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赵季平电影创作中的西方元素

时间:2022-07-20 05:36:01

浅谈赵季平电影创作中的西方元素

赵季平(1945-),男,汉族,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家,现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本文是对作曲家赵季平为《1942》创作音乐中的西方元素进行的研究与探讨。

一、主题曲的创作

音乐主题曲的好坏对一部电影的配乐起着重要的作用,《1942》的主题曲《生命的河》是由赵季平编曲,吕国秀作词,著名歌手姚贝娜演唱的。这首曲子一直到影片结束才缓缓地播放出来,不同于赵季平的许多配乐,这首歌曲是曲未出而人声出,如诗般的话语伴随曲调流淌洒落,歌曲的每一个乐节里几乎都有半拍休止,叹息般不疾不徐地给人呼吸,让我们随着这点睛的半拍呼吸与音乐一同起伏。而第一声伴奏出现在歌曲第一小节的最后半拍,这个伴奏一改影片弦乐组带来的厚重感,以木吉他清新的声音悄然地伴随着人声,带给人一种母亲抚摸孩子的温柔感,一下一下的拨奏仿佛能将1942年旱灾过后人们的伤痛抚平。“生命的河,喜乐的河,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窝”,弦乐组在第七小节进入,此时它小心的烘托着音乐的走势,提琴们在这里用延绵的连弓一点一点推开我们的心门,撩开遮挡我们心中希望的幕布,这里运用开放式终止呐喊似的将积累已久的音乐推向了高潮。与呈示段F大调深情的感觉不同之处是展开乐段运用了G大调,G大调给人一种春暖花开、积极向上的喜悦热情之感,这是影片最终要带给大家的东西――希望。“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加入了爵士鼓这一打击乐器,爵士鼓在其他地方出现时总是轻快顽皮的摇滚风,在这里的出现不仅没有给歌曲带来轻佻感,反而加强了歌曲的坚定之感。当最后歌曲用小提琴的间奏回归F大调,再现段出现时,我们的心境已完全不一样,有过伤痛的洗涤,此时的生命之河充满了释然,对生命的感激,希望之光环绕在身旁。这种完全再现的三段体体裁让歌曲更加的饱满充实,更是由于再现段的完全再现,使得歌曲更加朗朗上口。赵季平老师在这首歌上一改往日的中国元素,小提琴在全曲的伴奏中占到了决定性的比例,让《1942》主题曲拥有了一丝现代派音乐中带有的流行因素,使得歌曲朗朗上口,具有极大的辨识度。

二、“沉重”的音乐创作

人们常说,音乐是最能触动心灵的一把钥匙。《1942》整部电影采用了交响乐的配乐,这样的配乐为影片本身加分不少,并为影片在情感上做了很好的铺垫。范家少东家被杀后出现了第一声配乐,大提琴运用连弓悠悠地配合少东家母亲的哭泣声,伤心且绝望,当张国立饰演的东家看到死去的儿子时,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加入适时地造成了一种更加凄凉悲泣的氛围,大火在熊熊的燃烧,音乐也未停,不知是大火在给音乐加热,还是音乐在烘托着大火带来的无力感。此时音乐逐步向下的走势让观者感受到了来自影片本身的第一份沉重之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民远走他乡,逃荒路上人们带上稚儿老母,拖家带口只为寻个活路,被抢后的老范家也随着人流开始了逃荒的旅程,小提琴渐强的音量告知我们,逃荒的人越来越多,受灾的面积越来越大。紧接着的大提琴与中提琴在小提琴为背景的情景下,对白似的交错进行,好似还未懂事的孩子询问父亲:“逃荒是什么?为什么要逃荒?”但这种厚重的音乐感觉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望不到希望与尽头的凄凉。

三、对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思考

赵季平是一位多产的著名作曲家,在对电影《黄土地》的音乐创作中,音乐素材全都取自极具黄土高原气息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正是由于这种贴切民族的地域的音乐创作手法,让《黄土地》不仅在国内获得了无数好评,更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这种“接地气”的音乐创作手法仍是至今应该延续的优良传统。电影《1942》中西方元素的大量应用让中国电影音乐上了一个阶梯。西方音乐元素与中国民族音乐素材有机地结合,显示出中国电影音乐在“接地气”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向国际化迈进。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创作中投射出中国电影音乐的不断发展与今后的发展趋势,可以说他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音乐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朱天纬.理想灵魂:赵季平电影《孔子》音乐评析[J].人民音乐,2012(05).

[2]陈晓鹏.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特点分析[J].艺术论丛,2011.

[3]杨红光.作为整体结构力的调式色彩在电影音乐中的实现:以赵季平《黄土地》音乐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02).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施 下一篇:汉语拼音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拐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