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20 06:50:55

教学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交通工具。课堂教学要借助语言和实物等来传递信息,而语言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根据小学生生理特点和小学生心里特征,下面就数学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粗浅的看法和体会及数学课堂语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语言的准确清晰

(1) 用词要准确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时,尤其是概念教学,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丢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再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2)语言要精炼

所谓语言要精炼,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繁琐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比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部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须知,语言精炼并不是单纯的消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如在讲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联系时,一定要说到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任何一个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的锐角。

语言精炼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语言要规范

从语法、语义、语言的角度看,教学语言必须规范,才能达到准确清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用数学术语去讲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语法规范和数学用语规范。即使读一道算式也要规范:“(3+2)×5”不能读作括号“3加2”括号乘5,而应该读作“3与2的和”乘5。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的运算定律和法规,也有利于学生解文字题。

二、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

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啦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为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再然后量在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很大的圆,还容易量它的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课堂印象语言要有形象性。

联系学生比较熟悉或可模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图形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的接收信息,理解知识。

如教师讲解相遇问题时,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如:这是一个活动组合投影片:甲地乙地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不言而喻,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

另外,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教学语言还要借助于自然协调的手势、表情、姿态等态势语,做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

(2)要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就要富于直观性,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生动地表达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常采用儿歌来叙述概念、法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如“直线、线段、射线――无头无尾是直线,两端任意延;有头有尾是线段,两端之间有长度;有头无尾是射线,一头限制一端延”。“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等。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就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语言幽默风趣

(1)语言要幽默的作用。数学教学虽然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但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的插入一句妙语、一段幽默小品什么的,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放松一下紧绷的理性思维,调动起积极思考的弦索,从而创造出一个热烈,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思考,趣味语言起到很大的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2)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次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脚116只,问鸡兔各几只?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 ?”此时学生一定会把答案说出来了。此刻,老师再讲到我国古代就会用金鸡独立的方法解答这类问题了。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又对学生有爱国教育。

但是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那只会给学生以粗俗轻薄油嘴滑舌之感。

优化教学语言,除了从以上五个方面着手外,还要有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分明的节奏,情意浓浓的语句等等。总之,只有在课堂上不断优化教学语言,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分析 下一篇: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