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以预防为主

时间:2022-07-20 12:18:09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 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多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身体状况在逐渐下降,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症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患的患病率在逐渐增高。因此,对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要做预防工作。中国古话有云:“防患于未然”,“上医治未病”,实质是以预防为主。实现三级预防,即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是全民参与的战略行为。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就是防发病,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去防病;就是对多重危险因素在源头的综合控制;就是将我们防病治病的重点放在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上。

健康教育,提高认识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来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通过早诊断,早治疗来促进病人的痊愈,降低病死率,通过规范化的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的残疾率。过去我国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放在溶栓、搭桥、介入等高科技的投入上,却对花钱少,效益大的一级预防的重视不够。尤其是我们基层医院,对预防疾病认识非常不足,不能把握住预防时期的宝贵时机。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表明:在疾病预防工作上每投1元,就可以减少85元的医疗费用和100元的抢救费,基层的医疗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源头做起。

正确实施一级预防

要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来改善健康状况,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以糖类为主要的饮食被以蛋白质,脂肪为主的饮食所代替,这种饮食过量或结构不合理,同时运动量不足,看似舒适的不良生活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了温柔的杀手。在不知不觉中毁掉了人们的健康,这种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疾病,它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症,以及与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等。因为很少有一个危险因素,一般都是多重危险因素并存,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综合治理控制上述的多重危险因素。避免危险因素升级,而发展成疾病,就必须从一级预防入手,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健康提前买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从低危的高血压病人开始控制,可以靠有氧运动锻炼,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危险因素,调整6个月,以观后效。要特别提醒,在血脂异常的干预上加大力度,切不可忽视,血脂异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险因素。预防要开出综合性的健康处方,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全面干预,这就亟需我们基层医生给予干预和把关。

管 理

在社区医院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包括家族史、膳食习惯、生活方式(如吸烟,睡眠,体力活动锻炼,精神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资料,通过全面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其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及早发现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做好前期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与预者保持联系,对其给予及时的咨询和科学的指导,并对其健康状况的改变及时了解,定期进行重复评估,给人提供最新的指导方案即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咨询指导,以减少发病危险。

措 施

一级预防的重点有3个,即干预血糖,干预血压,干预血脂。对于血糖干预在非糖尿病的患者中,进行早期识别与诊断代谢综合征,对其进行行为干预,改变生活方式,对降压降脂的治疗更加强化。对于血压的干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对已获救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存活者最重要的是二级预防,预防病情的复发,这是再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极高危人群。如果讲一级预防是在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之前去积极预防,那么,二级预防就是在已发病后,防止第二次复发。二级预防提倡合理使用治疗药物,即使用有效药物,有效剂量。建立患者可以对自己的病情、病程进行自我管理的模式,为患者制定一个详细的健康档案,以探询自我健康的规律。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复查,医师应定期随访。有事报病情,无事报平安,获取防病的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一级预防,达到“四降”(降糖,降血压,降血脂,降体重)、“三减”(减少用药量,减少医疗费支出,减少住院频率)、“二改变”(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一学会”(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通过二级预防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患者存活下来。在这期间,我们社区医生就是担当一支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防预管理队伍。防治规划可以大大节省资本,用最小的代价,最高的质量去挽救更多的生命,使患者重获健康。

上一篇:糖尿病足的防治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