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传统文化

时间:2022-06-19 10:34:14

珍视传统文化

“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名字取自《诗经》的屠呦呦似乎注定与青嵩有着不解之缘。2015年10月,这位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在85岁高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奖零的突破,使全国人民大受鼓舞,也再一次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屠呦呦曾说,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了她灵感和启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中国的教育现实进行深入的反思,进一步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现代教育与继承传统文化并不矛盾

目前中国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使中国教育也严重沾染了功利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受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从培养方式到培养内容都充满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伴随教育功利化、行政化等现象的负面影响,创造性教育及创造性人才培养呼声虽高,但落实甚难。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说过“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现代教育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创新型人才的期盼,提出了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天性、尊重人的差异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为目的。这些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中也都有提及,儒家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本、生本思想都与创造性教育所张扬的思想是一致的。

所以,现代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并不矛盾的,并且是一脉承袭的。专业工作者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兼收并蓄才能攀到最高处。我国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精粹都是重要的历史沉淀与知识积累,有很多可供现代科学借鉴与继承的智慧与思想。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和传承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性和生命活力的观念意识形态,包含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维系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命脉和源动力。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在华夏民族这片沃土上各民族创造、世代传承下来的具有稳定形态而不断发展延续下来的多元文化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极富价值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思想。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教育的支撑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土壤,离开了土壤,再好的种子也无法生长,更不要期望培育出新的品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更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就如牛顿所说的“巨人的肩膀”,中国教育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看的更远、做的更好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所作为。同时,传统文化融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与文化潜意识。因此,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无可避免地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因子,包括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思维方式等都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神。正如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国安所认为的,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现代教育困惑的“钥匙”,更多的应是从理念、价值观着手,而不是单纯地在形式上所谓“回归传统”。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台湾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宣扬民族精神方面有很多值得肯定与借鉴的地方。他们借助古典文献的发行与普及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力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思潮相互比较,互相借鉴。台湾铭传大学教授谢念慈曾说“以儒家思想为精髓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生命教育和品格教育的核心内涵,将其融入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让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回归教育本质的变革”。

因此,中国现代教育也应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我们民族传统的血脉中寻找方向,而不是在西方彼岸世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现代教育困惑的路径,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给养与支撑。

(二)现代教育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对文化的承续、评价、选择和创造。传统文化作为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的积累,之所以能连绵不断的流传下来,并对现代社会产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这一特殊的载体和途径。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担负着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保留、甄别、去粗取精、加工、再创造,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弘扬的职责。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自身也是一个不断消化吸收、筛选弥新的过程。在漫长岁月与时代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摒弃前代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分,吸纳、丰富优秀文化的内涵,不断获得积淀与养料。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固有的文化土壤给现代化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表现相对更为突出。即便如此,国家的现代化及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也不可能彻底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教育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源动力。

三、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一度出现了重理轻文,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分离,忽视甚至否定传统文化的现象。时至今日,中国教育也逐渐意识到试图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削弱人文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技术,在葬送自身传统的同时,于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无补。

屠呦呦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后,曾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在她的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筛选法、化学、药理分析法等都是西方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与科技的有效结合才能推动社会的创新与进步。同时,也启发我们:教育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开拓受教育者的视野与思维才是教育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重要任务。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大视野、高境界、新思维,才能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不是摒弃传统,凭空进行创造,也不是简单的历史知晓与继承者,而是应该在充分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与思维进行创新的人。中国教育的使命与任务就在于此。

(一)对传统文化合理扬弃,促进教育现代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国教育在发挥文化传承使命的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将五千年的文明转化为我们迈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撑,使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坚实基础和出发点。事实上,中国的现代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又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材料。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着许多可供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及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闪光点。

(二)对传统文化科学传承,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教条主义地照抄照搬、全盘肯定,也不能地全盘否定。在现实教育中,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教育体系中。在当前“西体中用”的教育体系下,采用知识论与工具论来对待传统文化,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与精髓继承的缺失。因此,分学段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是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科学传承的。基础教育阶段以文学熏陶、礼仪教育为主;青少年阶段以思想性、哲理性和价值教育为主;大学阶段趋向于以文化自觉意识追求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把握。

(三)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契合点,发挥教育的推动性

中外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文教育对人类进步对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信仰、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甚至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因此,现代教育要促进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过程中推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要实现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教育中科学、合理、有效的融合与创新。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上一篇:一个山区教师的自我修养 下一篇:教育考察中的两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