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察中的两个细节

时间:2022-07-20 03:30:40

教育考察中的两个细节

在差异化的文化环境里,我们容易在比较中进行思考,从而得到一点启发。其实,未必存在对与错、好与坏。教育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会出现不同的植被与景观。

我还是愿意把记忆里的一些细节,从一大堆被埋藏物里扒拉出来,无非是,这或许有一点讨论的价值。

(一)手制的礼物与家里的水果

那是两年前――

在台湾访问一所学校。有雨。车下,有两位脸上笑意盈盈的女士迎着。

至今,给人印象极深的还是那种笑――无法描述出模样。这是感觉出来的――如家里人,等着你回来。

若非要绘制出图景,那是如一湖朗日下的迭迭的水纹,直送到每一个人心底。此时,我们才有这般感受――舒畅的,温婉的,暖暖的。

校长与我握了手,就介绍说,这是家委会的志愿者。原来协助她接访的,是一位家长。她送到我们手里的,是一份小礼物――她手制的徽章。

在微雨里,我们一行走得缓慢,在校园里,如同一只一只小舟在游弋。

校长说,今天事物很多。督学也来了,有街区民意代表投诉。一所学校,在办学中要面对社会上各样的追责。

她的表情和语调,都是柔柔的,近乎软弱。可是,听她坦然讲述这一切,我却觉出,一个校长的教育担当。

在会议室,空的一间屋子,她坐下,介绍学校情况。家长为大家服务,水果是她从家里带来的。

这两个人的,朴素的一次接访,很真诚,也让人觉出,这里的教学在按照一种自然的方式,天天进行着。这是不被打扰的。

(二)没有校长的课堂

再有一份记忆是四年前。在新加坡,一所政府公学。车子入门出门有一条专道。停下,在办公楼前。

校长接入。她的副手是一位女士,递上一日行程安排表。每一事项的地点、时间、负责人人员等,都条列清晰。

其中要听课。

校长说,你们可以听课,这多好。我到这所学校四年了,可是我没有听过一节课。

上课,这是老师的私权。校长是不可以干预的。

我们作为客人的听课,是源于学习的目的,因而可被老师接受。若是校长,他进入课堂,则意味着,想用管理的权利干预教师的行为。这是教师所不接受的。

在新加坡教育中,教学权与管理权,两者之间是有界限的。两件事,有各自的行为主体,他们具备自利。

在课中,也有人进来。我大为诧异:课堂不是禁入的吗?靠近看,她在一张图表上勾画,是学生座位图。不时走近学生,查看他们学习情况。

问别人才知道,这是学校的志愿者,一般是家长。他们,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差异和需求,要与学生约定时间,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因而知道,新加坡学校里,有学习辅导机制,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校长不听课。他与我们介绍的优秀教师,在我们走进课堂时,便觉出,我们理解的优秀课,与他的认识很不同。

他以为一个好的教师,需要被学生喜欢,受到家长欢迎,也要为学校教育发展做一点事。他了解一个老师,给他印象的是这些,而不是一节一节零散的课。

校长的关注集中于教师对于学生的服务,对于学校的服务,以及产生的效果。他可以忽略掉,教师在课堂里的细碎行为。

这件事,若仔细想想看,在管理上是有道理的。

上一篇:珍视传统文化 下一篇:让日子过得生动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