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引导与校园暴力策略

时间:2022-07-20 09:04:51

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引导与校园暴力策略

摘 要:随着各民族高校的不断扩招,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增多,由于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一般高校学生,因而其心理适应性也有特殊性,这也就增加了民族高校中各民族学生之间发生校园暴力的可能性。在心理层面上讲,治理民族高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应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落实校园安全制度和帮助心理不适学生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校园暴力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27-02

暴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社会问题,作为暴力特殊形式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不时发生,严重威胁到校园的安全稳定与师生的权益保障。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校园里的当事学生心理不健康、适应性差紧密相关。民族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将面临民族间不同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差异,这就要求他们要有更强的心理适应性。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校园暴力,不仅有利于民族高校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探讨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校园暴力,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民族高校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分析

(一)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分析

适应性指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 使之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1] 。“心理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2]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适应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学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管理环境的不适应、理想和目标的失落、自我价值感的丧失。”[3]相对于普通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占比重较高的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还要面对由于不同的文化、宗教、习俗所带来的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够及时不够完善,将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有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率在10%~30%之间,其中常见的有抑郁、焦虑、强迫、人格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等。由此可见,在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注意,正常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和引导,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心理障碍,在民族高校,这不仅是个人的成长问题,还有可能导致民族冲突与纠纷。因此关注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极为重要。

(二)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特殊性

在心理适应性问题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如下几个特点,这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源头: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生活在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环境中,宗教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面对一些不理解不尊重自己宗教习俗的行为有抵触心理。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整体较为落后,教育也相对落后。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而进入大学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希望得到周围人对本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除了以上几个特殊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原因:一是地理环境。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乡土意识较为浓厚,民族认同感强烈,不善于表达,人际交往较为被动。二是经济原因。如今随着经济大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条件与普通非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条件并无太大的差距,但是在消费观与消费水平、消费心理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较为落后的消费观念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三是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指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文化冲击的出现。而文化冲击往往伴随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状态。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己的母体文化突然进入到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生活学习中,不仅要做出语言、生活习惯的调整还要适应汉文化的生活学习方式,本来就有强烈民族文化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更加体会到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当太多的变化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其中校园暴力是表现形式之一。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的特殊性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性美的一面,伴随着社会的复杂性也出现了许多社会不良之风,而这些社会不良之风正在悄悄侵蚀着没有任何防备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据调查显示大学校园恶性犯罪趋势不断扩大,并呈现出激化倾向、暴力化倾向。追其原因,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与之相比,民族高校大学生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就更为复杂多样,除了以上三种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种。

1.学生素质的差异性。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与民族政策的落实,在民族高校,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是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招收条件都较低,使大量学生都有机会进入民族高校,还有一些特殊的民族扶持,如预科班、内地新疆班等。同时,由于家庭环境、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的不同,也会造成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这些都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素质差异性的原因。

2.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大学生交流的地方,也是各民族思想文化产生碰撞的地方。各民族大学生由于从小接受各自民族文化、宗教的教育,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适当的理性的民族自尊心是一种可贵的民族凝聚力,但过分的盲目的自尊就会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产生民族冲突甚至暴力行为。

3.政治敏锐性。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我国民族宗教问题试图干预我国内政。他们试图通过拉拢挑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闹事等方式离间我国民族关系。所以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更应该被关注被重视。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处理方法

近年来,民族高校虽然很少出现恶性校园暴力事件,但一旦发生校园暴力,校方的处理原则与倾向多数时候是处罚汉族学生,宽容乃至纵容少数民族学生。有时候这样的做法也的确能取到息事宁人的作用,避免出现更大规模的学生间的冲突事件发生,但这也容易导致许多非少数民族学生的不满,从而为更严重的民族冲突埋下了祸根。

校方对大学校园暴力冲突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式有其合理之处和综合考虑,但是也有其不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前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以他一样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也必须平等的受到法律的处罚。同时,其他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对的虔诚与对国家法律的信任,更加能分辨善恶美丑。所以处理校园民族暴力事件,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宽大处理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关系。

目前,在我国民族高校中管理者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问题,而忽视了心理教育问题。加强心理教育,注重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是民族高校未来管理中的重点。

三、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能进行正常的心智活动和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永恒的和绝对的心理健康是不存在的,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能获得完满的心理健康,或与自己的某些缺点与不足过不去。”[4]心理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慢慢培养、引导的。所以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人际交往关系积极与人交往,参加校园活动,正确处理民族感情,摒弃不良习惯。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校方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杜绝不良风气在校园的传播,多组织有助于民族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学习不同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积极公正的处理民族冲突与校园暴力,用严格的纪律与处理结果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各民族学生的心情愉悦,积极面对生活,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化。

(三)落实校园安全制度

加强校园环境安全,不仅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同时要加强网络环境、校园制度的执行性。通过实行严格的校园制度,促使校园暴力减少。通过加强预防校园暴力的教育宣传,使更多的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并学会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以及发生校园暴力时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四)帮助心理不适学生

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与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很多大学生都是初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大学生来到大学后,生活学习环境与原来有明显区别,所以具备自理能力与独立能力尤为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文化与环境,调整自我努力融入新的集体,学会积极的处理人际关系。最后帮助学生认识本专业学习方向提高创新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四、结语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民族高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之间有共性也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在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与校园暴力问题上我们应该根据其特殊性采取合适的方法处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促进民族高校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史琼.大学生交流恐惧与心理适应性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8):982.

[2]卢家楣,等.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8(6):1291.

[3]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2007(2):82.

[4]李蔚.心理健康的定义与特点[J].教育研究,2003(10):72.

上一篇: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中教师能动性作用探究 下一篇:难以启齿的新年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