业原因。例如,批发和零售业客户,由于批发零售业属限制性行业,新的系统评级参数发生了变化,即使是企业财务指标较上年有所提高,但不是大幅度提高,系统评出的结果也比较低。对这部分中个别客户的评级做适当上调。

2.优质客户。与银行合作多年,对银行支持很大的客户,由于业务需要,系统评级不能满足实际业务需要的,对该部分客户的系统评级进行适当上调。

按照总行建总函〔2011〕2号规定,对拟向上为AA-(含)以上的客户须上报总行,由总行信用评级审核小组审核。

(二)季末突击评级问题

部分客户的评级申报审批集中到季末最后几日,而且涉及信贷余额较大,如果这些客户因某种原因未获审定批准,将严重影响我行客户评级覆盖率及经济资本占用。同时,因支行上报材料比较晚,这种倒逼行为致使审批部门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审阅评级报告、详尽了解研究客户的风险状况,只能突击审阅,快速审定,势必造成审查不能太细、依据不够充分、标准不够严格等问题,从而影响评级工作质量。

二、完善评级制度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经营条线和风险条线客户评级责任人制度

所谓“客户评级责任人”,是指二级分行能够对某个客户评级状况有效掌握的风险管理部和信贷经营部门的管理岗位负责人,他们对客户评级时效负直接的管理责任。客户评级工作需要经营和风险条线共同来完成,因此两个条线都要设立客户评级责任人。前者应是信贷经营部门的分管经理或支行的分管行长,后者应是风险管理部的分管经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客户评级失效只在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身上找原因,其实作为管理岗位的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更应该负起管理责任,这有利于明确客户评级管理责任的履行主体。

(二)建立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AB角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客户评级过期往往是因为客户经理或风险经理公休、请假、出差无暇顾及而造成的。要有效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建立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AB角制度,从制度上规定AB角之间要进行有效沟通,规定A角出差、公休、请假等,有责任对B角做好客户评级到期提示、续评等文字交接工作;如果没有做到,AB角对客户评级失效负连带责任。这样有利于明确客户评级经办责任的履行主体。

(三)建立客户评级到期提示制度

风险管理部是客户评级的管理部门,应由风险管理部负责客户评级到期提示工作。客户评级到期提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部客户评级到期提示,应由风险管理部的客户评级管理岗负责;二是单个客户评级到期提示,应由风险管理部各分管风险经理负责。

1.全部客户评级到期提示。风险管理部的客户评级管理岗每月初要编制《全行客户评级情况一览表》,将本行上月客户评级情况公布。表中要写明每个客户分管的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AB角,经营和风险条线的客户评级责任人,现有客户评级的级别、期限、起始日期和到期日、有无额度授信、有无表内外资产业务余额,对风险经理已发出客户评级到期提示书和客户评级已过期及下两个月到期的客户要用不同颜色标示,对客户评级已上报审批的要在“备注栏”中说明。该表要发给二级分行分管经营的行领导、风险主管、各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并在二级分行网站上定期。这个表不仅可以概括反映全行客户评级总体情况,而且能起到明确所有客户评级责任的履行主体、履行内容和履行期限的作用。

2.单个客户评级到期提示。按照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客户评级审批权限,风险经理分别应在单个客户评级有效期截止日前两个月和一个月内的靠前时间提示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应按上述要求,经分管部门经理签发后向客户经理发出书面《客户评级提示通知书》,并取得经营部门评级责任人和客户经理的签收回执;对于因客户报表不能提供等无法及时评级的原因,以及客户当前已无信贷业务余额下一步也计划不再与其发生业务的特殊情况,客户经理应在回执上写清楚。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风险经理只是电话或口头提示客户经理,或虽有《客户评级提示通知书》但以电子邮件发给客户经理。这样就会出现客户评级一旦过期,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在责任分担上互相扯皮的情况。所以单个《客户评级提示通知书》一定要书面形式,并要求风险经理和风险管理部客户评级责任人,以及客户经理和经营部门客户评级责任人签字。《客户评级提示通知书》及回执,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单个客户评级责任的履行主体、履行内容、履行期限。

上一篇: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分析 下一篇: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